海南抗日的三大“神器” 荔枝炮 箭毒木 毒魚藤
海南省文昌南陽地區(qū)(原南陽鄉(xiāng),現(xiàn)文昌市文城鎮(zhèn)南新村、南聯(lián)村一帶)是著名的“抗日模范鄉(xiāng)”,抗日堅決,群眾基礎(chǔ)牢固,軍民一致,堪稱典范。記者近日采訪時,除了被當(dāng)?shù)乜筛杩善挠⑿凼论E和抗日殺敵的好兒郎感染,還發(fā)現(xiàn)了3件聞所未聞的“抗日神器”:荔枝炮、箭毒木、毒魚藤。
經(jīng)過了解得知,這3件“神器”頗具海南特色,凝結(jié)了南陽人民對日寇錐心剜肉的痛恨和抗日殺敵的智慧。
荔枝炮,現(xiàn)在北京的軍事博物館藏有一尊,是從海南運過來的。記者在南陽人民革命紀念館也看到一門荔枝炮。荔枝炮的炮身是用中間掏空的荔枝樹主干制成。海南島地處熱帶,盛產(chǎn)荔枝,樹齡長的荔枝樹遍布全島,它們的樹干直徑可達五十厘米以上,高十多米。
抗日游擊隊缺少大炮等重型武器,也缺乏鐵管,他們就地取材,將粗大堅硬的荔枝樹作為炮管,再將火藥、鐵砂、鐵片、鉛塊等裝進炮膛,一旦點燃,這些填充物就如飛蝗一般鋪天蓋地。在1939年的五月鋪嶺伏擊戰(zhàn)中,3門荔枝炮發(fā)揮了威力,日寇軍車被擊毀2輛,約20人被斃傷。
箭毒木,是一種劇毒植物,被稱為“毒木之王”、世界上最毒的樹。動物只要皮破流血碰到它的毒汁就會立即斃命,它的別名“見血封喉”即得名于此。箭毒木毒汁是古人狩獵的絕佳毒物,獵物被射中必死無疑。記者在南聯(lián)村委?;鶊@村見到了一棵十多米高、樹齡120年以上的箭毒木,樹干上留下了十多道深深的刀痕。其毒汁的“獵物”是為虐南陽的日寇。
這棵箭毒木在?;鶊@村村口,烈士后代陳維穎一路將記者從文昌市帶到這棵樹下,他在這個村長大。記者初聽他和同行的韓啟元老先生介紹此樹可以殺敵時,覺得不可思議,陳維穎稱之為“生化武器”。
陳維穎是烈士后代,他家有六位革命烈士。這棵箭毒木樹干上的刀痕就是他的大伯陳家讓帶領(lǐng)的一支抗日游擊隊伍當(dāng)年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