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水滸好漢公孫勝 憑什么能躋身水滸四巨頭?
公孫勝簡介
公孫勝何許人也,談起公孫勝,便一定會在他的前面加上水滸兩個字,如果沒有這個特定的背景,單看公孫勝就沒有任何的意義和價值。
水滸公孫勝,歷史上并沒有這個人,而是水滸作者所杜撰出來的人物。公孫勝,復姓公孫,單名一個勝字,外人又稱呼他為公孫一清,生于北宋時代。
用現(xiàn)代的眼光來看,公孫勝本來就是一個河北人,從小好武,喜愛舞刀弄槍,因機遇不凡,拜入得高人紫虛羅真人為師傅,并盡得其師的真?zhèn)?,在當時也算的上是一號響當當?shù)娜宋?。他加入水滸完全是無心插柳之舉,當時政治黑暗,百姓生活十分艱辛,其中一個貪官美其名曰為父祝壽,但私下卻借此為名大肆欺壓百姓。公孫勝看不過眼,便與晁蓋商量共同對策,后又集結了有名之士共同截走了這筆不義之財,并且因此認識了其他的六位義士,為后期的上梁山埋下了伏筆。
此案一發(fā),朝廷被派專人來查破此案,其中一人被逮捕,實在是熬不過朝廷的酷刑,最終被逼向事件的前因后果全盤托出,被迫無奈,公孫勝同吳用等人一起被逼上了梁山,開始了他人生的命定之旅。公孫勝上梁山后,經(jīng)過幾番的與朝廷交鋒,深得大統(tǒng)領宋江之信任,在一百零八個好漢中,居然位列第四名,實乃難能可貴。
后期,梁山被朝廷收編,公孫勝便沒有隨之歸附朝廷,也就輕松的揮揮衣袖,回到他最初之地,去當一個閑云野鶴了。
公孫勝厲害嗎
《水滸傳》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不同的本領,公孫勝作為梁山水泊開山人物,更是呼風喚雨,高深莫測。要問公孫勝厲害嗎?答案是自然是肯定的,像公孫勝這樣的高人,別說在古代,就算在今天也是絕世高人。
公孫勝是冀州人士,自幼家境殷實,文才武功樣樣精通,十八歲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小才子。少年時代的公孫勝也曾參加科舉,本來有機會得頭名,只是因為沒有給考官送禮就被除名了。所以,公孫勝滿腹學識,空有一身抱負卻無人賞識,只好埋頭研究天文地理。天資過人的公孫勝竟成為了“氣象專家”,預測風雨十有九準,老鄉(xiāng)們常常向他請教天氣方面的事,靠自學都能成專家,你說公孫勝厲害嗎?
如果說到這里公孫勝還只是個“土專家”,那么從師羅真人以后,他可算是大師級別了。大概古代厲害點的人都喜歡“借”東西,比如諸葛亮就是這樣,像老天借完東風,又向曹操借劍。公孫勝學了古人一把,也借了一次風。和諸葛亮不同的是,公孫勝借風事出突然,完全沒有準備,可見他的道術高深。公孫勝的厲害之處還不僅在于氣象方面,想當初梁山好漢進攻高唐受阻,公孫勝用法力操控兵器在空中打斗,使妖人高廉落荒而逃。這等高科技手段,簡直完勝現(xiàn)代的遙控技術!試問梁山好漢108人,除了公孫勝誰還有這個本事?所以說,“入云龍”公孫勝相當厲害,他的本事一般人輕易學不來。
公孫勝排名
無論在什么年代,江湖上論資排輩總是很流行的,水滸梁上也不例外,108名大將各個都有排名。公孫勝是梁山資格最老的人物之一,早在宋江上山之前就是梁山“三巨頭”之一,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宋江當了大哥以后,公孫勝排名從“第三”跌到了“第四”。
