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妖姬的傳奇 集美艷與邪惡于一身的惡魔
對于妲己這個人,應(yīng)該中國幾乎所有的人都應(yīng)該知道這個人的生平,正是由于妲己的存在,使得商朝走向了滅亡,在中國著名的電視劇《封神演義》中,妲己是一個難得一見的美女,由于紂王沉迷于妲己的美色,導(dǎo)致了紂王不理朝政,并且謀害了許許多多的忠臣,最終導(dǎo)致了民變,商朝也被周朝所取代,而妲己的故事也被許許多多的人記住了,妲己也被人稱為妖妃,而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除了妲己,還有三個女子同樣,也被稱為妖妃,分別是妺喜、褒姒、驪姬,她們和妲己被稱為是四大妖姬,她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利用自己的美色以及計謀導(dǎo)致了國家的破滅,本文就來帶大家來認(rèn)識一下四大妖姬的故事。
妲己的生平
妲己,己姓,字妲,有蘇氏部落之女,世稱“蘇妲己”。據(jù)《左傳》記載,公元前1047年,商紂王發(fā)動大軍,攻擊有蘇部落。有蘇部落抵擋不住強大的商軍進攻,在滅亡和屈膝間,有蘇部落首領(lǐng)選擇屈膝,獻出牛羊、馬匹及美女妲己
妲己的歷史作為
中國歷代的“紅顏禍水”里,最惡毒的恐怕莫過殷商時代紂王的寵妃妲己了。而且兩個人犯起“混”來,簡直算得上“夫唱婦隨”,驚人的合拍了。如果按《史記?殷本紀(jì)》里的說法,紂王可謂殘暴之極,但若按民間《封神演義》里的演繹,那簡直就是變態(tài),有著嚴(yán)重的“施虐狂”傾向。按《封神演義》的說法,妲己是千年狐精附體,受女媧之命來禍亂殷商的,所以紂王才變得如此怪戾,做出那些殘忍的事來。
當(dāng)然,這是迷信的說法,不足為信。這位美女自然不是狐貍精變的。據(jù)《晉語》記載:“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边@就是說妲己是紂王征戰(zhàn)得勝的“戰(zhàn)利品”。據(jù)說有蘇氏是以九尾狐為圖騰的部落,所以才會有《封神演義》這般附會。雖然妲己不是狐貍精變的,可照樣把紂王迷得五迷三道,“妲己之言是從”。
史書還記載,還將九侯﹑鄂侯兩位臣公醢之、脯之,就是一個剁著肉醬,另一個做成肉干;而另一位西伯侯(即周文王姬昌)本也要“炮烙”,但他很聰明,馬上服軟,并獻給紂王“美女奇物善馬”,以及自己的洛西領(lǐng)地,紂王這才松口,把他放了。
《封神榜》屬于神話小說,還有許多稗官野史,傳說妲己是一個蛇蝎美人,千古淫惡的罪魁禍?zhǔn)?,心毒手狠,掩袖工讒,殘害忠良,狐媚惑主,種種記載及傳說,家喻戶曉,深植人心。妲己在小說《封神演義》中亦被描述為一個美艷無比的女子,而且她本性善良仁慈,不過在入宮途中被九尾狐貍精害死,并被其附身,方有后期一連串令人發(fā)指的惡行。她慫恿紂王殘害忠良,濫殺無辜,曾在情挑周文王之子伯邑考未遂下令將他剁成肉醬,做成包子(一說為餡餅)讓周文王吃下。她性喜聽人痛苦的慘叫聲,為此紂王濫用酷刑,創(chuàng)出炮烙、錘擊、蠆盆等恐怖酷刑。
歷史上對妲己的評價
姬發(fā):“商王大亂,沈于酒德,辟遠箕子,爰近姑與息。妲己為政,賞罰無方,不用法式,殺三不辜,民大不服。守法之臣,出奔周國?!?/p>
劉向《列女傳》:“妲己配紂,惑亂是修,紂既無道,又重相謬,指笑炮炙,諫士刳囚,遂敗牧野, 反商為周。”
《封神榜》:“妲己妖嬌起眾憐,臨刑軍士也情牽。桃花難寫溫柔態(tài),芍藥堪如窈窕妍。憶昔冀州能借竅,應(yīng)知閨內(nèi)善周旋。從今嬌娃歸何處,化作南柯帶血眠?!?/p>
四大妖姬之褒姒
褒姒的生平
