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功赫赫的曹真竟有較為不堪的一次戰(zhàn)役
曹真自小就驍勇善戰(zhàn),硬朗而有魄力。但是,他雖然有著赫赫的功績,伐蜀之戰(zhàn)卻是他眾多戰(zhàn)役中較為不堪的一筆。
太和四年秋天,諸葛亮命令魏延、吳一發(fā)動陽溪谷之戰(zhàn)。在此之前,諸葛亮已經(jīng)連續(xù)兩次北伐攻打曹魏。公元230年,曹真升為大司馬。曹魏最先確定的戰(zhàn)略是先吳后蜀,但在諸葛亮的屢屢進攻,讓曹真無法再忍。曹真上表要求出兵攻打蜀漢,自動請戰(zhàn)回擊諸葛亮,魏明帝也認同他的想法,派大軍支持曹真。但是,司空陳群認為斜谷進軍不利,反對這個進攻計劃。于是,曹真再次上書,提出了子午道的計劃。但這還是遭到了陳群等人的反對,他們都認為這樣大規(guī)模征戰(zhàn),花費甚大,勞民傷財。魏明帝把陳群等人的意見下詔給曹真。但曹真卻以此為詔書帶兵出發(fā)。
曹真從子午道南入,司馬懿從漢水逆流而上,曹司兩軍在南鄭會師。曹真還派了郭淮、費曜從斜谷道、武威協(xié)助。
但是,天有不測風云,曹真一出戰(zhàn)就遇到了大雨,子午道的大雨讓曹真裹足不前。而水陸并進的司馬懿也被大雨淋得如同落湯雞。大軍無法前進,曹真、司馬懿等人不得不在營帳等候時機。誰知,這一等就是一個月,大雨下來三十來天都沒有停止。原本打仗的士氣已經(jīng)逐漸消退。
更加不幸的是,前線傳來棧道斷絕的消息。魏明帝也下了詔書要求曹真撤兵回洛陽。在不得已之下,曹真含恨奉詔撤兵而歸。司馬懿也只好班師回朝了。
曹真在大雨中一直染疾未愈,帶病回到洛陽后,也一直郁郁不得安寧,最后病逝了。
曹真是誰的兒子
曹真是三國時期魏國有名的大將軍、大司馬,他英勇善戰(zhàn),戰(zhàn)功赫赫,深得曹操的賞識。他與曹操之間有著怎樣微妙的關(guān)系?他到底是誰的兒子呢?
根據(jù)史書《魏略》的記載,曹真原本姓秦,他的父親其實是與曹操有兄弟之交的秦邵。秦邵早年與曹操關(guān)系非常好。在興平末年,曹操與袁術(shù)在豫州交戰(zhàn),秦邵也跟隨曹操部落出征。有一次,曹操帶領(lǐng)部下出外偵查,不幸被袁術(shù)的士兵發(fā)現(xiàn)。曹操帶領(lǐng)一干人馬倉皇而逃,袁術(shù)部下窮追不舍。危急之際,隨曹出征的秦邵為了掩護曹操,毅然把自己喬裝成曹操的模樣,策馬迎戰(zhàn)袁術(shù)軍隊。袁術(shù)的部下以為秦邵就是曹操本人,立刻集中兵力追趕廝殺。秦邵最終不敵袁術(shù),染血于敵軍劍下。曹操最終逃脫了袁術(shù)的追趕,也因為有秦邵的掩護而逃過了一劫。后來,曹操非常感激秦邵的救命之恩,便把秦邵的兒子秦真收養(yǎng)為自己的義子,還幫他更換了曹姓,歸入曹氏的族譜中。而曹真得到曹操的賞識,也在魏國的強大之路上,為曹操立下不朽功績。
而《三國志》的記載卻截然不同?!度龂尽分兄v述,曹真是魏武帝曹操的族子,他的父親名字叫曹邵,是曹操的親信。在曹操最初起兵討伐董卓的時候,曹邵就在曹操的麾下為其招兵買馬。后來曹邵在豫州的戰(zhàn)亂中被黃琬殺害。曹邵臨死時,一時放心不下而知曹真,便把兒子托付給曹操。曹操遵守諾言,收養(yǎng)了曹真,并苦心栽培他,讓他成為一名英勇善戰(zhàn)的將領(lǐng)。
曹真怎么死的
曹真是曹操家族中的一員。在《三國志》中記載,曹真的父親名叫曹邵,是曹操手下的一名將士,曹操為討伐董卓缺兵馬,曹邵為曹操招兵買馬,擴充曹操的軍隊。
后來,曹邵被殺害。曹操看見曹真很年幼,便認曹真為義子,帶回家撫養(yǎng)長大。另一種說法是,曹真的父親原名叫秦邵,和曹操是很好的朋友。一次,袁術(shù)和曹操在豫州開戰(zhàn),曹操為了偵查地形便外出考察,恰好遭遇到袁術(shù)部隊的追殺。此時,曹真的父親冒名頂替了曹操,袁術(shù)以為秦邵就是曹操,便將其殺害了。曹操被秦邵救了一命,很是感激他,于是便讓秦邵的兒子改姓為曹。對于這兩種說法,各有一方贊同者。
曹操收養(yǎng)曹真后,對曹真很好。曹真長大后,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勇猛之士,在很多戰(zhàn)役中,屢屢得勝,在軍中樹立了很大的威望。
后來,曹真到洛陽拜見皇帝,皇帝對曹真的功勞給予了高度的認可,并將他的官職升為大司馬,允許曹真可以佩刀上朝。曹真看清楚形式后,便建議皇上討伐四川一帶,對于曹真的建議,皇帝曹睿給予了批準。八月份時,曹操帶領(lǐng)大批人馬從西安出發(fā),曹真出發(fā)前和司馬懿商量好,倆人在漢中南鄭會面。曹真代帶領(lǐng)行軍隊伍前行,路途崎嶇而遙遠。剛好,八月份正是梅雨季節(jié),有的棧道被水沖斷無法行走。曹真深思再三,下令撤返回。曹真在返途中就生病了,等他回到洛陽時,病情加重,過了不久便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