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寓意深刻 《西游記》里那些小妖們背后的故事

        2016-12-07 09:41:3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作為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可謂家喻戶曉,這部神怪小說不但構(gòu)思嚴(yán)謹(jǐn),而且寓意深刻,作者吳承恩是通過神怪世界,來揭露當(dāng)時社會

        作為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可謂家喻戶曉,這部神怪小說不但構(gòu)思嚴(yán)謹(jǐn),而且寓意深刻,作者吳承恩是通過神怪世界,來揭露當(dāng)時社會制度的弊端,所以在《西游記》這部書里,神怪即代表著現(xiàn)實(shí)人物,每個神怪都有它的獨(dú)特寓意,比方玉帝就與地上的昏君并無任何差別,玉帝昏到何等程度呢?從他對孫悟空的任用上就可以看出來。

        孫悟空被二度招安后,再上天庭,玉帝封孫悟空為齊天大圣,并掌管蟠桃園,這個任命充分說明了他的昏庸,猴子見了桃,豈有不偷吃之理?用孫悟空去掌管蟠桃園,就如同用小偷去管錢一樣,可以說,孫悟空大鬧天宮是玉帝自己惹的禍,玉帝已經(jīng)昏到不知猴子愛吃桃的地步,天宮豈能不亂?

        玉帝的昏還表現(xiàn)在請如來鎮(zhèn)壓孫悟空的起義,其實(shí)天宮中能降伏孫悟空的神仙不止一尊,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都可以輕易做到,可玉帝似乎壓根不知道身邊有這樣的高人,卻偏去外國請如來。

        我們這里談的是書里的妖怪,在唐僧師徒取經(jīng)的路上,遇到的妖精為數(shù)不少,如果沒有這些妖怪,《西游記》這部書就會顯得不完整,讀起來要少很多趣味, 《西游記》之所以能名列四大名著, 與這些妖怪不無關(guān)系,因此,有必要一談。

        這里所談的妖,將依照出場次序來談,是指與唐僧師徒作對的妖,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雖都曾為妖,但不算在內(nèi)。書里真正有妖魔出現(xiàn)是在第二回,這個叫做混世魔王的家伙,趁著孫悟空學(xué)藝未歸,試圖搶占花果山水簾洞為己有,孫悟空自靈臺方寸山歸來,就此引發(fā)了一場地盤爭奪戰(zhàn)。

        一、混世魔王

        混世魔王的法力并不高,用的武器是一把刀,拳腳功夫也很差, 吳承恩似乎只是把它作為孫悟空初展身手的陪襯,下引原文:

        "悟空急睜睛觀看,只見那魔王-- 頭戴烏金盔,映日光明;身掛皂羅袍,迎風(fēng)飄蕩。下穿著黑鐵甲,緊勒皮條;足踏著花褶靴,雄如上將。腰廣十圍,身高三丈。手執(zhí)一口刀,鋒刃多明亮。稱為混世魔,磊落兇模樣。"

        較量的結(jié)果,是孫悟空嚼碎毫毛,變出數(shù)百小猴,“你看他前踴后躍,鉆上去把個魔王圍繞,抱的抱,扯的扯,鉆襠的鉆襠,扳腳的扳腳,踢打挦毛,摳眼睛,捻鼻子,抬鼓弄,直打做一個攢盤。這悟空才去奪得他的刀來,分開小猴,照頂門一下,砍為兩段,領(lǐng)眾殺進(jìn)洞中,將那大小妖精,盡皆剿滅。”

        然而,吳承恩始終也沒說明到底是混世魔王是何妖物,這也就是暗示它是個可有可無的東西,何為混世?俗話說就是白給,在全書的妖怪中,它只能算最末流,比小妖強(qiáng)不了多少。

        二、獨(dú)角鬼王之謎

        孫悟空初登天庭,官封弼馬溫,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正與群猴敘舊,獨(dú)角鬼王忽來拜訪,并獻(xiàn)上赭黃袍,這一情節(jié)往往被人忽略,有的版本還將這一段刪去了,事實(shí)證明,獨(dú)角鬼王獻(xiàn)赭黃袍大有深意,它的神秘出現(xiàn),反映了當(dāng)時各種勢力的復(fù)雜關(guān)系,下引原文:

        鬼王道:“久聞大王招賢,無由得見,今見大王授了天箓,得意榮歸,特獻(xiàn)赭黃袍一件,與大王稱慶??喜粭壉少v,收納小人,亦得效犬馬之勞。”猴王大喜,將赭黃袍穿起,眾等欣然排班朝拜,即將鬼王封為前部總督先鋒。鬼王謝恩畢,復(fù)啟道:“大王在天許久,所授何職?”猴王道:“玉帝輕賢,封我做個什么弼馬溫!”鬼王聽言,又奏道:“大王有此神通,如何與他養(yǎng)馬?就做個齊天大圣,有何不可?”

