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雞起舞的故事 祖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祖逖怎么讀
祖逖(tì)中的逖讀第四聲,在字典中有表示距離遠,使之遠離的意思,如逖聞就是在遠處聽到的意思,同時逖通“惕”表示警惕的意思。祖逖是我國東晉時期的軍事家,約生于公元266年,字士雅,范陽遒縣人。
祖逖北伐
其祖氏家族在北地是大族,世代都是高官,祖逖年少的時期特別豁達,不拘小節(jié),為人極其講義氣,對朋友更會慷慨,經常救濟身邊貧困的人,鄉(xiāng)黨了的人很是敬重祖逖。成年后的祖逖才開始發(fā)奮讀書,博看群書,后來搬家到陽平郡的時候被舉為孝廉,又被舉為秀才,但是祖逖都沒有去上任。
公元291年,八王之亂爆發(fā)后,祖逖深受諸王的青睞,先后擔任了司馬府的掾屬,祭酒、主簿、從事中郎等官職。永嘉五年,洛陽淪陷,祖逖率領鄉(xiāng)黨百姓南下避難,路途中遇到海盜,祖逖也都應付自如,被同行的人推舉為“行主”。
后晉愍帝繼位,司馬睿封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但是撥給祖逖的兵馬并不多,祖逖率領不對北伐,祖逖的軍隊軍紀十分嚴明,得到各地百姓的積極響應,數(shù)年間收復不少黃河以南的土地,后來封為鎮(zhèn)西將軍,朝廷一方面封祖逖的官一方面還擔心祖逖的兵力過于強大,所以派了朝廷官員去牽制祖逖。
公關321年,祖逖認為王敦和寵臣劉隗兩人之間的矛盾會造成朝廷的內亂,而自己北伐又沒人支持,所以憂憤成疾,最終病逝。
歷史中關于祖逖的典故有《聞雞起舞》、《南塘一出》等,后世史學家對祖逖有很高的評價。
祖逖聞雞起舞
成語聞雞起舞是出自《晉書-祖逖傳》,說的是晉朝的民族英雄祖逖與司州主簿司空劉琨相互共勉,半夜聽到荒雞名叫就起床練劍,苦練本領,為以后報效祖國。后比喻有志之人奮發(fā)圖強,力求有作為的意思。
聞雞起舞
祖逖是東晉時期有志于恢復中原力爭北伐的大將,祖上世代為官,他的父親祖武去世得早,所以祖逖小時候都是由他的哥哥們照料,年少時期的祖逖并沒有好好讀書,但是名聲卻很好,因為祖逖為人仗義,對朋友又很慷慨,常常資助貧苦的人。成年后的祖逖才發(fā)奮讀書,自學期間,遇到不懂的問題都會去請教別人,所以,那時候有人稱贊祖逖日后一定會大有作為。
祖逖和劉琨是好友,二人經常在一起互相勉勵,所以二人約好半夜荒雞教的時候起床練劍,當時荒雞半夜名叫是不好的象征,可是他們卻沒有在意這些,只是用工聯(lián)系劍術,可以看出祖逖不拘小節(jié)的性格。
勤奮的祖逖在公元313年,被任命為奮威將軍,祖逖帶兵北伐,建立了不少的功勞。劉琨是中山魏昌人,字越石,是西晉時期的有名將領。祖上向上追溯是漢中山靖王,劉琨長相貌美,學習刻苦,曾和祖逖相約聞雞起舞。弱冠的時候憑借自己的文采揚名于京都洛陽,“人稱洛中奕奕”。八王之亂爆發(fā)的時候正遇上永嘉之亂,北方淪陷,當時的將領只有劉琨還堅守在并州,后投奔遼北,死在遼北內部的政權斗爭。
祖逖是個什么樣的人
祖逖生于公元265年,字士稚,是范陽人(今天在河北)。出身世族地主家庭,祖上時代為官,少年時期的祖逖可以說是一個不一般的紈绔子弟。祖逖的父親早亡,祖逖的生活由他的哥哥們照顧。
祖逖
祖逖成年前并不是一個愛讀書的孩子,但是年少的祖逖深為鄉(xiāng)黨們所喜愛,因為祖逖為人豪爽,仗義,經常以哥哥們的名義資助勞苦的貧民,對自己的朋友更是出手慷慨。青年的祖逖學習武術,和好友劉琨曾經聞雞起舞互相勉勵,被后人傳為佳話。
由于西晉的統(tǒng)治者對各族人民的壓迫,各族人民起義造反的很多,時局很是動亂。匈奴的劉淵巧妙地利用了當時的時局,進行改朝換代,公元308年,劉淵在平陽稱帝,次年兩次進攻洛陽,祖逖率領當?shù)氐陌傩者w移到淮泗避難,遷徙的途中,祖逖十分關心百姓,把自己的車子、糧食、衣服等個人物品,都拿出來和大家一起使用,祖逖的行為深深感動功勞百姓,祖逖被推舉為“行主”。
成年后的祖逖由于發(fā)奮讀書,所以他的見識和抱負都很遠大,被司馬睿送賞識。祖逖一直以來都很關心國家的命運,主張北伐收復失地,被司馬睿封為奮威將軍后,祖逖便開始了他的北伐之路。祖逖在北伐過程中,絕大多數(shù)的物資、軍隊都是祖逖自己為自己提供的,祖逖省吃儉用,和將士們同甘共苦,并且軍紀嚴明的軍隊得到百姓很大的認可,所以祖逖的軍隊壯大得很快,為他的北伐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礎。
祖逖在歷史上就被評為民族英雄,一生精忠報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