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皇后同樣叫張嫣 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
之前我們寫過一個人物,西漢惠帝的皇后,叫張嫣。她被迫嫁給自己舅舅,始終保持處子之身,死后被尊為花神無巧不成書,一千多年后,皇后的名單上又出現(xiàn)了一個張嫣,而她所處的朝代與她的前輩不同,不是剛剛建立起來、生機勃勃的西漢,而是行將枯槁、江河日下的大明。那時候,宦官專權(quán),政治腐敗,朝廷內(nèi)外一片烏煙瘴氣,來看看這位張嫣是怎么過活的吧!
張嫣,字祖娥,小名寶珠,河南祥符(今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qū))人。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選后時被選入宮中,時年15歲,體態(tài)豐滿,面容姣好,被天啟帝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嫉妒,這個客氏可不是什么好貨色。
其實張嫣本不愿當(dāng)皇后,無奈自己長得太漂亮,朱由校挑老婆時一眼就看上了她,而皇帝要的女人誰敢說個“不”字?就這樣,張嫣開始了她的皇后生涯。
前面說過,張嫣運氣不好,生在那么個太監(jiān)說話比皇帝管用的時代,所以她這個皇后當(dāng)?shù)孟喈?dāng)痛苦。剛一進宮,她就受到了魏忠賢、客氏的“特殊照顧”—張嫣懷了皇子后,客氏暗地里撤掉了她宮中所有的宮女,派了自己的心腹去伺候皇后,結(jié)果那宮女給張嫣捶背時竟然用力得把皇子都捶下來了,也真算“盡職盡責(zé)”。就這樣,張嫣莫名其妙地流產(chǎn)了???,這就是張皇后的生活狀態(tài),但就算是在這樣的生存環(huán)境下,張嫣也沒有與魏忠賢、客氏等同流合污,始終保持著正派的作風(fēng)。
一天,天啟帝來到皇后宮中,見皇后正手握書卷在讀著,便問是讀什么書,張嫣回答說是《趙高傳》,天啟帝沉默良久。魏忠賢等聽說后,更是恨她恨得牙根癢癢了。不過,幸好昏庸的天啟帝雖然信任閹黨,卻也對自己的老婆好,所以雖然張嫣生存環(huán)境惡劣,但也總有驚無險,沒有被閹黨害死。
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朱由校病危,魏忠賢想用自己侄子的孩子冒充皇子繼承皇位,就派人讓張皇后承認這孩子是她的,還威脅如果她不承認,就性命難保了。張嫣也真是女人中的牛人了,一點不給魏太監(jiān)面子:我要是答應(yīng)了你,早晚是個死,不答應(yīng)你我還是個死,答應(yīng)不如不答應(yīng),還能留張臉去見大明的列祖列宗。魏忠賢聽了也無奈了,這張嫣實在是太剛烈了。
當(dāng)天啟帝準備把皇位傳給當(dāng)時的信王朱由檢,即后來的崇禎帝時,朱由檢害怕招來殺身之禍,不敢繼位。這時又是張嫣站了出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說服了膽小怕事的朱由檢顫顫悠悠地帶上了皇冠。當(dāng)時,張嫣也知道環(huán)境險惡,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總結(jié)的經(jīng)驗,囑咐朱由檢進宮后連皇宮的一口水都不能喝,真可謂是關(guān)懷備至了。就連崇禎帝后來的皇后,都是張嫣幫忙選的。
崇禎即位后,就尊一手扶他上臺的張皇后為皇嫂,張皇后也得到了當(dāng)時全社會的尊重和認可,聲名大振。崇禎十七年(公元166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破城入京后,也因久聞張皇后賢明,而把她送回張國紀的府上贍養(yǎng)。但張嫣實在是太剛烈了,受不了國破家亡寄人籬下的屈辱,當(dāng)天晚上就上吊自殺了。
張嫣在那樣一個腐敗得已經(jīng)無可救藥的環(huán)境下還能堅持自己的原則,實屬不易。沒有她,魏忠賢找的那個姓魏的小孩很可能繼承朱氏的江山;沒有她,崇禎不可能成為明朝的末代皇帝。當(dāng)然,我們不能怪張嫣選擇的人丟了大明的江山,因為實際上,崇禎還是比較賢明有為的,只是那時的明朝已經(jīng)千瘡百孔無藥可救了—他們盡力了。張嫣在黑暗中永不放棄追求光明和正義的精神值得所有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