        很明顯,獨(dú)角鬼王試圖將事態(tài)擴(kuò)大化,也就是人們說的“煽陰風(fēng),點(diǎn)鬼火”,孫悟空只是嫌官小而已,并無其他想法,即便被捉回去,想來也不會處罰太重,可一旦自封齊天大圣,那就有另立朝廷的意味了,性質(zhì)由違規(guī)一變而為武力對抗中央,孫悟空要是獲勝,獨(dú)角鬼王可算是頭號功臣,孫悟空要是失敗,獨(dú)角鬼王大不了溜之大吉,孫悟空會受到怎樣的處罰,都不關(guān)它的事。

        從獨(dú)角鬼王與孫悟空的對話中可以得知,它應(yīng)該是聽到消息特意趕來,獻(xiàn)袍是早有預(yù)謀,除了想挑起矛盾激化,還可能有更為險惡的用心。 自從孫悟空自從入龍宮鬧地府,名震妖界,得罪的對頭很多,正所謂樹大招風(fēng),以孫悟空得道后的能為,想置美猴王于死地并不容易,既然閻羅王都拿孫悟空沒辦法,那只有天庭可以了,也就是說,獨(dú)角鬼王有借刀殺猴的嫌疑。

        果真如此的話,誰是背后指使者呢?這要從獨(dú)角鬼王是何等妖物說起。在動物當(dāng)中長角的不少,但長一只角的動物現(xiàn)實(shí)中沒有,只有傳說中的魑魅魍魎具有這個特征,魑魅魍魎據(jù)說是木石之怪,多數(shù)高大、紅身、尖耳、頭長角,很難說與龍王有沒有瓜葛,當(dāng)然,這只是猜測,吳承恩并沒有道出獨(dú)角鬼王究竟有何背景,是何物所變,按照常理分析,說“它”想趁亂撈取利益更加合理一些。

        現(xiàn)實(shí)生活當(dāng)中,唯恐天下不亂,“煽陰風(fēng),點(diǎn)鬼火”的人可不少?。?/p>

        三、幸運(yùn)的熊怪

        經(jīng)過了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壓在五行山下這許多波折以后,美猴王再與妖精打交道,已經(jīng)是在西天取經(jīng)的道路上,說起來,都是唐僧的袈裟惹的禍。

        唐僧從長安出發(fā)之前,觀世音贈給他一件袈裟,上面嵌滿了奇珍異寶,這袈裟當(dāng)然不是凡品,平常唐僧都不往外拿,在路過觀音院的時侯,有個二百七十歲的金池長老自吹所藏袈裟甲天下,孫悟空聽了氣不過,就把師傅的寶貝那出來叫他開開眼界,誰知老和尚試圖謀害唐僧師徒,據(jù)寶貝為己有,于是半夜放了一把火,結(jié)果沒燒到唐僧師徒,反而把觀音院燒毀了,正是這把無名火,才把熊怪引了出來。

        原來這老和尚常與熊怪講道,關(guān)系處得不錯,熊怪見寺院著火,出于對老朋友的關(guān)心,急忙趕來救火,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寶貝袈裟,便趁哄打劫,拿了袈裟就走,再也顧不得老朋友死活。 金池長老找不到袈裟,又毀了寺院,羞愧難當(dāng),便撞墻自殺了,書中為此還寫有兩首詩,其中第二首寫得非常好:但將容易為長久,定是蕭條取敗功。廣智廣謀成甚用?損人利己一場空。

        熊怪偷袈裟的目地說來很出人意料,竟是為了給它祝壽,下引原文:

        " 那行者正觀山景,忽聽得芳草坡前有人言語。他卻輕步潛蹤,閃在那石崖之下,偷睛觀看。原來是三個妖魔,席地而坐。上首的是一條黑漢,左首下是一個道人,右首下是一個白衣秀士,都在那里高談闊論。講的是立鼎安爐,摶砂煉汞,白雪黃芽,旁門外道。正說中間,那黑漢笑道:"后日是我母難之日,二公可光顧光顧?" 白衣秀士道:年年與大王上壽,今年豈有不來之理?"黑漢道:"我夜來得了一件寶貝,名喚錦襕佛衣,誠然是件玩好之物。我明日就以他為壽,大開筵宴,邀請各山道官,慶賀佛衣,就稱為佛衣會如何?"

