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最著名的一首情詩到底是為哪個男人寫的
《如意娘》是武則天最著名的一首詩,她為誰而寫?是情詩還是艷詩?歷來爭議頗多。有人說是寫給唐高宗李治的,那么,就是情詩;也有人說是寫給她的男寵的,當然就是艷詩了。到底是寫給誰的?讓我們先欣賞一下這首詩,然后,根據(jù)武則天的生活和人生軌跡,一一剖析開來,自然會見分曉。
如 意 娘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這首題名為《如意娘》的詩,如果是為李治而寫,那么,最合理的推斷,應(yīng)該是武則天被迫在感業(yè)寺中出家時寫的。
當時,唐太宗駕崩,作為太宗的嬪妃,既無高貴的名分又無子女的她,可能要面臨的不是青燈黃卷的古寺,就是寒雨秋窗的冷宮。據(jù)學者考證,武則天并未真正落發(fā)出家,而是以出家為名,李治將她另置別所,好方便兩人偷歡幽會。
然而,無論是身在佛寺,或是幽居別院,在武媚娘的一生中這應(yīng)該是她最忐忑不安的時刻。雖然她與李治早就有了那種曖昧關(guān)系,李治也曾信誓旦旦答應(yīng)當上了皇帝就成全他們之間的愛情。但是按唐朝制度,李治屋里的女人,除太子妃外,太子的姬妾編制應(yīng)該有這么多:“良娣二人,正三品;良媛六人,正五品;承徽十人,正六品;昭訓(xùn)十六人,正七品;奉儀二十四人,正九品?!贝蠹铱梢约右幌?,足有五十五人之多,可以組成兩個美女排。而現(xiàn)在他成了皇帝,粉黛三千就算暫時沒配齊,也夠讓人眼花的了。而且,曾經(jīng)以美貌和智慧著稱的徐惠的妹妹,也被李治收入后宮,封為婕妤。李治雖然不大喜歡王皇后,也沒有和她生育過子女,但是在李治未登基前就是良娣名分的蕭淑妃,早就生下了兩女一男。那個叫李素節(jié)的男孩子,長得相貌清秀,又聰明過人,李治非常喜歡,將來的太子位十有八九會是他的。
在這種情況下,無名無分身份尷尬的武媚,被李治想起來的機會又有多少?這時候的武媚,已經(jīng)有二十六歲了。二十六歲,對于現(xiàn)代社會的女子來說,并不算太大的年齡,但是在壽命短暫,十四五歲就成婚生子的古代,已經(jīng)可以算“半老”了?!皶早R但愁云鬢改”,雖然當時李商隱和這句詩都沒有問世,但是女兒家擔心青春不在的情懷卻自古就約略相同。她沒有時間再等了。雖然她是一代女強人武則天,但此時的她,擔憂著手中已沒有多少青春歲月可以把握,只有把希望寄托在那個曾和她纏綿繾綣過的男人身上。她的命運,只在他的一念之間。所以這首纏綿凄婉的詩寫得非常出色,也讓我們知道,后來殺人如麻,凌駕于萬眾之上的武則天也曾有過這樣一段柔情。
然而,舊時的文人囿于陳腐偏見,對武則天這首詩中的真情卻不能理解。鐘惺《名媛詩歸》中,雖然也對此詩稱好,但隨即就罵武則天是“老狐媚甚,不媚不惡”,另一個腐儒周明杰也說:“恐可憶者不少,那得許多憔悴!”譏笑武則天一生中泡過的男人太多。其實當時的武則天,心思肯定只放在李治身上。因為他是她唯一的希望。
舊時,還有相當多經(jīng)過“正統(tǒng)教育”的人,不信這首頗有情意的詩是寫給李治的,他們誣為武則天寫給男寵的。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曾引宋代張君房《脞說》中的話說:“千金公主進洛陽男子,淫毒異常,武后愛幸之,改明年為如意元年。是年,淫毒男子亦以情殫疾死,后思之作此曲,被于管弦。嗚呼,武后之淫虐極矣!殺唐子孫殆盡……使其不入宮闈,恣其情欲於北里教坊,豈不為才色一名妓,與劉采春薛洪度相輝映乎?”
姓楊姓張的這倆人,滿腦子后世的迂腐思想。他們雖然也不得不承認武則天這首詩中表現(xiàn)出來的才情,但誣蔑為是給男寵所作,并覺得武則天淫蕩至極,情欲旺盛,去當妓女倒是得其所哉。
這里且不用和他們理論對武則天的評價問題,只是辨明一件事,這首《如意娘》絕對不是武則天寫給男寵的。且不說薛懷義是武則天厭憎之后,派太平公主將其打死的,就算像姓張的所說是被武則天“玩死”的,那詩中“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作何解,這個“淫毒男子”都死翹翹了,鬼魂來“驗取石榴裙”嗎?所以,這首詩必然是青年時代的武則天所寫,詩中透著前途莫測、悵惘無依之感,分明就是個幽怨女子,哪里像后來傲視天下的圣神皇帝?
在武則天的詩里面,這首詩寫得似乎最為出色。詩中最貴有真情,正因為當時的武媚娘有著和普通女子一樣的愁緒離情,所以這首詩最為動人心扉。詩仙李白曾寫有《長相思》一詩,其中寫道“昔日橫波目,今成流淚泉。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李白的夫人看了說:“君不聞武后詩乎?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崩畎茁犃撕蟆八蝗羰А?,因為他的詩和武則天的詩立意很相似,藝術(shù)手法上也并沒有超過武則天這首,所以心下很不爽。后來有“劌目怵心、掐擢胃腎”之稱的孟郊又寫出了“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為誰死”這樣語出驚人的句子,但溯其本源,還是承襲了武則天的創(chuàng)意。然而,被命運青睞的武則天,并沒有和歷史上眾多的后宮女子一樣成為終老宮中的“上陽白發(fā)人”,仁厚的高宗終于沒有忘記她,一貫柔弱的高宗希望有一個堅強果敢的女子在身邊,做他的知心人。武媚,恰好扮演了這樣的角色,于是她爬出了這段泥濘難行的人生泥潭,開始起飛,一直沖上九天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