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寶奇人楚國卞和 我要將和氏璧上交國家
這是《韓非子》里講述的一個故事:楚國有個叫卞和的人,在荊山上得到一塊玉璞,如獲至寶,他恭恭敬敬地把玉獻給了楚厲王。厲王命玉匠鑒定,玉匠看了一眼說:“這是一塊石頭,哪里是玉呀!”厲王認為卞和欺騙了他,下命令砍去他的左腳。厲王死后,楚武王繼位。卞和又帶上那塊玉璞獻給武王。武王仍命玉匠鑒別真假,玉匠仍然說:“是塊石頭,誰說是玉?”武王惱怒卞和膽敢欺騙他,把他的右腳也砍掉了。武王不久也死了,楚文王繼位。卞和懷抱那塊玉璞在荊山下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干了,最后竟流出血來。文王得知后,派人去問卞和:“你拿石頭冒充玉,是罪有應得,天下被砍掉腳的人多去了,你為什么悲傷地哭個不停?”卞和回答說:“我不是為自己被砍掉了雙腳而痛心,痛心的是寶玉被人誤認為石頭,忠貞之士被誣為騙子呀!”文王聽了,命玉匠把玉璞加工,果然是一塊稀世珍寶。文王大喜,給這塊寶玉起個名字,叫“和氏之璧”。
卞和不惜被砍掉兩只腳,一心向君王獻上這塊玉,究竟是為了什么?是證明他得到的這塊玉確實是一塊寶玉,還是想通過進獻寶玉撈點什么好處?假若卞和想證明這塊玉璞是塊寶玉,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把這塊玉璞非獻給君王不可?找玉石鑒定專家鑒定一下不就可以了嗎?如果是為了向君王進貢得個一官半職的,為什么被砍去雙腳還不死心呢?百思不得其解。
思來想去,忽然明白了,原來,卞和想要為后世樹立了一個“毫不利己專門娛主”驚人的奴才樣板“和氏”?!拔岱潜疽?,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薄拔也皇菫樽约旱哪_被砍掉而傷心?!敝灰跄茏R寶,能留取我獻上的寶,砍去雙腳是我心甘情愿的。我的雙腳本來沒什么別的用處,長在身上就是為了讓君王今天不高興砍去一只,明天不高興再砍去一只。只要君王知道我有多么忠心耿耿,他想砍多少就砍多少,只恨爹娘沒給我多生幾只腳。如果君王不砍我的腳而砍別人的腳,我會嫉妒得發(fā)瘋的。我最痛心的是君王不知道我被砍腳是我心甘情愿的,我最寢食不安的是君王不明白我的忠心,我最憂心如焚的是君王以為我被砍了腳會對他懷恨在心啊。這才是卞和獻玉的初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