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身青樓加勒比海盜竟以她為人物原型?
海盜這一特殊職業(yè),猶如陸地上霸占山頭的土匪,其形象往往是一個兇狠貪婪、滿身橫肉的頭目,帶領一幫嘍啰之眾,呼嘯而來,呼嘯而去。
在19世紀初的廣東沿海地區(qū)活躍著一只海盜隊伍,他們擁有船只五六百艘、火炮上千門、隨眾五萬多人,清政府和英國人甚至一度組成聯(lián)合軍對其進行剿殺,卻鎩羽而歸。
而這幫海盜的頭目居然是一名女子,她就是鄭石氏,也被稱為鄭一嫂。
鄭石氏,原名石秀姑,是當時的一方名妓,不想被紅旗幫海盜鄭一劫持,成為其“壓寨夫人”,變身賢內助,協(xié)助鄭一通過襲擊大小商船、漁船,劫船奪貨,綁票勒贖等手段獲得收入。后來鄭一在一次臺風天氣中落水而亡,于是鄭石氏便接掌了她夫君的紅旗幫,成為頭目。
鄭石氏極具經(jīng)營能力,她制定了嚴格的命令要求成員遵守,成立自己的造船廠,在見識到西方的火炮威力之后,便千方百計引進西式火炮。
她的精明管理使得紅旗幫海盜戰(zhàn)斗能力大增,清軍數(shù)次出剿均不得勝,迫使廣東水師提督、總兵數(shù)人被迫辭職。在香港大嶼灣,紅旗幫一度滅掉清海軍戰(zhàn)船二十多艘、繳獲火炮三百門,生擒廣東水師提督孫全謀。
清軍曾與英國人、葡萄牙人組成聯(lián)合軍,對紅旗幫進行討伐,鄭石氏親自坐鎮(zhèn)大嶼山指揮,采用圍魏救趙的的計謀,派主力襲擊廣州城,殺掉總兵。使得聯(lián)合戰(zhàn)隊不得已撤退,在途中又遭紅旗幫的包圍,最后狼狽落敗而逃。
后來,在強攻不行的情況下,清廷對沿海匪目實施懷柔政策,在其他海盜接受招安并獲得不錯安置的情況下,鄭石氏或許也早已厭倦浮舟泛海、打殺劫掠的生活,于是放出風聲愿意歸降。就這樣,官家與海盜雙方進行談判后,在嘉慶十五年,鄭石氏率眾歸降,政府接收了紅旗幫“大船二百七十只、部眾一萬六千、婦孺五千、刀矛七千、火炮一千二百門”。
從這份歷史記載的清單看,鄭石氏的紅旗幫堪稱史上最強悍的海盜隊伍,更何況這還不是全部,因為在得到鄭石氏接受招安消息后,紅旗幫出現(xiàn)分裂,大多數(shù)人不愿歸降,并留在香港等地繼續(xù)操持舊業(yè)。歸降之后的鄭石氏,據(jù)傳在晚年曾協(xié)助林則徐抗擊英國入侵者。
不得不提的是,當時幫內還有一位叫做張保仔的人物,他小時候以孌童身份被鄭一俘獲,鄭一死后,因其精明能干,對鄭石氏言聽計從,深獲信任,史書記載二人關系為“名為主仆,暗為夫妻”。
鄭石氏作為一女子,在一直龐大的海盜隊伍中站穩(wěn)腳跟,不可不謂奇女子。近年風靡一時的《加勒比海盜》中有一東方面孔的女性海盜清夫人這一角色據(jù)說是根據(jù)鄭石氏為原型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