        把過生日稱為"母難之日",可見這熊怪道行不淺,不光外表黑,肚里也積攢了幾斤墨水。孫悟空打上前去,熊怪化風(fēng)而逃,只打死了白衣秀士,一條白花蛇怪。孫悟空追到熊怪藏身的黑風(fēng)洞,熊怪持黑纓槍與孫悟空斗了半日,居然不分勝負(fù),斗到后來,以進(jìn)膳為借口避門不出。

        孫悟空回到觀音院不久,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出現(xiàn)了,熊怪給已死的金池長老送來了一封用詞很典雅的信,現(xiàn)摘錄如下:

        侍生熊羆頓首拜,啟上大闡金池老上人丹房:屢承佳惠,感激淵深。夜觀回祿之難,有失救護(hù),諒仙機(jī)必?zé)o他害。生偶得佛衣一件,欲作雅會,謹(jǐn)具花酌,奉扳清賞。至期,千乞仙駕過臨一敘。是荷。先二日具。

        這封信顯然有違常禮,明明是熊怪從金池長老那里把袈裟奪來的,它反而去請被奪者赴宴,再者,金池長老如果沒死,它見了金池長老該做何解釋?這個問題在孫悟空變作金池長老的模樣再探黑風(fēng)洞時有了答案,熊怪說:“:“老友差矣。這袈裟本是唐僧的,他在你處住札,你豈不曾看見,反來就我看看?”言外之意是,誰先搶了歸誰,另外,某些人在害了別人之后,會表面上對被害者更加客氣,不想熊怪也會這一套,看來它果真修成人道了。

        孫悟空的變化被它識破,又斗了一天,還是不能獲勝,不得已一個筋斗翻到南海,請來了觀世音?;氐胶陲L(fēng)山,迎面遇到了前來參加佛衣會的蒼狼精,也就是在芳草坡所見的道人,孫悟空將它一棒打死,自己變做仙丹,觀世音則變作蒼狼精,帶著“仙丹”到了黑風(fēng)洞中,熊怪不知底細(xì),吞下“仙丹”,后果可想而知,熊怪就這樣被收伏了。孫悟空原想除去熊怪,觀世音卻說落伽山后無人看管,要帶熊怪去做個守山大神。

        于是,偷袈裟的熊怪一步登天,意外得到了正果,成了同類中最幸運(yùn)的一個。

        四、佛前黃鼠

        在“西游記”里,很多妖怪都有背景,在與它們的較量中,孫悟空往往占不到便宜,迫不得已向各路神仙求救,而只要某神仙出面,妖怪即使最后被制住,也會免于懲罰,不了了之,黃毛貂鼠便開了這樣一個先例。

        事情發(fā)生在高老莊八戒皈依之后,唐僧師徒三人又走了一年多光景,來到黃風(fēng)嶺,與這貂鼠相遇了。 先是它手下的虎先鋒把唐僧擄進(jìn)洞里,猛虎甘心給一只小小的貂鼠當(dāng)先鋒,足以說明這只貂鼠不同凡響,沒有超強(qiáng)法力,決鎮(zhèn)不住山中之王,悟空與八戒找上門來,貂鼠果真展現(xiàn)出了獨(dú)特神通,下引原文:

        “那怪害怕,也使一般本事:急回頭,望著巽地上把口張了三張,呼的一口氣,吹將出去,忽然間,一陣黃風(fēng),從空刮起。”“就把孫大圣毫毛變的小行者刮得在那半空中,卻似紡車兒一般亂轉(zhuǎn),莫想輪得棒,如何攏得身?慌得行者將毫毛一抖,收上身來,獨(dú)自個舉著鐵棒,上前來打,又被那怪劈臉噴了一口黃風(fēng),把兩只火眼金睛,刮得緊緊閉合,莫能睜開,因此難使鐵棒,遂敗下陣來?!?/p>

