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紗的女子西施其實一身忠 可為國家侍君王
一提到”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大家的第一影響是古代的四大美女。那作為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人。大家應(yīng)該影響更深吧!那么,大家知道她最終的結(jié)局嗎?
西施,名夷光,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生于浙江諸暨苧蘿村。天生麗質(zhì)?!俺留~”,講的是西施的故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吳越相爭,吳國兵強馬壯,很快打敗越國,把越王勾踐和宰相范蠡押作人質(zhì)。越王為報滅國之仇,暫棲于吳王膝下,裝得十分老實忠誠。一次吳王肚子疼,請來郎中也沒有看出啥病。越王勾踐得知后就當(dāng)著吳王夫差的面,親口嘗了他的糞便,說:“大王沒什么病,是著了涼喝點熱酒暖暖就會好的?!眳峭跽展篡`說的,喝了點熱酒,果然好了。吳王看到勾踐這樣忠心,就將他放回越國。勾踐回國后接受了范蠡獻的復(fù)國三計;一是屯兵,加緊練武,二是屯田,發(fā)展農(nóng)業(yè),三是選美女送給吳王,作為內(nèi)線。當(dāng)時,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
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西施被選送到吳國后,吳王一看西施長得如此漂亮,對西施百依百順,終日沉溺于游樂,不理國事,國力耗費殆盡。越王勾踐乘虛而入,出兵攻打吳國,達到了復(fù)國報仇的目的,這里邊有西施的很大功勞。時越國稱臣于吳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謀復(fù)國。在國難當(dāng)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的作用。表現(xiàn)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吳國終被勾踐所滅。
傳說吳被滅后,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一直受到后人的懷念 關(guān)于西施的死:
一,西施隨范蠢隱居說。東漢袁康《越絕書》記載,吳亡后,“西施復(fù)歸范蠢,同泛五湖而去?!泵鞔鷳?yīng)麟《少室山房筆叢》也有類似說法,以為西施原是范蠡的情人或妻子,吳國覆亡后,范蠡帶著西施隱居起來。李白《西施》詩:“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币舱J為西施跟隨范蠡隱居。只是《國語·越語》和《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范蠡退隱的事甚詳,而沒有提及西施。二,被越王沉江說?!赌印びH士》說:“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賁之殺,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p>
《吳越春秋·逸篇》也說:“越浮西施于江,令隨鴟夷而終?!币饧次魇┰趨窃綘幎分校辉酵趵?,“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得意后,就把西施裝在袋內(nèi)沉入江底。三,不慎落水而卒。善良的人們并不希望西施這位無辜的弱女子有個悲慘結(jié)局,于是找出初唐詩人宋之間《浣紗》詩:“一朝還舊都,靚妝尋若耶;鳥驚人松夢,魚沉畏荷花”為依據(jù),認為吳亡后西施回到故鄉(xiāng),在一次浣紗時,不慎落水而死。此說似乎最理想,可是最缺乏證據(jù)。
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國第一位女間諜。而做為越之功臣,吳之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結(jié)局如何,則眾說紛紜。而在《史記》這部具有權(quán)威性的史書里,盡管有范蠡的詳盡記載,卻找不到有關(guān)西施的只言片語,難解的謎團讓人倍感缺憾。又有人說被仇恨的吳國人民亂棍打死,至今史學(xué)界也沒有統(tǒng)一的結(ji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