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趙匡胤為什么將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

        2017-04-30 08:25:1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自古皇帝為了把江山留在自己手中,都會將皇位傳給自己心愛的兒子。但是趙匡胤卻沒有這么做,他非但沒將皇位傳給兒子,反而將皇位傳給了弟弟

        自古皇帝為了把江山留在自己手中,都會將皇位傳給自己心愛的兒子。但是趙匡胤卻沒有這么做,他非但沒將皇位傳給兒子,反而將皇位傳給了弟弟。這是為什么呢?

        宋太宗滅北漢,結(jié)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五代后期,統(tǒng)一的趨勢日益明顯,后周時,周世宗進行了改革,力量大為增強,他采取了先南征后北伐的統(tǒng)一方針,攻占了南唐江淮之間的大片土地和其他一些地區(qū),為以后北來的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chǔ)。

        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政權(quán),趙匡胤就是宋太祖,他用了13年時間,消滅了南方諸國,接著出兵攻打北漢都城太原,北漢在遼軍援助下,打敗宋串,不久,宋太祖病逝,他的弟弟趙匡義繼承皇位,就是宋太宗。

        968年宋太宗親自率領(lǐng)4路大軍攻打北漢堅守危城,遼也繼續(xù)增兵來援,宋軍無功而退;979年,宋太宗又親征北漢,這時候宋已統(tǒng)一南北,國力大大增強,遼用重兵守幽燕,援北漢只有大同一路兵。宋軍擊敗遼兵,猛攻太原城,6月3日(宋太平興國四年五月初六日)在外無援兵,內(nèi)無糧草的困境下,北漢主劉繼元投降,北漢亡,持續(xù)70余年的五代十國分裂局面結(jié)束。

        在這段歷史的進程中,很多史學家都都提出了一個疑問:趙匡胤為何不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呢?趙匡胤為何把皇位傳位給弟弟趙光義呢?后來趙光義為何又把皇位還給趙匡胤后人呢?

        關(guān)于這個問題又不得不提兩個歷史事件:金匱之盟和燭影斧聲。

        961年杜太后病重,召趙匡胤與趙普至病榻前,問及太祖,江山如何得來,太祖泣答,因祖宗庇佑,杜太后搖頭,你的天下是因為周世宗(即柴榮)讓幼子(即柴宗訓)當皇帝而帶來的,如果周王朝有一個成年人當皇帝,天下哪里會歸你所有,你和光義都是我兒子,你將來把帝位傳與他,國有長君,才是社稷之綱啊!所以你百年以后應該把帝位傳給你兄弟光義,光義百年后再傳給三第光美,光美再傳給你的長子德昭。

        趙匡胤表示同意,也做出了承諾,于是杜太后讓丞相趙普把他們母子之間的對話記錄下來,當面寫成誓詞,封存于金匱里,這就是所謂的金匱之盟。

        但是,這種說法似乎有點不能完全讓人信服,杜太后去世時,趙匡胤只有34歲,正值壯年,他的長子趙德昭已經(jīng)14歲了,次子趙的芳也已經(jīng)8歲,公元976年趙匡胤駕崩,他做了17年皇帝當時年齡50歲,也就是說在那時他的長子已經(jīng)28多歲,完全不存在幼帝執(zhí)政的情況,不會出現(xiàn)后周柴世宗遺下7歲孤兒群龍無首的局面,況且,金匱之盟是趙光義登基5年后才列舉證人、公布出來的,為什么不在趙匡胤死時,堂堂正正公布出來呢?

        于是另一個歷史事件燭影斧聲被演繹的繪聲繪色,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朔風凜冽,大雪飛揚,宋太祖突然命人召晉王趙光義入宮,趙光義趕到后,宋太祖表示要商議國家大事,屏退了左右侍從,獨自與趙光義酌酒對飲。

        守在殿外的宦官和宮女遠遠看見殿內(nèi)燭火搖晃不定,喝完酒已經(jīng)是深夜了,趙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時說:好做好做,其余的人只能在遠處看到宮室里燭光下人影晃動,且聽到斧鉞擊物的碰撞聲,等趙光義離開后,宦官宮女們進去一看,太祖早已駕崩了,享年五十歲,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燭影斧聲。

        《燼余錄》說,趙光義對趙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趙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時半夜調(diào)戲花蕊夫人,驚醒了趙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從心,砍了地,于是趙光義一不做二不休,殺了趙匡胤,逃回府中。

        從太祖后期來看和趙廣義的關(guān)系并不和睦,趙匡胤想把都城開封遷往洛陽,就因為趙廣義是開封府尹掌管太多的軍事要務,宋太祖顯然已經(jīng)感到自己的兄弟對自己有莫大的威脅,而趙匡胤最后死得也很糊涂,看宋史記載他的死文字也非常的少,從趙廣義后來毒死李后主來看,太祖很可能是被趙光義毒死。

        趙廣義登上皇位后,發(fā)動對遼戰(zhàn)爭,希望收回幽云十六州,但在高粱河決戰(zhàn)中大敗,趙光義只身逃離,差點被俘,趙光義大敗后曾經(jīng)失蹤一段時間,朝廷內(nèi)懷疑其已死,有人提議讓趙德昭繼位,趙光義回皇宮后得知此事,不久趙德昭自殺(死時29歲),三年后八賢王趙德芳暴斃(死時25歲),趙光義開始整自己三弟趙廷美(趙匡美),誣陷其謀反,發(fā)往邊疆流放,并且修改皇族名錄,說趙廷美是養(yǎng)子,根本不配是皇族,趙廷美在流放途中病死。

        趙光義迫害皇族的做法,遭到他的大兒子(太子)的反對,太子最后竟然以裝瘋焚燒宮殿來抗議,趙光義被迫轉(zhuǎn)立二兒子為太子,沒想到他的二兒子在一次家庭糾紛中被自己的小妾誤殺,最后繼位的宋真宗是趙光義的最后的小兒子。

        耐人尋味的是,宋太宗的后裔在北宋滅亡時全被女真人擄掠到北方去了,到了南宋宋高宗趙構(gòu)沒有兒子,帝位只好由宋太祖的后裔宋孝宗(德芳的第六代孫)繼承,而南宋的第五代皇帝宋理宗則是趙德昭的第九代孫,這樣,從南宋的第二代皇帝開始,帝位一直由宋太祖的子孫繼承,宋太宗系統(tǒng)從此中斷。

        歷史已經(jīng)過去很久,我們不是參與者,所以很難說清楚趙匡胤做出這一決定的真實動機。但是歷史是不可逆的,所以事情的真相也就不了了之了。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