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公主:南宋美女尼姑冒充公主十二年嫁高官
很多人都看過或聽過《真假公主》的故事。
一九一八年,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在七月十六日的午夜,毫無預兆地被蘇拉爾省政府執(zhí)行了死刑。三百余年的羅曼諾夫王朝宣告徹底終結。但是至今人們也沒有找到沙皇最小的女兒安娜塔西亞和皇太子阿列克謝的遺骸。從照片上可以看出,沙皇一家都長得非??∶?,小公主尤其迷人。因此,有了一個血腥而浪漫的傳說,看管沙皇一家的衛(wèi)兵長愛上了安娜,將她悄悄地藏了起來。若干年后的德國,出現(xiàn)了一位自稱安娜公主的女子,她長得與照片中的小公主頗為相似,還向人們講述了許多沙皇一家生活的細節(jié),甚至認出了一些昔日的宮廷貴族。許多人都因此欣喜若狂,認為她就是安娜公主,甚至不少人直接就稱她為安娜女皇。
然而,經(jīng)過一番頗費周折的調(diào)查取證,德國法庭以眾多確鑿的證明最后證明,她不是公主,更不是女皇,而是一位長相酷肖安娜公主的波蘭女工。當然,法院的宣判并沒有被所有人認可,這位“公主”到死,都過著皇室般的生活,許多相信她的人都提出這樣的疑問:如果她真是一個女工,她那豐富的宮廷知識和細節(jié),都是從哪里來的呢?這樁迷案直到今天,都沒有最后解決。它也就成了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宮庭迷案之一,以它為原型的各種影視作品也極受歡迎。
然而,在九百年前,中國的宋朝時期,早已經(jīng)有過“真假公主”的故事,而且情節(jié)更為曲折、更驚心動魄。
備受寵愛的公主
這位公主名叫柔福帝姬,是宋徽宗三十四個女兒中的一位。柔福小字環(huán)環(huán),生母王貴妃。這位王貴妃,是宋徽宗后宮中極為受寵的女子,一連為徽宗生下了三男五女八個孩子。柔福在她的女兒中排行第四。王貴妃在趙佶的妃嬪群里,有著特殊的地位。她曾經(jīng)是趙佶嫡母向太后宮中的侍女領班(押班)。與她同為押班的還有一位鄭氏。早在趙佶做端王的時候,她們就已經(jīng)與他眉目傳情了。
趙佶與自己的發(fā)妻順國夫人王氏感情不和,因此對鄭王二女頗為傾心。而這兩位聰明的宮女也將自己的終身希望寄托在了這位風流王爺身上。趙佶為人輕佻,但是卻頗有孝心,而且在神宗十四子中相貌、才華俱為上上之選(除了理政的才華)。再加上兩位貼身侍女的一力好評,向太后最終將皇冠交到了趙佶的手里,把趙佶的哥哥申王趙亻必丟到了一邊。而且還將鄭王二氏都送給了新任皇帝。趙佶對鄭王二女的擁立功勞念念在心,也對她們的才貌雙全十分欣賞,很快就將她們晉位貴妃。當王皇后去世以后,更將其中的鄭氏升做皇后。
可以想見,母親受寵有因,柔福帝姬的帝女生涯,是在眾星拱月中開始的。不過,對于柔福的生母究竟為誰,傳世的史料中說法不一。
主要的問題就在于,浪蕩皇帝趙佶的后宮極盛,王姓貴妃就至少有兩人?!端问贰匪d的王貴妃生了鄆王楷、莘王植、陳王機、惠淑帝姬、康淑帝姬、順德帝姬、柔福帝姬、沖懿帝姬。而《宋會要》則把曾為太后侍女的這位王貴妃稱為大王氏,說她生了鄆王、荊王、肅王、徐王、相國公、崇德公主、保淑公主、熙淑公主。而柔福的母親應為小王氏,生莘王、陳王、惠淑帝姬、康淑帝姬、柔福帝姬、沖懿帝姬。說法雖不同,有一點卻是共通的:“王貴妃”都是宋宮中的頂級寵妃,無論誰是柔福帝姬的生母,柔?!疤熘畫膳钡牡匚欢际且欢ǖ?,足以在徽宗三十一子、三十四女的龐大兒女群中多得寵愛。
生為皇帝的愛女,柔福十六歲以前的人生是嬌貴順利的。然而柔福的父親趙佶,雖然將尊貴的地位帶給她,卻也將最深重的災難帶給了她。趙佶的特長是春花秋月、書畫琴詞,對國家大事一竅不通。國家對于他來說,只是個予取予求的庫房。他做皇帝的二十六年,幾乎將趙宋王朝的家底都掏盡了。