        巽在八卦中代表風(fēng)位,可以斷言,貂鼠使的應(yīng)是一種祭風(fēng)之術(shù),只是這貂鼠祭起的風(fēng)確實(shí)十分邪門,風(fēng)呈黃色,威力超過了十二級臺風(fēng),刮起來天昏地暗,書上說是叫三昧神風(fēng),不過,應(yīng)該叫做妖風(fēng)更合適。

        孫悟空對這股妖風(fēng)無可奈何,到小須彌山去請靈吉菩薩,靈吉拿了飛龍杖,降服了貂鼠,孫悟空正要除掉妖魔,卻被靈吉攔住,說:“他本是靈山腳下的得道老鼠,因?yàn)橥盗肆鹆ПK內(nèi)的清油,燈火昏暗,恐怕金剛拿他,故此走了,卻在此處成精作怪。如來照見了他,不該死罪,故著我轄押,但他傷生造孽,拿上靈山。今又沖撞大圣,陷害唐僧,我拿他去見如來,明正其罪,才算這場功績哩?!?/p>

        這話說已說得很明白,貂鼠是靈山出產(chǎn),必須交給如來處理,孫悟空只好讓靈吉把貂鼠帶走,不難想像,貂鼠到了靈山,如來肯定又會將它放生,佛語有言,“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殺罩燈”,何況是僅刮了幾陣妖風(fēng)的黃鼠呢?

        在中國古代,一向有社鼠難除的說法,黃毛貂鼠的狀況與其類似,但略有不同,社鼠與社里的神沒有關(guān)系,真要有性命之憂,不會有神靈來救,黃毛貂鼠卻和如來有說不清的關(guān)系,靈吉所說的得道,實(shí)際上就是指黃毛貂鼠受過如來的點(diǎn)化,這樣一來,靈吉寬釋黃鼠,更象是官官相護(hù),變得微妙起來。

        靈山腳下的一只黃鼠,已經(jīng)造成如此大的麻煩,可以預(yù)見,唐僧師徒的前方?jīng)Q不會是一路坦途。

        五、精生白骨堆

        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也被改編得最多,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動畫片,都加進(jìn)了許多原著沒有的情節(jié),在地方戲曲中這也是一出保留劇目,人們似乎對這一回分外感興趣,這其中當(dāng)然有其必然原因,不會無緣無故如此。

        而實(shí)際在全書中,這一回確是有著特殊意義,首先,這是唐僧師徒五人聚首以來,首次一同面對妖魔,值得紀(jì)念,其次,比這還更為重要的是,這次戰(zhàn)役造成了唐僧師徒的分裂,使取經(jīng)計(jì)劃幾乎剛開始就夭折,盡管以后遇到的很多妖魔法力要比白骨精利害,但論起對取經(jīng)計(jì)劃造成的威脅,都沒有這次嚴(yán)重。

        唐僧被抓與否其實(shí)并不重要,只要孫悟空還肯保護(hù)唐僧,終究是會有救,一旦孫悟空棄唐僧而去,唐僧便任人宰割,只有念咒的份了--可惜緊箍咒對妖精不起作用,所以欲吃唐僧肉,必除孫悟空,除不掉怎么辦?就采取離間的辦法,可以說,白骨精是唐僧師徒所遇到的妖魔中最陰險的一個,它的三次變化,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diǎn)。

        白骨精第一次是變作年輕村姑,第二次是變作老婦,最后一次是變做老頭兒,以造成全家被害的假象,使孫悟空背上“滅門”大罪,變作年輕村姑時或許是無意,接下來兩次變化絕對是故意設(shè)下的陰謀,而這陰謀也幾乎得逞,唐僧把緊箍咒念了一遍又一遍,雖然在此之前白骨精已魂消身滅,但還是使唐僧寫下修徒文書,把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而在此以后,沒有哪個妖魔想到離間唐僧師徒,那么,為何白骨精為何具有如此深的心機(jī),而其它妖魔不具備呢?

