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永泰公主的死與女皇武則天有關(guān)系嗎
唐永泰公主李仙蕙,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孫女,唐中宗李顯的第七個(gè)女兒。她的墓在乾陵東南約3里處,是乾陵的陪葬墓之一。這座墓雖然沒有乾陵雄偉,但還是氣勢不凡的。然而,這位李唐公主盡管出身華貴,卻時(shí)乖運(yùn)蹇,芳齡17就香消玉殞。究竟何故使她如此薄命呢?
據(jù)新舊《唐書》記載,唐大足年間(701年),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得幸于武則天,他們恃寵獨(dú)斷政事,橫行宮內(nèi)。當(dāng)時(shí)的皇太孫,也就是太子李顯的兒子李重潤(懿德太子)對此憤憤不已,便與其妹永泰公主和妹夫武延基(武則天的侄孫)等竊議:“張易之兄弟何得恣入宮中?”因此觸怒了武則天,致使新婚不到一年的永泰公主與其夫武延基、兄李重潤,在九月壬申被武則天下令殺害?!顿Y治通鑒》也說:“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張易之兄弟,召王重潤與其妹永泰郡主、主婿武延基竊議其事,易之訴于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逼令自殺。”
永泰公主死于武則天之手,這種說法歷來為史家沿襲。而1960年9月出土的《永泰公主墓志銘》卻推倒了這樁已成定論的鐵案。墓志銘提到永泰公主的死因時(shí),居然與史書記載迥然不同,說她:“自蛟喪雄鍔,鸞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
珠胎毀月,怨十里之無香。瓊萼凋春,忿雙童之秘藥。女娥箎曲,重碧煙而忽去。弄玉簫聲,入彩云而不返,嗚呼哀哉!以大足元年九月四日薨,春秋十有七?!边@里“蛟”是蛟龍,喻男性,指武延基?!靶坼姟笔抢?,因古名劍干將、莫邪有雌雄之分而謂?!胞[”是鳳鸞,喻女性,指永泰
公主?!盎被稹背鲎浴肚f子。外物》,謂陰陽錯(cuò)行的火焚燒大槐,此指武延基被殺?!鞍刂邸背鲎浴对娊?jīng)。柏舟》,喻永泰公主守寡,“珠胎”喻女子懷孕?!碍傒唷奔喘偦?,古時(shí)喻皇帝子孫?!半p童”即二豎,此指病魔。這段銘文的大意是說“武延基成為刀下之鬼之后,永泰公主為他守寡而孤獨(dú)地生活著。丈夫的事情雖未波及牽連她,但她也在九月初四由于懷孕患病而死”。
《永泰公主墓志銘》的發(fā)現(xiàn),使一些學(xué)者對永泰公主的死因提出了與舊說不同的兩種新的看法。一種看法以墓志銘作為根據(jù),否定了舊史的記載,認(rèn)為永泰公主并未死于武則天之手,她的死是由于懷孕患病所致。另一種看法則認(rèn)為,根據(jù)墓志銘,永泰公主的死確與懷孕、生病有關(guān),但是如果要說永泰公主的死與李重潤、武延基的事毫無聯(lián)系,則不能令人相信。
因?yàn)?,史書記載李重潤、永泰公主和武延基被武則天殺害的“九月壬申”就是這一年九月初三,它與墓志銘記永泰公主的死日“九月初四”,僅僅一天之差。因此,不能就此否定史書關(guān)于武則天逼令自殺的說法。再者,《唐律》雖有“諸婦人犯死罪懷孕當(dāng)決者,聽產(chǎn)后一百日乃行刑”的規(guī)定,但濫刑無度的武則天,即使按《唐律》行事,也不等于對永泰公主免于處死。只是緩刑罷了。
這恐怕才是銘文中“槐火未移”的真正所指。何況武則天是完全可能不按《唐律》行事的。
因此,永泰公主緩刑才一天就突然死去,可能由于其夫被殺,精神受打擊而小產(chǎn)病亡,或者是服毒墮胎而死,也有可能是武則天采取其他明的或暗的手段使她流產(chǎn)而喪生。所以,武則天的賜死是永泰公主身死的首要原因,而懷孕患病則是次要原因。以上兩說孰是孰非,尚需進(jìn)一步考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