政和七年(一一二五)冬,北方的金國興兵南犯。趙佶不思保國安民之策,只想趕緊丟包袱,馬上禪位給太子趙桓,自己躲到龍德宮去做太上皇,所有頭痛的事都丟給年僅二十五歲的兒子去干。趙桓是個苦命的皇子。他的母親王皇后,是德州刺史王藻的女兒,十五歲時成為趙佶的發(fā)妻。
王氏端莊忠厚,好色風流的趙佶對她沒多大興趣。王氏雖然成為皇后,但是在后宮中當家作主的卻是丈夫的寵妃鄭氏王氏。為了進一步打擊她,后宮宦官居然造謠說皇后行為不檢,有虧婦德。雖然最后查無實據(jù),但王氏遭此飛來橫禍,本已抑郁的心情雪上加霜,一病不起,二十五歲就去世了。趙桓在皇宮中艱難地長大,對處境十分明白:繼母兒女眾多,父親又朝三暮四,雖然自己名為太子,卻難保不會有象母親那樣遭殃的一天。趙桓一直小心謹慎地生活,不好聲色,服飾用具連普通庶出的弟弟們都比他的要好得多。
然而災難似乎從趙桓降生的那一刻起,就牢牢地糾纏住了他。當他苦熬了二十余年,終于登上帝位的時候,只不過是父親的一頭替罪羊而已。趙佶已將大宋王朝的根基蛀得空了,趙桓雖有重振家國的心思,但他在成長過程中,不但缺乏未來君王必要的鍛煉和教育,性情也被壓抑得怯懦了;另一方面,虎視眈眈的金國也沒有給這個青年力挽狂瀾的時間。
苦難公主淪為洗衣奴
趙桓登基僅僅一年半,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冬天,金兵第二次圍攻汴京(今開封)。雖然趙桓每天都親自登上城墻督戰(zhàn)、皇后朱氏還親率妃嬪趕制軍衣,但是仍然沒能抗住金兵。
第二年的三月,徽宗、欽宗,以及兩宮后妃、皇子帝姬、宗室大臣,都被俘往金國。十六歲的柔福帝姬尚未出嫁,也被驅(qū)趕上了北去的路途。而柔福的兩位大小王貴妃母親,都非常幸運,死在了宋欽宗即位之前的安逸歲月里。柔福歷盡千辛萬苦,遭受了種種凌辱傷痛之后,終于抵達了金國都城上京(黑龍江寧安縣西南)。這時的柔福,已經(jīng)無復昔日帝女的奢華與嬌貴,僅僅是以一千錠金折價給金國的活“歲費”。因此她被作為賞物,由金主分給了吳乞買為侍妾。吳乞買對柔福沒有多大的興趣,很快就將她送進了上京洗衣院做女奴。此處名為洗衣院,實際上就是一個金人尋歡作樂的官妓院。最初被送進來的女人中,還有趙構的生母韋賢妃。但是由于趙構在南京登基為帝,韋氏身份變得特殊,所以她很快就從洗衣院離開了,轉(zhuǎn)送五國城,與她的丈夫徽宗關押在了一起——韋氏這時已經(jīng)是四旬開外,對金人來說,即使把她留在洗衣院,也沒有什么意義。
柔福在洗衣院里度日如年、備受凌辱。直到蓋天大王完顏宗賢看中她為止。然而完顏宗賢也僅僅是把柔??闯尚褂墓ぞ?,不過他在厭倦柔福之后,安置她的辦法比吳乞買要好得多——完顏宗賢在金國安置于五國城的漢民中,選了一個叫徐還的男人,將柔福嫁了給他。歷盡苦難的柔福才算結束了人盡可夫的生涯,回到了父兄和諸母親的身邊。
另一個柔福公主的出現(xiàn)
大約在紹興十一年(一一四一)的時候,柔福終于以死亡,得到了最后的解脫,這一年她大約三十歲。這應該是真實的柔福留在歷史上的痕跡。象所有國破家亡時的女人一樣悲慘不幸,承擔了男人們無能的后果。當柔福在北方苦苦掙扎的同時,南宋朝廷里卻出現(xiàn)了另一位柔福。
建炎三年(一一二九)十一月,朝散郎、蘄州(湖北蘄春)知州甄采圍剿土匪劉忠時,匪眷中有一名女子,自稱是王貴妃的小女兒柔福帝姬。甄采十分意外,也不敢怠慢,連忙通過韓世清向南宋朝廷報告這個消息。得到消息的高宗趙構顯得很冷淡,好不容易在朝廷官員的再三催促下,趙構才派大太監(jiān)馮益、宗室女眷吳心兒前去越州(紹興)驗視——在這里要解釋一下,這時的高宗尚未返回南宋的京城紹興,而是呆在溫州一帶的行宮里。大太監(jiān)馮益是趙構為康王時的內(nèi)侍,再之前曾經(jīng)在柔福生母王貴妃的宮中聽差,所以這時就自告奮勇地攬下了這個驗證帝姬真?zhèn)蔚牟钍隆?/p>