        因?yàn)榘坠蔷侨怂篮笏?,也就是鬼魂作祟,孫悟空在打殺它的時侯,它兩次用元神出竅的方法逃脫,這是鬼魂才有的特征,即然它曾為人,它借白骨成精以后,當(dāng)然也就具有了人的某些特性,而其他妖魔不是獸類就是仙童,盡管也不乏狡詐之輩,但論起心機(jī),還是和人有很大差距。

        主席曾經(jīng)寫過一首與此有關(guān)的七律,抄錄如下:

        一從大地起風(fēng)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猶可訓(xùn),妖為鬼蜮必成災(zāi)。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

        今日歡呼孫大圣,只緣妖霧又重來。 世上的妖,是打不盡,殺不完的。

        六、奎星與玉女

        從古至今,人們都羨慕神仙,仿佛做了神仙就可以逍遙快樂,不為人間瑣事煩惱。其實(shí),神仙也并不容易當(dāng),天宮里的規(guī)距叫做天條,神仙一旦觸犯天條,一樣會受到制裁。神仙雖可與天同壽,天宮勝境也非人間所能比擬,但卻必須收斂性情,拋去凡俗欲念,誰要是犯了禁忌,必會遭到嚴(yán)懲??商鞂m勝境再美,看多了也就習(xí)以為常,神仙寂寞難奈之下,免不得思及男女之事,思凡下界。

        最有名的兩件公案一是玉帝的妹妹私嫁與一楊姓青年,生了個兒子叫楊戩,玉帝深為震怒,命令把妹妹壓在桃山下,楊戩長大以后,額頭多出一只眼睛,成了二狼神,劈開桃山救出母親,這就是民間盛傳的“劈山救母”,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侯,還以此取笑過楊戩,二是玉帝的小女兒七仙女被賣身葬父的董永所感動,毅然下嫁為妻,玉帝又深為震怒,限期令七仙女返回天宮,否則將把董永送到閻羅王那里,七仙女只好返回,一段美好的婚姻,就這樣被拆散了,玉帝在人間的名聲不佳,不能不說與此有關(guān)。

        在“西游記”以前,下凡的似乎都是仙女,但若說只有女神仙才會感到寒宮寂寞,男神仙都道德高深,不近女色,未免有些不公平,奎木狼就彌補(bǔ)了這個缺憾,它的真情告白,使我們看到了天宮的另一面。

        奎木狼下界以后干的頭一件事,就是把寶象國的百花羞公主攝到波月洞中強(qiáng)迫為妻,奎木狼作為二十八星宿之一,畢竟深通人理,總的說來,對百花羞公主還算不錯,唐僧誤走波月洞,公主謊稱自己夢到金甲神,不得殺生云云,奎木狼還真把唐僧給放了。算起來,奎木狼下界的時間還在唐僧取經(jīng)之前,它下界的目地,似乎只是找一位美女成婚,并不是為了唐僧肉來的,二十八星宿名列仙班,早已長生不老。

        而在被另二十七宿召回天庭后,奎木狼終于道出了原委,下引原文:

        玉帝道:“奎木狼,上界有無邊的勝景,你不受用,卻私走一方,何也?”奎宿叩頭奏道:“萬歲,赦臣死罪。那寶象國王公主,非凡人也。他本是披香殿侍香的玉女,因欲與臣私通。臣恐點(diǎn)污了天宮勝境,他思凡先下界去,托生于皇宮內(nèi)院,是臣不負(fù)前期,變作妖魔,占了名山,攝他到洞府,與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被孫大圣到此成功。”玉帝聞言,收了金牌,貶他去兜率宮與太上老君燒火,帶俸差操,有功復(fù)職,無功重加其罪。

        如此可見,天宮中的神仙也不是沒有七情六欲,只是被天規(guī)壓制住了,天規(guī)怎樣歸定,書中并沒有說,但想來是天神之間不得婚娶之類,以至于不得不下凡成婚,當(dāng)然,玉帝是個例外,作為最高統(tǒng)制者,總要有些特權(quán)。

        七、兜率雙童

        孫悟空的神通可稱廣大,最拿得出手的應(yīng)是七十二變,金箍棒這件上古神兵除了重有萬斤,能在正面撕殺中取得優(yōu)勢外,沒有別的奇異之處,所以遇到攜有法寶的妖怪時,老孫只有靠機(jī)智與變化取勝,形勢上卻往往居于劣勢,蓮花洞的情況就是如此。

