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美女是北宋名妓,卻跟皇帝三角戀
有一名女子雖然家世清苦、身墜青樓,但她清麗的外表和細(xì)膩玲瓏的心,卻讓她有了不平凡的一生,她十三歲時早已艷名滿播,名氣很大引得許多達(dá)官貴人來光顧,連宋江這樣的綠林大盜也慕名而來,甚至連皇上都來了,而且從此光顧頻繁不止惹得其他客人不敢上門,也惹得朝廷皇宮里一陣非議,「紫宮有道通香窟,紅粉多情戀上皇」,即使事過境遷后,仍然傳的沸沸揚揚的,關(guān)于她的傳奇,有很多版本,這也是她的故事之所能流傳至今的原因吧!
一個古代青樓女子為何能讓人流傳至今,留下如此多的詩句。
李師師本姓王,北宋京師汴梁人。李師師的母親因身體虛弱,生完李師師后就離開人世,而李師師的父親也在他四歲時,因為工作被誣告入獄,在獄中被折磨而死,可憐這個女娃失去了雙親,年紀(jì)又是這么小,該如何過活呢?或許只能做個小乞丐,到處求飯吃吧!
但她的聰慧和清秀樣貌卻使她走上另一條路,她被金線巷青樓李媽媽看上,說:「此女真為千金者也」,便被她收為義女,改姓為「李」。
李師師的名聲很大,除了引來梁山泊好漢之首「及時雨」宋江的一探外,更引得皇帝親臨,這名聲已傳到了日理萬機的皇上耳里,可想而知她當(dāng)時的人氣有多高。
其實宋徽宗是想見李師師,但礙于這樣的事,如果傳了開來,也會引起朝廷眾卿們的一陣非議,上書勸諫皇上「潔身自愛、關(guān)注朝政」。但他身旁的高俅、楊戩為了博皇上的歡心,于是他們便安排了皇上偷偷出宮和李師師見面。
宋徽宗和高俅三人匿名裝扮成富有的商人前來,『李師師原就與高俅相識,這時不由一愣,她原還以為是高俅來玩,后來見高俅在另一人面前居然還卑躬媚笑,她何等心靈性巧,立刻就知道那人來頭更大,那一份精神勁兒立即改變方向』,她便使出手段,使他開心,而宋徽宗當(dāng)然覺得很新鮮,對她的興趣更濃了。
雖說宋徽宗極其喜愛李師師,但他畢竟是個負(fù)盛名的藝術(shù)家,骨子里當(dāng)然有些清高的骨氣,妓女這樣的工作,在他的意識里,是個下賤的工作,再加上他的道德羞恥觀念,盡管宋徽宗,一個舉國上下最有力量的皇帝,可以用些旁門左道,讓師師入宮,但徽宗還是有些羞恥心,于是便挖個地道去相會。
李師師是個名妓,恩客何其多,但自從宋徽宗光顧后,就再沒人敢跟宋徽宗搶女人,他們只能在夢里幻想,而師師對他們也沒有多少眷戀,唯獨周邦彥,這個有才氣的詩人,讓她朝思暮想,這段李師師、宋徽宗和周邦彥的三角關(guān)系,是師師較為人熟知的事。
宋徽宗又去看師師,但卻找不到人,問了人后才知道師師是去為周邦彥送行,『等到了初更日,宋徽宗才見師師形容憔悴地回來,愁眉不展,眼睫上還帶著淚水,皇帝不由得醋勁大發(fā),嚴(yán)聲責(zé)問:「你到哪里去了!」,師師忙回:「因為知道邦彥有罪要離開京城,喝了杯惜別酒,送他出城」,皇帝又問:「他又做了哪闕辭?」,師師回:「有闕蘭陵王」,宋徽宗讀了之后,大為贊賞,便將周邦彥調(diào)回京城。沒想到經(jīng)過此事之后,反而使周邦彥天天與徽宗混在一起,填詞作詩。
李師師是個極有風(fēng)韻的花魁女子,卻是個如神仙般縹緲的人物,長袖飄飄,舞過這個世界,只做短暫的停留,輕舞過無數(shù)人的心,卻讓他們留下深刻印記,這個女子雖處于低下的位子,頭卻是抬得比任何女子都高,她的聰慧和勇氣,在那時代,怕是沒幾個女子能與她相提并論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