褒姒生卒年不詳,姒姓,褒國人,周幽王姬宮湦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后母。前779年,周幽王攻打褒國,褒國兵敗,獻出褒姒乞降。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對她很是寵愛。前778年,褒姒為周幽王生下兒子姬伯服。從此周幽王對褒姒更加寵愛,最后竟然廢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立褒姒為王后,姬伯服為太子。褒姒生性不愛笑,周幽王為取悅褒姒,舉烽火召集諸侯,諸侯匆忙趕至,卻發(fā)覺并非寇匪侵犯,只好狼狽退走。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聯(lián)合鄫國、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舉烽火示警,諸侯以為又是騙局而不愿前往,致使周幽王遭犬戎所殺,褒姒亦遭劫擄,從此下落不明。
褒姒的歷史作為
怪女褒姒:曾有小女孩唱著歌謠:“桑木做成的弓啊,箕木制成的箭袋,是要滅亡周國的?!碑?dāng)時周宣王聽到這首歌,正好有一對夫婦賣桑弓箕箭袋,于是周宣王派人抓住并殺掉他們。夫婦倆在逃跑的路上,遇到那侍女丟棄在路旁的那個怪女孩,夜間啼哭,因此可憐她,便將她收養(yǎng)。于是,夫婦倆逃到褒國。后來,褒國人有罪,便請求獻上那位侍女丟棄的怪女孩給周幽王來贖罪。此女便是褒姒,因是從褒國而來,故稱褒姒。
烽火戲諸侯:在《呂氏春秋》的記載中,周幽王不是點燃烽火,而是擊鼓。當(dāng)時西周建都在豐、鎬二京,那里靠近戎人。周幽王與諸侯約定,在大路上修筑高大的土堡,上面設(shè)置大鼓,使遠近都能聽到鼓聲。如果戎兵入侵,就由近及遠擊鼓傳告,諸侯的軍隊就都來援救天子。戎兵曾經(jīng)入侵,周幽王擊鼓,諸侯軍隊都如約而至,褒姒看到非常高興,很喜歡周幽王這的種做法,周幽王希望看到褒姒的笑容,于是屢屢擊鼓,諸侯的軍隊多次到來,卻沒有敵兵。到后來戎兵真的入侵,周幽王擊鼓,但諸侯的軍隊不再到來,周幽王于是被殺死在驪山之下。
《東周列國·春秋篇》是1996年央視電視劇制作中心出品的大型歷史電視劇。由沈好放導(dǎo)演,王繪春、世忠弘、張永強、魏慶環(huán)、魏金虎等主演。該劇通過精心收集考證,復(fù)原了兩千多年來廣為流傳的有關(guān)春秋時期的典故及成語故事,如:千金一笑、唇亡齒寒、趙氏孤兒、一鳴驚人、臥薪嘗膽、孔夫子高山仰止、伍子胥過昭關(guān)等。電視劇的開頭就是一烽火戲諸侯為開始,指的就是褒姒。
歷史上對褒姒的評價
《詩經(jīng)》:“赫赫宗周,褒姒滅之?!?/p>
司馬遷《史記》:“周之興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襃姒。故易基乾坤,詩始關(guān)雎,書美釐降,春秋譏不親迎?!?/p>
劉向《列女傳》:“褎神龍變,寔生褎姒,興配幽王,廢后太子,舉烽致兵,笑寇不至,申侯伐周,果滅其祀。”
四大妖姬之妺喜
妹喜的生平
妺喜是有施氏之女。夏桀在位時,發(fā)動大軍攻打有施氏,有施兵敗求和,獻出他們的牛羊、馬匹、美女,其中包括妺喜。夏桀得到妺喜后,對她非常寵愛。史籍記載夏桀在建造其規(guī)模大到可以劃船的酒池時,首先下令處死阻止其建造酒池的忠諫臣子關(guān)龍逢,然后“邀請”三千名飲酒高手在擊鼓聲中下池暢飲,結(jié)果他們中的一些人因酒醉而淹死。商湯滅亡夏朝后,妺喜與夏桀同奔南巢(今安徽巢湖西南)而死。一說夏桀攻打岷山氏,得到二女,妺喜于是受到夏桀冷落,因與商朝大臣伊尹相結(jié)而滅夏。
妹喜的歷史作為
