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福爾摩斯長什么樣?究竟誰說了算
《神探夏洛克》的2015圣誕特輯近在眼前。從劇照看,夏洛克梳起大背頭,披上大斗篷,復古感十足的造型一下子就隨劇情一起穿越回維多利亞時代。特別是那頂頗具標志性的獵鹿帽,還有手邊的一只葫蘆煙斗,讓夏洛克系列暫時告別了前幾季改編的現(xiàn)代形象,回到他的“原型”。
可要說這是“原型”,卻又不得不打上幾個問號。在柯南?道爾爵士的原作中,福爾摩斯從來沒有戴上那頂獵鹿帽。在《銀斑駒》(The Adventure of the Silver Blaze)中,他只是戴著“一頂有護耳的旅行帽子”。而在《博斯庫姆溪谷謎案》(The Boscombe Valley Mystery)里,他戴著“一頂服貼的布帽子”。盡管獵鹿帽完全符合這兩個特征,但柯南?道爾爵士畢竟從沒直接給福爾摩斯添置過這頂帽子,那么獵鹿帽是從何時開始成為廣受認可的福爾摩斯造型“標配”呢?這個小說里的虛構(gòu)人物,從何時開始在讀者心中有了固定形象?
深得人心的獵鹿帽
所謂獵鹿帽,顧名思義,就是鄉(xiāng)野狩獵打鹿時戴的帽子,通常由六到八片三角形布片縫制在一起。除了花呢,布面、羊毛、山羊皮和牛仔都是常見的面料。這頂帽子的特別之處在于帽子的前后都有帽檐、并且?guī)в凶o耳,分別保護戴帽子人的臉、脖子還有耳朵,不僅躲避日曬,還能抵御寒風,的確是長期在戶外活動的不二選擇,也是維多利亞時代流行一時的裝扮。
1891年,西德尼?佩吉特(Sidney Paget)在為《河岸月刊》(The Strand Magazine)畫《博斯科姆比溪谷秘案》的插畫時,為福爾摩斯設計了一頂獵鹿帽和一件長斗篷。這是福爾摩斯本人第一次正兒八經(jīng)地戴上獵鹿帽。緊接著在1892年12月的《銀斑駒》配圖中,佩吉特再次給福爾摩斯戴上了這頂帽子。從這時開始,獵鹿帽和福爾摩斯就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甚至化身為偵探的標志。
可以說,在佩吉特筆下,福爾摩斯的形象從黑白的字里行間躍然紙面,走入人們的生活里。他的輪廓不需要清晰,只要有一個頭戴獵鹿帽、吸著大煙斗、手持放大鏡的剪影造型,就足以讓人們辨認出這是鼎鼎大名的福爾摩斯了。因此當1901-1902年的《巴斯克維爾的獵犬》在《河岸月刊》上刊登時,柯南?道爾指名要佩吉特為系列畫插圖。佩吉特之于福爾摩斯的重要意義,甚至是在他死后都影響深遠。為福爾摩斯繪畫的畫家們發(fā)現(xiàn)自己除了模仿佩吉特以外別無他法,因為他筆下的福爾摩斯形象實在是太深入人心了。
但歷史上第一位為福爾摩斯配圖的畫家大衛(wèi)?亨利?弗里斯頓(David Henry Friston)卻沒有這樣的榮幸。弗里斯頓在1887年獲邀為《比頓圣誕節(jié)年度精選》(Beeton’s Christmas Annual)里《血字的研究》畫插圖,這也是柯南?道爾筆下福爾摩斯的第一次探案。第一次出現(xiàn)在雜志插圖里的福爾摩斯同樣身披斗篷,手持放大鏡,唯一的不同在于他戴著一頂維多利亞時代象征紳士身份的禮帽,而非獵鹿帽。
福爾摩斯的這一人生首次“亮相”并不成功,沃爾特?克里奈菲爾特(Walter Klinefelter,《福爾摩斯的肖像和剪影》(Sherlock Holems in Portrait and Profile)一書的作者)批評這“極其拙劣”。就在幾十年后,1932年,紐約的文學刊物《愛書人》(The Bookman)還形容這個福爾摩斯形象“在他的崇拜者眼中肯定是毫無樂趣可言。既不帥氣,又沒有見識?!绷硗庖槐窘凶鳌陡柲λ古隳愣冗^睡前和閑暇時光》(Bedside, Bathtub, and Armchair Companion to Sherlock Holmes)的讀物甚至認為大衛(wèi)的插圖是對福爾摩斯的摧殘:“頭也小,手也小,像個女人一樣,鬢角卻太長,身上又罩著一件偏大的外套顯得整個人都很臃腫。特別是他的頭看起來真奇怪,那頂圓帽子是什么意思呢?這個福爾摩斯一點都不像我們認識的那位偵探?!?/p>
這位作者的憤慨我們完全可以理解。進入到20世紀30年代,頭戴獵鹿帽的福爾摩斯已經(jīng)來到美國。弗里斯頓創(chuàng)作的這個散發(fā)出濃濃維多利亞英國紳士氣息、言行刻板、舉止規(guī)矩的福爾摩斯,一舉一動都像個警察,和佩吉特筆下那個頭戴獵鹿帽、已經(jīng)為尋求謎底做好探險的準備、完全沒有半點公務人員味道的福爾摩斯相比,后者自然更迎合美國人的口味,也符合了幾乎所有福爾摩斯愛好者的標準。由于弗里斯頓的第一次嘗試可以說以失敗告終,比頓公司在重版《血字的研究》時就換了一位畫家。如果柯南?道爾爵士算是福爾摩斯的父親,那么這位畫家就算是他的爺爺了,也就是柯南?道爾的父親——查爾斯?道爾(Charles Doyle)。
道爾一家出了很多畫家,但查爾斯本人受困于抑郁癥和酗酒的折磨似乎影響了他繪畫天才的發(fā)揮。然而,盡管線條簡單,人物形象平平,我們?nèi)匀荒軓乃麆?chuàng)作的福爾摩斯插畫中感受到這個祖父對自己孫輩的喜愛,因為他筆下的福爾摩斯幾乎和他自己的輪廓一模一樣。為柯南?道爾寫作傳記的吉布森和格林覺得這次嘗試“雖然看起來和福爾摩斯沒什么關(guān)系,但仍然不失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