        金、銀兩角大王攜帶的法寶多達(dá)五件,這在全書中是最高記錄,在與孫悟空對敵的時候,只用了四件,幌金繩,葫蘆,芭蕉扇與七星劍,其中威脅最大的是葫蘆,這葫蘆據(jù)銀角大王說大有來歷,下引原文:

        " 我這葫蘆是混沌初分,天開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媧之名,煉石補(bǔ)天,普救閻浮世界。補(bǔ)到乾宮觸地,見一座昆侖山腳下,有一縷仙藤,上結(jié)著這個紫金紅葫蘆,卻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從此可以推斷,這兩個長角的家伙也不是凡人,而且與太上老君似乎關(guān)系密切,連老君的私事都知道。

        銀角大王曾顯示過移山絕技,移來須彌,峨眉,又加上泰山,幾乎把孫悟空壓死,這更說明了他的不凡,因?yàn)檫@三座山并不是普通的山,須彌,峨眉是佛教名山,泰山是五岳之首,泰山神的地位也非尋常山神可比,但竟不得不聽銀角大王的號令,可見,在他的背后,有一股強(qiáng)大的勢力。

        孫悟空仗著變化神奇,把銀角大王的葫蘆賺了過來,這葫蘆有個奇特之處--敵我不分,一概照裝不誤,金。銀兩角大王便都被裝了進(jìn)去,眼見就要悶死在葫蘆里,強(qiáng)大的勢力出現(xiàn)了,太上老君忽然現(xiàn)身,不但要回葫蘆,還說明了真相,下引原文:

        " 葫蘆是我盛丹的,凈瓶是我盛水的,寶劍是我煉魔的,扇子是我扇火的,繩子是我一根勒袍的帶。那兩個怪,一個是我看金爐的童子,一個是我看銀爐的童子。只因他偷了我的寶貝,走下界來,正無覓處,卻是你今拿住,得了功績。"大圣道:"你這老官兒,著實(shí)無禮,縱放家屬為邪,該問個鈐束不嚴(yán)的罪名。"老君道:"不干我事,不可錯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薩問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師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

        老君的話里大有玄機(jī),金童在銀童被捉時,曾道:"賢弟呀!我和你私離上界,轉(zhuǎn)托塵凡,指望同享榮華,永為山洞之主。怎知為這和尚傷了你的性命,斷吾手足之情!"似乎應(yīng)是兩人自己所為,老君卻說"此乃海上菩薩問我借了三次",難道說,是觀世音勸老君縱徒下界,老君不肯,金銀二童才偷了寶貝走下界來?

        金銀二童在天上是沒有前途的,只能燒一輩子火,到下界來卻可移山,可惜還是回到了天上無從施展,也許,這就是命運(yùn)的安排。

        八、閹割之獅

        在權(quán)力的籠罩下,總會隨之而生一些奇特的現(xiàn)象,比如從有皇權(quán)那一刻起,就伴隨著太監(jiān),這兩個特殊群體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太監(jiān)是權(quán)力濫施的產(chǎn)物,具體出現(xiàn)時間已不可考,出現(xiàn)的原因卻很簡單。

        誰都知道,無論皇帝還是王侯,莫不是妃子成群,這些妃子如果只有宮女服伺,宮里一旦需要搬個東西,抬個鸞駕之類,宮女恐難以勝任,所以,宮里仍需要男仆役,但因而就帶來一個問題,這些妃子當(dāng)然非常美貌,皇帝一個人又照顧不過來,萬一有妃子奈不住寂寞,與男仆役發(fā)生不軌之事,宮里豈不是要亂了套?而從實(shí)際情況分析,這種事發(fā)生的概率幾乎是百分之百,那么,只有采取一個辦法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閹割之法,讓男人生理上做不成男人,體格上又不失其個性,于是,世上多了一種人叫做太監(jiān),專在宮中服務(wù),不能娶妻,不能生子,成為皇權(quán)的犧牲品。

        這當(dāng)然違背人性,但皇權(quán)是至高無上的,據(jù)說皇帝都是天帝之子,下到凡間來是奉天帝之命, 皇帝即然要閹割他的臣民,當(dāng)然也就是天帝的意思,地上的臣民怎能反抗天帝?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皇權(quán)一定程度上已被神化,而能夠與之比肩的,大概只有神權(quán)。

        與皇權(quán)在俗世中一樣,如來在佛教中的地位也至高無上,他管理的范圍甚至超過皇權(quán),一旦有人不敬,必會受到懲戒,烏雞國王便是一例。這國王只因?yàn)闆]長一雙慧眼,看不出文殊菩薩的金身,把文殊浸在水里三天三夜,如來就令文殊的座騎青毛獅為妖,把有眼無珠的國王推到井里浸了三年,這與佛家的善惡有報(bào)倒也相應(yīng),但為了王妃不受到玷污,青毛獅卻在接受任務(wù)之前被閹了,或者說,是被凈了身,這很令人震驚,佛家不是講慈悲?

