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將軍傳奇經(jīng)歷 被子彈打中被鈔票擋住未死
朱家勝將軍,江西蓮花人,1932年參加紅軍。初入紅八軍二十四師七十一團任宣傳干事。某日,該師師長(廣東人)至七十一團,見將軍,問有關(guān)情況。將軍不懂廣東話,瞪眼望師長,搖頭不語。師長火起,大聲道:“你是聾子??!”后,戰(zhàn)友以“聾子”呼之,將軍皆樂哈哈應答,遂有外號“聾子”伴隨終身。
朱家勝將軍在《飄動的篝火》里寫了紅軍長征過草地在寒夜里燃篝火吃皮帶的感人故事。這是將軍親歷長征艱難歷程的一個縮影。長征中過草地,因高原反應嚴重,疲憊之極,途中見一士兵蓋被單躺著,又見其旁豎一木牌,上書“不準坐下”四字。將軍心想,他能睡覺,我也坐下歇歇。便靠近坐下,見該士兵無聲息,伸手掀被單,竟見一死尸也。將軍方悟,該士兵是因坐下而亡,遂起急走。在草地上,他為了搶救一名掉進雪窩的戰(zhàn)士,自己也掉進了雪窩,幸虧一位挑夫把他們一起救了出來。
1936年6月,紅二、六軍團到達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其時,張國燾以“總部”名義向二、六軍團派工作隊。某日,將軍收到工作隊送來《干部必讀》小冊子若干本,閱之大驚失色。書中有醒目通欄標題:“反對毛(毛澤東)、周(周恩來)、張(張聞天)、博(博古)逃跑路線”等等。將軍曰:“一看內(nèi)容,嚇得心里直發(fā)毛,不敢不收,又不敢下發(fā),只得把書藏在老鄉(xiāng)家柴草堆里?!焙?,將軍急向王震報告此事,王震態(tài)度鮮明,命令道:“統(tǒng)統(tǒng)燒掉,誰敢發(fā)一本,我就處分誰?!敝旒覄賹④姇r任紅二、六軍團五十一團總支書記。
朱家勝將軍槍林彈雨中負傷三次,均無大礙。第一次敵彈飛過頭右側(cè),表皮擦傷;第二次一彈正中腰部,幸虧腰圍綁一圈鈔票,子彈力量受阻,肚皮受了一點傷;第三次手榴彈片崩到腿上,皮破血流,未傷筋骨。朱家勝將軍之女朱南榮問將軍:“你打了那么多仗,不怕死嗎?”將軍答:“往前沖不會死,往后退死得快。怕死有什么用?”
長征中的篝火,溫暖過朱家勝將軍的心,也照亮著將軍一生的征程。新中國成立后,朱家勝將軍任職駐新疆部隊三十余年,艱苦奮斗,無怨無悔,操守廉潔,儉德夙著。將軍宅四周空地必點豆種菜,尤喜種南瓜。將軍常言:“從井岡山起,我就愛吃南瓜。南瓜好啊,既可當飯,又可當菜。”凡南瓜收獲前,必摘南瓜葉、南瓜藤、南瓜花炒菜吃,曰:“不要浪費了!”
朱家勝將軍晚年與楊伯達同志一道調(diào)查南疆軍區(qū)前身部隊紅六軍團和三五九旅的軍史資料,足跡遍及十余省、二十余縣市。楊伯達回憶言,將軍能宿大房子,不住單人間;能擠公共汽車,不打的士;能吃大排檔,不吃飯館。出發(fā)時帶兩萬余元,歸來時仍剩萬余元,悉數(shù)上繳。財務人員算賬時大驚:“兩位老首長除去旅差費,平均每天伙食標準比一般干部還低?!?/p>
“文革”后期某日,朱家勝將軍出差至湖南。其時,將軍女兒朱南榮于廣州軍區(qū)服役。湖南省軍區(qū)某領(lǐng)導與將軍言:“難得從新疆出來一趟,何不順道去廣州看看女兒,抱抱孫子啊!”將軍斷然回絕,曰:“我不是來探親的,不能浪費這個錢?!庇帜橙?,將軍至云南某縣出差。由昆明轉(zhuǎn)車,時夜半。同行者勸說先到昆明住一晚,明日再到該縣。將軍曰:“不要浪費這個錢了。”即乘公共汽車到某縣人武部,入宿招待所一間五六人住的大房間。次日,武裝部長接昆明軍區(qū)電話,方知來了一位大干部,大慚,急與之換房,將軍已離矣。
朱家勝將軍敏而好學。年幼時曾于中藥鋪學徒,初識文墨。紅軍時期于行軍打仗間,日識一字,月讀一文,遂成軍中“小秀才”。上世紀六十年代,將軍報考新疆業(yè)余大學,發(fā)憤攻讀,苦學不輟,文史、數(shù)理化皆優(yōu),被譽為軍中“大秀才”。將軍晚年專心于紅二方面軍軍史研究,旁搜博考,閉戶著述。將軍曰:“爭取不遺一事,不妄一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