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神李廣不得封侯 相面先生知道也不說
李廣一生征戰(zhàn),名聲顯赫,就是不得封侯,自己也納悶,就問相面的先生,相面的當然不會說是漢武帝的問題,就說是由于他曾經(jīng)殺過降卒。
李廣是一個專業(yè)的將領,會打仗不會做人。他打仗有自己一套打法,象一支特種作戰(zhàn)部隊,擅長精銳突擊,擅長誘敵深入,不擅長一板一眼的陣地戰(zhàn),也不太擅長與別的部隊配合作戰(zhàn)。
李廣是那種有真本事的人,他擅長騎射,清正廉潔,與士卒同甘共苦,打起仗來身先士卒。李廣心中追求一份真實,追求一份勇敢,他希望通過英勇的戰(zhàn)斗得到人們的認同,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征戰(zhàn)加官進爵,他受不了別人的侮辱,他也不愿意看到別人通過阿諛奉承得到高官厚祿。但是漢武帝是一個非常虛偽的人,最看不得別人真實,最不愿意別人做好人,更無法接受一個將領受到眾人的擁戴,他寧可把一個妓女立為皇后,也不會讓李廣這樣的真人封侯。
漢武帝不喜歡李廣真實,自己怎么也想不通。還有更讓自己想不通的事情,下面說一下。
漢武帝征和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2年,漢武帝利用亡命徒江充發(fā)起了巫蠱之禍,在長安城和上林苑大肆搜捕,首先被殺的就是丞相公孫賀,接著把矛頭指向了太子劉據(jù)和皇后衛(wèi)子夫。女兒女婿已經(jīng)被殺,太子東宮受到搜查,皇后衛(wèi)子夫的寢宮被挖地三尺,在這種情況下,太子劉據(jù)采納老師石德的建議,決定不走公子扶蘇的老路,他撲在母親衛(wèi)子夫的懷里大哭一場,決定起兵反抗,在長安城里一呼百應,數(shù)萬人跟隨。但是外地軍隊并不知道太子劉據(jù)的冤屈,結果在外地軍隊趕到后,太子兵敗自殺,皇后衛(wèi)子夫、朝中眾多大臣、長安民眾數(shù)萬人死難,這就是著名的巫蠱之禍。
繼續(xù)講,李廣是三朝元老,文帝說他是“生不逢時,若趕上高祖打天下時,能封萬戶侯?!钡诰暗燮健捌邍畞y”時,李廣雖立下大功,卻因接受梁王授予的將軍印,未能得到封賞。這應該是李廣悲劇生涯的開始。要知道這梁王是盯著大漢朝皇帝寶座的,你李廣實在不懂政治,身為大漢驍騎將軍,居然接受一個諸侯王的授印,你讓當皇帝的心里怎么想。你李廣又被稱為“才氣天下無雙”,一旦與諸侯王聯(lián)手謀反,還真是后患無窮。所以,景帝只能讓李廣在上谷、上郡等邊關來回轉悠去對付匈奴人,反正你李廣也喜歡打仗。
李廣在軍中的聲望太高,他有勇有謀,勇能以箭射石、獵猛虎;謀可領百騎在數(shù)千匈奴騎兵中游弋而安然無恙。他帶兵有方,愛兵如子,自己所得賞賜都分給部下。行軍中遇到缺糧斷水時,一旦找著水源,士卒不全部喝到,他不走近水邊;士卒有一個沒吃到糧,他不會嘗一口飯食。連老謀深算的程不識也稱贊李廣治軍有方。若某一天李廣振臂一呼,軍中響應者甚眾。
李廣生性孤傲,自恃有才,且報復性強,殺戮過多?!妒酚洝分姓f李廣賦閑時,曾在夜間外出,返回霸陵亭時亭尉酒醉呵斥李廣不讓通過。不久李廣任右北平太守,請求派亭尉一同去,一到軍中就把亭尉殺了,然后向漢武帝上書請罪。這劉徹表面上說“報仇除害,該殺就殺吧”,心里也許犯嘀咕:這李廣報復性太強,可得留點兒神!李廣任隴西太守時,羌人造反,便引誘八百多人投降,當天就用詐騙手段全殺了。算命的王朔說:“罪過沒有比殺降者更大的了,這就是將軍不能封侯的原因?!边@王朔的話外之音應該是:你李廣如此心狠手辣,殺人如麻,哪個皇帝敢重用你?。?/p>
如此李廣,怎能不讓景帝尤其是武帝后怕呢!假如讓李廣封侯并身居朝中高位,便可能“尾大不掉”,成為第二個降不住的周亞夫。所以,不難解釋在后來的歷次對匈奴征戰(zhàn)中,李廣或無緣參與,或只能當配角,并不時受到打壓排擠。在最后對匈奴一戰(zhàn)中,李廣經(jīng)反復懇求被任命做前將軍,但臨戰(zhàn)前衛(wèi)青又依據(jù)劉徹的密詔,讓他出東路迂回繞道出擊,結果迷路錯失戰(zhàn)機。李廣主動承擔罪責,拔刀自刎。部下軍士大夫一軍皆哭。百姓聞之,無論認識與不認識他的,無論老少,皆為之流淚。司馬遷則用他的《史記·李將軍列傳》,為“戰(zhàn)神”李廣,為李家三代的悲愴而寄托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