        如來的做法,竟與皇帝不謀而合,這說明皇權(quán)與神權(quán)有著相似之處,人權(quán)力高到了極致,所說的話就成了旨,被閹割者,也只有落得個太監(jiān)命運(yùn)。

        九、紅孩兒的秘密

        火云洞這一戰(zhàn)役是比較難打的一仗,紅孩兒雖然是個娃娃,卻有著復(fù)雜的背景。紅孩兒的爹媽都很有來頭,他爹牛魔王是孫悟空的結(jié)義大哥,他媽鐵扇公主是佛教界有名的羅剎女,紅孩兒耳熏目染,道行自然不低,而他還獨(dú)具異稟,肚里充滿了火氣,擅于噴火,每出行,必駕一朵紅云,氣派著是不小。

        盡管紅孩兒不是俗類,但行事還是帶著孩兒氣,使人對紅孩兒即感到厭惡的同時,又會覺得他有幾分可愛,在紅孩兒的身上,分明是有著頑童所特有的烙印,關(guān)于這一點(diǎn),吳承恩刻畫得極為成功,塑造了一個未成年犯罪的典型。

        紅孩兒設(shè)計(jì)捉唐僧的時侯,變作一個赤條條的七歲小孩,把自己吊在樹上呼救,實(shí)在不算高明,在荒山野嶺不見人煙的地方,哪里來的小孩子?又說爹被強(qiáng)盜所害,媽被搶去做了壓寨夫人,請救他一命回家云云,即然爹媽都已被害,當(dāng)然就沒有家回了,撒謊時說漏了嘴,正是頑童常有的事,紅孩兒在當(dāng)?shù)氐膼盒校?jīng)過山神訴說出來,更加帶有惡作劇的性質(zhì)。

        他向山神土地征收常例錢,不給的話,就把山神土地拿到洞里替他打更,山神土地還必須上供物品, 否則就要拆廟宇,剝衣裳,以至弄得眾山神一個個"披一片,掛一片,裩無襠,褲無口",成了“一伙窮神”,這種行為雖蠻橫無理,可仍透出幾分童貞,但紅孩兒畢竟不是凡間頑童,而是一個頑劣的妖童,在他身上,當(dāng)然還有極其可怕的一面。

        紅孩兒在與人對敵的時侯,鼻可生煙,口可吐火,他吐的火并不是一般的火,而是三昧真火,孫悟空請龍王用水來滅火,結(jié)果火非但沒滅成,孫悟空反而受了紅孩兒的暗算,水火攻心,竟幾乎身亡,可紅孩兒是從哪里得來的三昧真火呢?

        山神說紅孩兒是在火焰山修行三百年,練成了這種特異功能,但紅孩兒的爹媽牛魔王與鐵扇公主都不會吐火, 紅孩兒也決不可能自己修練到這般地步,他的兵器又是一桿火尖槍, 牛魔王與鐵扇公主的兵器都不是槍, 既然如此,紅孩兒必定另有名師指點(diǎn),而天宮里的哪吒三太子使的也是火尖槍,兩者很可能有關(guān)聯(lián), 哪吒師從道家,以此推斷, 紅孩兒的師父也應(yīng)是道家高人。

        尤其令人懷疑的是, 紅孩兒竟然知道孫悟空怕煙,而最了解孫悟空這個弱點(diǎn)的莫過于太上老君,當(dāng)年正是八卦爐中的濃煙把孫悟空熏成了火眼金睛,火焰山又是孫悟空推倒八卦爐時,跌落到凡間的爐磚所化,吳承恩這樣寫分明是有所暗示, 因此, 紅孩兒的授業(yè)師父很可能是太上老君!

