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的阿彌陀佛也是佛嗎 阿彌陀佛轉世是誰
有些人念叨了大半輩子都不知道阿彌陀佛是什么佛,其實阿彌陀佛又叫做無量光佛、無量壽佛。有佛教經書記載,阿彌陀佛是諸佛之一,他的名號叫“阿彌陀”,在很久遠很久遠的時候,曾立下大志,要在西方建立一方凈土,普渡眾生。
說到這里,大家應該都知道了,阿彌陀佛其實就是一尊佛,代表光壽無量的佛。就像我們大家都熟知的釋迦牟尼也是一尊佛一樣,全稱就叫釋迦牟尼佛。那么佛到底是什么?佛這個字太深入探討恐怕就更難說清楚,佛,就是覺悟者,反正就是對各種都有覺悟的人。當然啦。說白了佛都是人修行有所成就得道成佛的,也可以說每個人都可以成佛,但說得簡單做得卻一點都不簡單,這需要極高的佛性與悟性。那阿彌陀佛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身旁有著觀世音和大勢至兩位菩薩作為脅從,一同在西方那一片凈土上對教徒進行凈化,普渡眾生。其實對于阿彌陀佛立下宏大志愿建立西方凈土是有很多版本的,在如今流傳最廣的就數(shù)《無量壽佛經》中:阿彌陀佛原本是法藏比丘,世自在王佛為他講了二百一十億種凈土,法藏對此很感興趣,自此立下大志,實現(xiàn)這一完美純凈的西方極樂世界,這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阿彌陀佛”立大志。
這樣看來,阿彌陀佛是什么佛,他就是專門對眾生實行普度,善化,祝福的佛了,可能解釋的也并不全,但大家就將就著看看吧。倘若要深究的話,可以去看看相關的佛經。
阿彌陀佛轉世是誰
是否有人敢說自己是阿彌陀佛轉世呢?新浪博客上有人寫過一篇很有禪意的文章,他說不可以說是阿彌陀佛轉世這種話,但可以說是阿彌陀佛。其實仔細一想還是有些道理的,佛就是人通過修行然后成佛,而說成佛的轉世恐怕甚是不妥,絕對的造謠啊。
但就是這樣,曾經有人說自己是阿彌陀佛轉世,甚至說得頭頭是道,在天涯論壇上活躍了好久,很多網民都相繼轉載,其實有些頭腦的大眾應該都知道,這只是謠言,可是還是有人輕信他,為什么會有人相信阿彌陀佛轉世呢?恐怕就是因為自己在現(xiàn)世生活中,很多事情得不到解釋,很多時候得不到解脫罷了。那個號稱是阿彌陀佛轉世的人,一開始說自己與釋迦牟尼佛認識,后又說自己是阿彌陀佛轉世,在此期間,他將自己與佛祖的對話內容寫下來供人觀賞,不僅如此,還說之后要寫一本某某經書,說《楞嚴經》是假經,還說出假經的來歷等等。在這些話中,有很多看似很有禪意,但總的來說,佛教信徒需要理智的看待這種情況出現(xiàn)。
對于阿彌陀佛轉世一說,我相信廣大的群眾眼睛是雪亮的。那些佛教信徒倘若是真得想要得到解答疑惑或開導的,不妨去正規(guī)寺廟里問尋方丈大師,或者尋求現(xiàn)在的心理醫(yī)生,在這里我要說的是,看心理醫(yī)生并不是說心理有病,有時候只是需要有個人說說話開導開導罷了,也不需要事事聽從。其實最好的就是自己可以平心靜氣,自己開導自己,沒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了。
南無阿彌陀佛怎么發(fā)音
對于一個初涉佛學的人來說,最基本的就是說“南無阿彌陀佛”,那么究竟南無阿彌陀佛怎么讀呢?是讀“nāmóēmítuófó”還是其他的讀音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南無”其實就是皈依的意思,至于“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我們最好是從它的梵文讀音來發(fā)音。因此較為被眾教徒所接受的讀音是namoamituofo,“南無”讀為“拿摩”音,“阿彌陀佛”最好是讀作“āmítuófó”。有這么一個故事:一位老者在打坐,口中念念有詞,身上竟然泛起了金光,法藏比丘剛好路過,便上前問老者在念什么,老者說:“菩薩咒”。法藏比丘問他怎么念,老者回答道:“嗡嘛呢唄美?!?。法藏聽完微笑著說:“這是六字大明咒,不是菩薩咒,最后那個字不讀牛,讀吽”。于是老者更正讀音后再念,身上的金光卻不在了。其實道理很簡單,一開始讀音雖然錯了,但是心誠,與佛有所感應,自然身上發(fā)光。但是更正后心中就有了雜念,有了執(zhí)著,于是金光就消失了。
因此,其實讀音年念成什么樣子都沒有太大的關系,只要心中有佛,沒有任何雜念,都會與佛有所感應的。但對于初學者還是建議念準確,一般我們所看到的那些影視劇上的發(fā)音都不正確,雖然辭海和一些字典上都將“阿彌陀佛”的“阿”字念“e”,但是正確的發(fā)音應該以梵文中的原音“a”為準。
阿彌陀佛的生日是
阿彌陀佛圣誕是什么?對于初涉這門深奧佛學的人來說,除了會口中念“阿彌陀佛”之外,還需要了解阿彌陀佛圣誕日,那么問題來了,阿彌陀佛圣誕日是什么時候,又是怎么來的呢?這就必須要說到永明延壽大師了。
此人乃是宗門下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師,同時也是凈土宗祖師。一生著有很多佛門著作,例如《心賦心經》《萬善同歸》《宗鏡錄》等等。永明延壽大師生于五代十國,那是一個最動蕩的時期,大師在當時還是很受吳越王錢俶的尊敬,并且封永明延壽法師為國師。一次,吳越王想要開一個大會,實際上就是想要打千僧齋,只要是出家人都可以來受到應供,皇帝都會一視同仁的供養(yǎng)。雖然口中是這樣說的,但是古代的階級地位很明確,所以大會上擺設的位置總歸還是有上下座的,對于上座的位置大家都一直推辭,誰都不想要上座。但是看到永明延壽大師后,大家一致認為大師是皇帝的老師,自然是最有資格坐上上座的位置,但是此時的永明延壽大師很是謙虛,不肯就坐上座,無奈眾人只能作罷。就在這個時候,一個穿得破破爛爛的大耳朵和尚毫不客氣的坐上了上座。眾人看著是個出家人,吳越王看到后歲心中不喜但念在對方是個和尚,就隨他去了。千僧齋結束后,吳越王問大師今日有沒有圣人來應供。永明大師說到有,那個大耳朵和尚就是定光古佛。但找到和尚之后才知道原來永明大師是阿彌陀佛啊,只可惜定光古佛已經圓寂。吳越王得知定光古佛走了,但阿彌陀佛還在在山洞修行,只是在吳越王找到的那一刻,永明大師圓寂了。
后來世人就將永明大師的生日農歷十一月十七日定為了阿彌陀佛圣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