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越南大軍血洗邕州 忠勇公蘇緘3000精兵擋10萬敵軍

        2017-03-26 12:41:2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交趾大軍進犯邕州 宋熙寧四年(1071年),交趾(今越南)圖謀入侵,邕州地處前沿,形勢十分危急,宋仁宗賜蘇緘(字宣甫,福建晉江人)為“皇城使

        交趾大軍進犯邕州

        宋熙寧四年(1071年),交趾(今越南)圖謀入侵,邕州地處前沿,形勢十分危急,宋仁宗賜蘇緘(字宣甫,福建晉江人)為“皇城使”稱號,取代原任知州陶弼為邕州知州,防御交趾的侵襲。到任后,蘇緘體恤民困,辦事廉明公正,使經(jīng)過戰(zhàn)爭的邕州人民恢復生產(chǎn)和獲得社會的安定。宋熙寧五年(1072年),李朝自稱“大越國”(今越南),國主李日尊死后,其子李乾德繼位,為李仁宗,六年三月神宗皇帝封乾德為交趾郡王。

        這時,負責經(jīng)略廣西的天章閣待制、桂州知州沈起,想立邊功,借施行保甲法之機,訓練土丁,通過加強水路運輸?shù)男问剑柧毸?,并禁止與交趾人的邊境貿(mào)易。邕州知州蘇緘認為這些做法不妥當,寫信給沈起,要求“止保甲,罷水運,通互市”,沈起不聽。李朝也向宋朝廷申訴這件事,朝廷認為沈起惹事,罷了他的官,另換劉彝代替。劉彝仍沿用沈起的辦法,到任后上奏撤銷北方來的守兵,由當?shù)貥屨仁址质鞯?。當時交趾郡王李乾德乘侵吞占婆(今越南中部)、真臘(今柬埔寨)的余威,見廣西兵備薄弱,便找借口入侵廣西,到處散布謠言:“中國作青苗、助役之法,窮困生民,今出兵欲相拯濟?!彼煊谖鯇幇四?1075年)十一月,調(diào)集8萬(號稱15萬)重兵,分水、陸兩路大舉進攻廣西。陸路由宗宣率領,先后破邕屬四寨,殺土丁8000人,直逼邕州;水路由李常杰指揮,由永安(今越南芒街)乘船渡海,于十一月二十一日攻占欽州,二十七日攻陷廉州(合浦),然后向邕州進犯,一路上大肆燒殺搶掠。水陸兩軍合圍邕州,十一月三十日開始攻城。

        邕州3000精兵抵擋10萬敵軍

        邕州知州蘇緘得知越人準備入侵的消息后,曾寫信給劉彝,劉彝不但不聽,反而認為蘇緘的意見妨礙上級命令的執(zhí)行。越兵進攻邕州前,當時邕州守城的官司兵及峒丁、土丁僅有2800人。蘇緘雖知眾寡懸殊,很難抵御,但絲毫沒有動搖抗敵守土的決心。于是他召集下屬官吏及有才能的人,向他們具體交代防守城池的辦法,劃分防守地段,分段防守。老百姓聽說要打仗,欲四處避難,蘇緘就把官府和私人財物拿出來給老百姓看,告訴群眾:兵械都準備好了,積蓄的東西也不缺乏,現(xiàn)在大越軍已經(jīng)到了城下,只能固守以待外援,如果有一人外逃,會影響整體的信心,希望大家不要走,如果誰敢偷偷外逃,被抓住要就地正法。

        有個大校叫翟績的不聽號令,私自潛出被抓住,立即斬首示眾。因此,城中上下無人外逃,一心守城。蘇緘長子蘇子元,在桂州任司戶參軍,帶著妻子來探親過春節(jié),遇上交趾軍攻城,因為有不準出城的命令,蘇緘就叫兒子留下妻子只身回桂林,兒媳仍留邕州同生死,以說明自己也要遵守成命。

        邕州被包圍后,蘇緘挑選了一批勇敢的士兵,駕船出城迎戰(zhàn),殺死交趾軍兩個小頭目,還率領士兵用“神臂弓”殺傷很多交趾軍。敵軍猛烈進攻二十多天,直至除夕仍未得逞,且傷亡慘重。交趾軍統(tǒng)帥李常杰以十多萬之眾,竟然未能攻下兵力不滿3000人的邕城,很不服氣。同時蘇緘向劉彝求救,劉彝派鈐轄張守節(jié)帶3000兵力前往援助,而張守節(jié)卻畏敵不敢前進,蘇緘又用臘書向提點刑獄宋球告急,宋球督促張守節(jié)進兵。熙寧九年(1076年)正月初四,當張守節(jié)移兵屯駐大夾嶺(今七塘山心坳)時遇上交趾軍,還沒有來得及列陣,就全軍覆沒了,張守節(jié)陣亡,余部敗降。

        邕州民眾紀念“忠勇公”

        當時宋神宗皇帝聽到蘇緘戰(zhàn)死的消息后很惋惜,詔“恤嶺南死事家屬,立殉難將士墓”,于正月二十五日追贈奉蘇緘為國軍節(jié)度使,謚“忠勇”,封賞其家。其字蘇子元被任命為西頭供奉官(武職)閣門襖候,接著又授子元為殿中丞,通州通判。次子子明及子正、孫廣淵、直溫與緘同死,皆褒贈。沈起與劉彝都被撤職。邕州人民為紀念蘇緘,在其全家殉難處附近(銀獅巷通至金獅巷,今興寧西街)建城隍廟,尊蘇緘為邕城城隍,并于廟的后殿即殉難處建“蘇忠勇公成仁祠”,設蘇緘畫像及墓碑供后人敬仰及憑吊。后宋哲宗趙煦親自為祠賜額“懷忠”。

        民國元年(1912)全市毀神像,城隍廟作自治公所。民國八年(1919)為南寧審判、檢察兩廳公所。地方人士為紀念蘇緘忠勇殉國,于高丘上劃出百多平方米地面建一小神籠,供蘇緘神像,并刻有“蘇忠勇公成仁處”石碑一塊,數(shù)百年來香火一直不斷。

        可惜的是城隍廟及蘇忠勇公成仁祠已于解放后建紅星劇場時拆除,現(xiàn)在僅存的這幾級石砌的階梯和擋土墻基礎湮沒在這繁華的鬧市中,周圍的居民已對這段古墻的來由知之甚少……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