話說當年,公孫勝和晁蓋、吳用等八人劫取生辰綱后,一起跑到水泊梁山做“聚義”,其實就是“造反”,且不管性質如何,在江湖上混就要講究個名頭。于是乎,名聲在外的晁蓋當仁不讓地做了龍頭老大,盧俊義也毫不客氣地坐上了二當家的位置,于是技能無雙的公孫勝就成了三當家。不過,這個三當家也沒當多久,因為日后梁山的頭號人物宋江馬上就要上山了。說道宋江上梁山,這還是晁蓋的意思。在上山之前,宋江就是江湖上一位響當當?shù)娜宋锪?,他?jīng)常仗義疏財,人稱“及時雨”,憑借這個名頭籠絡了不少人心,因此手下聚集了二十幾位好漢。后來,宋江被官府捉住要被處死,晁蓋令梁山好漢去法場相救,廢了老大的勁終于把宋江舊了出來。
按理說,宋江應該對晁蓋感恩戴德,為他忠心賣命才是,但他卻不是一個甘居人后的人,而且他手下的人比晁蓋還多,憑什么要聽晁蓋的呢?所以,就這樣一步步地,宋江在梁山的風頭蓋過了晁蓋,后來晁蓋遇險,宋江也只是叫人去打探消息而已。晁蓋死后,宋江最終成為梁山一把手,公孫勝大概是看出了宋江的心機,就找個借口逃下山了。直到后來梁山軍攻打高唐,宋江才把公孫勝請回來,給了他個四當家的位置,位居吳用之下。所以,公孫勝排名有兩個,前期是排名第三,后期則是排名第四。
公孫勝斗法
斗法,這一個詞語一般都是出現(xiàn)在帶有神話色彩的故事里面,當這個詞放在一個人身上的時候,這個人一般會被認作是神仙,非常人也。但水滸傳中的公孫勝,關于他的描述之中,的確有一段斗法之戰(zhàn),這段斗法被作者描繪的十分出彩,令人十分向往,現(xiàn)在具體看看公孫勝是如何斗法的,他斗法的結果如何?
公孫勝斗法的這一段,已經(jīng)是他歸附梁山之前的事情了。那時候宋江想要攻打下高唐臺,但奈何手中的能人不夠,始終不能攻破高廉之陣法,久而久之下屬將士也變得灰心喪氣之極了。這時軍師吳用給宋江獻上一計,讓宋江去尋找一個懂得法術之高人,這樣便能解決這樣僵持不下的戰(zhàn)局,并將此高人的住址和名字俱告之給了宋江。宋江誠信而去,但公孫勝始終不愿意出山,宋江軟硬兼施,終于感動其母和師父,在此二人的勸說下,公孫勝終于下山,幫助宋江攻打高廉,在此戰(zhàn)役之中,高廉雖懂得一些妖術和奇門之術,但公孫勝并非凡輩,在使出天罡陣法之后,大破高廉之軍,輔助宋江攻破高唐臺。其后,在數(shù)次戰(zhàn)役中,公孫勝皆陸陸續(xù)續(xù)地使用了他的法術,如用八陣圖擒獲樊瑞,如作法求得風向,用火燒之際協(xié)助宋江的進攻。
正因為公孫勝的法術了得,于是后人又稱他為天閑星。這個稱謂就象是呼應著他本為神仙之身份,為救濟世人而下凡走一遭。
公孫勝武力
武力,止戈為武。泛指的是能夠制止暴力的能力,它不同于暴力,而是用來制止暴力的一種手段,不論是通過言語抑或者通過動武,但最后的目的卻是一致的。公孫勝,在水滸傳中的出場一直就是以一個軍師的身份出現(xiàn),懂一些奇門之術,通過這些另類的手段來制止武力,那么除卻他的奇門之術,武力究竟如何呢?到底是什么讓他能夠在水滸眾多英雄中排名第四呢?
電視劇的拍攝會將人物更加的神秘化,反而會將小說中的事實進行了弱化或者是扭曲。單從小說中的介紹,公孫勝的武力值是絕不遜色的。在公孫勝與晁蓋的結識描述中,便很能夠體現(xiàn)出這一點的,在這一章節(jié),公孫勝伙同另外六個小伙伴將貪官的不義之財打劫后,分發(fā)給了需要幫助的百姓,此中對公孫勝的純武力描寫是這樣的:徒手便能打倒十來個莊客。莊客這里的定義是住在主人下的務農者,一般身強力壯,正值壯年。打倒一兩個都是不足為奇的,但公孫勝居然能夠徒手戰(zhàn)敗十來個,完全可以說明他的武力值其實是很高的。
再者,公孫勝本身是懂得法術的,會奇門之術,加上武力值不低。作為道家的傳人,他本身信奉的是無為而治,不愿意大爭而只愿意輔佐。于是他甘愿退居幕后,當宋江的軍師謀臣,為他出謀劃策,沒有必要也不需要用武力值去輔助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