據(jù)《竹書紀(jì)年》記載,夏桀攻打岷山,岷山氏效法有施氏,獻出兩位美女,一位叫琬,一位叫琰(琬琰即美玉之意),夏桀十分寵愛二女,雖然她們沒有生育,夏桀仍然用苕玉刻上“琬”字,華玉刻上“琰”字,以示珍愛。妹喜則受到冷落,被安置在洛水一帶,妹喜心生怨恨,于是與伊尹秘密來往,泄露夏朝的機密。夏桀只顧眼前的美女,忘記昔日的戀人,所以,妹喜便與伊尹里應(yīng)外合,夏朝就此滅亡。
吳君麗的《萬里烽煙尋妺喜》,里面就有關(guān)于妹喜的形象刻畫,夏朝末年,桀王無道,民怨沸騰.桀于狩獵時聽佞臣飛廉之言,以人代獸,肆意射殺,民女妹喜之父因而喪命.喜戀人成湯治水有功為民景仰,喜遂勸湯起義,惟湯忠君不二,斷言拒絕.喜為報父仇,不惜委身事桀.犬戎入侵,湯往平寇,廉受犬戎賄賂,誣指湯擁兵謀反,喜乘機唆使桀囚禁湯母,欲逼湯叛變.湯卒聽屬下所勸揭竿而起,隨軍響應(yīng).喜悉湯舉兵伐桀,即救湯母同往會湯,湯于烽煙中尋獲喜,惜湯母不支逝世,喜亦喪于桀亂箭之下.湯擒獲桀,成功滅夏,建立商朝。
歷史上對妹喜的評價
劉向《列女傳》:①“美于色,薄于德,亂孽無道”;②“末喜配桀,維亂驕揚,桀既無道,又重其荒,奸軌是用,不恤法常,夏后之國,遂反為商。”
皇甫謐《帝王世紀(jì)》:“妺喜好聞裂繒之聲而笑,桀為發(fā)繒裂之,以順適其意?!?/p>
柏楊《中華古籍之皇后之死》:“施妺喜是個可憐的女孩子,她的身份是一個沒有人權(quán)的俘虜,在她正青春年華的時候,不得不離開家鄉(xiāng),離開情郎,為了宗族的生存,像牛羊一樣地被獻到敵人之手?!?/p>
四大妖姬之驪姬
驪姬的生平
前672年,晉獻公打敗驪戎,驪戎求和將驪姬與其妹少姬獻給晉獻公。驪姬深得晉獻公的寵愛,獲立夫人,并生下兒子奚齊,而驪姬的妹妹少姬生子卓子。驪姬以美色獲得晉獻公專寵,陰險狡詐,獻媚取憐,逐步博得晉獻公信任,參與朝政,但驪姬仍不滿足,使計離間挑撥晉獻公與兒子申生、重耳、夷吾的感情,迫使申生自殺,重耳、夷吾逃亡,改立自己所生之子奚齊為太子,史稱驪姬之亂。前651年,晉獻公病危,囑托大夫荀息主政,保護驪姬母子,輔助奚齊繼位。晉獻公死后,荀息遵旨立奚齊繼位,驪姬為太后。但在喪禮過程中,里克殺死奚齊,荀息于是改立卓子為君。不久,里克殺害卓子和驪姬。
驪姬的歷史作為
晉獻公想立驪姬為夫人,于是用龜甲來占卜,占卜的結(jié)果不吉利;然后用蓍草占卜,結(jié)果吉利。晉獻公說:“按照蓍草占卜的結(jié)果辦?!闭疾返娜苏f:“蓍草之?dāng)?shù)短而龜象卻長,不如按照龜卜。而且它的繇辭說:‘專寵會使人心生不良,將要偷走您的所愛。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十年以后還會有臭氣。’一定不能這么做?!睍x獻公不聽,把驪姬立為夫人。后來,果然發(fā)生驪姬之亂。
《春秋祭》是張浩嵐執(zhí)導(dǎo)的古裝歷史劇,由何冰、羅嘉良、鮑國安、馬德鐘、楊恭如領(lǐng)銜主演。該劇以春秋時期忠孝名士介子推的忠孝故事延伸展開,講述春秋時期驪姬之亂,晉文公亡命天涯,后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到晉國平定叛亂,并當(dāng)上國君,后勵精圖治,治理國家,成為一代名君的故事。
歷史上對驪姬的評價
莊周《莊子》:“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p>
司馬遷《史記》:“及破驪戎,獲驪姬,愛之,竟以亂晉。”
劉向《列女傳》:“驪姬繼母,惑亂晉獻,謀譖太子,毒酒為權(quán),果弒申生,公子出奔,身又伏辜,五世亂昏?!?/p>
小編結(jié)語:關(guān)于四大妖姬的選定我們不可得知,但是一個朝代的更迭并不是一個女人所能決定的,可能歷史的說法會有一些過度夸張的說法,但是四大妖姬的存在也說明了紅顏禍水這個典故的真實性,但是歷史的評判不是靠一些歷史的點評所能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