        明確了紅孩兒的師承,一切疑點(diǎn)都迎刃而解了,這也就是觀世音來收降紅孩兒的時侯,紅孩兒非但不服,還敢與動武的原因, 觀世音收起尖刀蓮座, 紅孩兒馬上降而復(fù)反,說:“小小法術(shù),怎能降我?” 這只能說明他見過比觀世音地位更高,法力更大的神, 而且紅孩兒既對觀世音如此不敬,也可以說明,他授業(yè)師父不是佛家中人。

        紅孩兒被觀世音收服, 最終能夠位列正神,做到善財(cái)童子,與龍女并列,恐怕也是看在太上老君的面子, 老君在教紅孩兒火攻之術(shù)時,或許看出他頑劣難馴,所以與觀世音商量好,讓他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改投佛家, 老君與觀世音關(guān)系不錯,換個徒弟教也不足為奇。

        十、黑水鼉龍

        在西游記第九回,魏征斬過涇河龍王,當(dāng)時就引發(fā)了一場風(fēng)波,令唐太宗到地府游了一遭,可事情并沒有完,涇河龍王的親戚兒女都是龍種,哪條都會興云布雨,到了第四十三回,涇河龍王的的兒子果然尋機(jī)報(bào)復(fù),給唐太宗派往西天取經(jīng)的御弟制造了不小的麻煩。

        涇河龍王與西海龍王敖順有姻親關(guān)系,是敖順的妹夫,在同族當(dāng)中,也算是有比較有勢力的了,因?yàn)辇埻跻灿械燃壷?,四海龍王最大,江河龍王次之,不是每個河龍王都能做四海龍王的妹夫。敖順的妹妹在涇河龍王被斬以后,郁郁寡歡,多年以后終于病故,留下了九個兒子。

        這九條龍也不是等閑之輩,不是鎮(zhèn)守江河,就是給如來,玉帝當(dāng)職,只有最小的鼉龍沒有差事,卻也占據(jù)了黑水河。那河里原先有河神,鼉龍是通過武力手段強(qiáng)行占據(jù)的,河神去敖順那里告狀,這狀當(dāng)然告不贏,河神自訴如下:

        “那妖精舊年五月間,從西洋海趁大潮來于此處,就與小神交斗。奈我年邁身衰,敵他不過,把我坐的那衡陽峪黑水河神府,就占奪去住了,又傷了我許多水族。我卻沒奈何,徑往海內(nèi)告他。原來西海龍王是他的母舅,不準(zhǔn)我的狀子,教我讓與他住。我欲啟奏上天,奈何神微職小,不能得見玉帝。今聞得大圣到此,特來參拜投生,萬望大圣與我出力報(bào)冤!”

        龍王在它管轄范圍內(nèi)可以為所欲為,縱容家屬行兇,說明地方官員的權(quán)力并沒有得到有效監(jiān)控,從河神的自訴里,深刻的反映了天庭制度的黑暗。而天下江河湖海都?xì)w龍王管,這里面發(fā)生過多少濫用職權(quán),以權(quán)謀私的事,就可想而知了,其中的黑幕,恐怕要比黑水河的水還要黑!黑水河到底有多黑?下引原文:

        層層濃浪,迭迭渾波,層層濃浪翻烏潦,迭迭渾波卷黑油。近觀不照人身影,遠(yuǎn)望難尋樹木形。滾滾一地墨,滔滔千里灰。水沫浮來如積炭,浪花飄起似翻煤。牛羊不飲,鴉鵲難飛。牛羊不飲嫌深黑,鴉鵲難飛怕渺彌。只是岸上蘆灊知節(jié)令,灘頭花草斗青奇。湖泊江河天下有,溪源澤洞世間多。人生皆有相逢處,誰見西方黑水河!

        鼉龍將唐僧擒到水下,一心想害唐僧的性命,這樣,既可以報(bào)得父仇,又能長生不老,順便又孝敬了母舅,誰知孫悟空找到敖順,這母舅怕牽連自己,也就顧不上甥舅之情,派了鼉龍的表哥摩昂來捉拿它,上演了一場姑表大戰(zhàn)。鼉龍被捉以后,孫悟空看在西海龍王也是老朋友了,也就做個順?biāo)饲?,讓摩昂將鼉龍帶回處置,不難想見,到了西海龍王那里,鼉龍就龍歸大海,重獲自由了,連孫悟空也不得不向黑暗制度妥協(xié),著實(shí)可嘆!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