至于吳心兒,她只是從旁協(xié)助,以免有些驗身的事情太監(jiān)不好去做而已。這位柔福帝姬對馮益詢問的宋宮舊事,基本上都能答個七七八八,而且模樣也與馮、吳二人記憶中的柔福帝姬有幾分相似。于是,馮益和吳心兒向趙構回報,這位帝姬看來確實是真的,只是有一雙大腳,與帝姬精心纏裹過的纖足大有不同。
假公主進宮
當然,他們也回報了“帝姬”對大腳的解釋:“金人驅(qū)逐如牛羊,曾赤腳步行萬里路,怎能保持原樣?”這一句話,不但打消了所有人的最后疑慮,也引起了南宋上至趙構,下至平民百姓的無限愁思。于是,建炎四年八月戊寅日這一天,趙構派出了聲勢浩大的迎接隊伍,將這位妹妹迎進了行宮,將她封為福國長公主。
兩天后,南逃時與趙構失散的哲宗趙煦孟皇后,也由虔州(江西贛州)返回南宋都城。趙構親自等在行宮門口迎接。一時間,不知底里的南宋子民們頗有苦中作樂、雙喜臨門之感。為什么趙構會對柔福南歸的消息反應這么冷淡?當然,他不可能預知這位柔福的真?zhèn)?。如果一定要揣測的話,很可能是與柔福的經(jīng)歷有關。對于看重女子貞節(jié)的皇室來說,一個飽受摧殘的公主返回,沒有什么可喜可賀的地方。其次,對于趙構本人來說,他對這個妹妹幾乎沒有任何印象,要說有,那也是對柔福母女在父親那里優(yōu)于自己母子的待遇忿忿不平的心思。
柔福之母,無論是哪一位王氏,都是位份極高的受寵貴妃。而趙構的母親韋賢妃,則大不然。韋氏,本來只不過是徽宗繼弦鄭皇后宮中的普通侍女而已。她能為徽宗侍寢,完全是出于意外。徽宗最早在皇后宮的侍女群里,只是看中了一個姓喬的宮女。這位喬氏與韋氏感情很好,在受寵得封之后,希望能夠為自己的小姐妹也爭取一個出路,于是再三向徽宗推薦韋氏,韋氏這才得到了機會。
徽宗完全將韋氏看作過眼云煙,只給了她一個昌平郡君的名份。但是韋氏運氣好,居然馬上就懷了身孕,而且生下的還是個男孩,這才升到婕妤。直到徽宗退位,韋氏的名份也沒有多大長進,只是一個中等嬪“婉容”而已。她之所以能夠當上“賢妃”,只是因為第一次汴京被攻時,金兵要求皇子前往議和,太上皇徽宗不舍得心愛的兒子們?nèi)ッ半U,欽宗詢問兄弟們時,諸王都十分膽怯,只有趙構應允了下來。欽宗大喜過望,便代父親封韋婉容為“賢妃”,以資獎勵。
算起來,二三十個皇子,居然沒有一個愿意為國家犯險的人材,就趙構這么個賣國求榮的家伙,還能在一堆兄弟里面撥出尖兒來,北宋趙家可真是氣數(shù)當盡了。而韋氏這個“賢妃”的位置,幾乎可以說是拿兒子的性命換來的,母子倆不受寵到了什么程度,從中可見一斑。趙構怎么可能對壓在自己母親頭上的王貴妃、以及王貴妃的兒女有什么好感和交情呢?而且可以想得到,趙構與趙環(huán)環(huán)之間,從前的兄妹情份也是很淡薄的,實話說,以宋宮的男女之嚴防,兄妹之間,不過是國家典禮上遠遠望一眼罷了,他不一定知道這個妹子的什么事情,更恐怕連她的模樣都記得不是太清楚。馮益是他頗為信任的人,既然馮益說是了,趙構也就認了。更何況孟太后也對這位公主沒有提出多少反對的意見——實話說,以孟太后的遭遇,她也壓根就不認識這位“柔福帝姬”。孟氏被聽信讒言的小叔子徽宗趙佶趕出皇宮為女道士的時候,趙環(huán)環(huán)還沒有生出來呢。
假公主嫁高官
“柔?!边€宮不久,趙構便為她選了永州防御史高世榮為駙馬,下嫁完婚了。從南宋朝廷當時的經(jīng)濟狀況來看,給予柔福的待遇還是過得去的,嫁妝總計一萬八千緡。在此后的十余年間,還常有賞賜大量財物。
按宋宮的慣例,“柔?!背黾抟院螅瑧摼碗S著高世榮一起生活,與趙構單獨見面、談論家事的機會也不會有多少。更何況趙構壓根不想跟金國開戰(zhàn),更不想迎回徽宗、欽宗來奪自己的皇位和身家性命——在這種心思之下,他會有多愿意與一個有可能在自己面前提及父兄情形的妹妹呆在一起?——給她長公主的名份地位和尊貴生活,然后敬而遠之罷啦。
又一起假公主事件
大約是受了“柔福帝姬”還宮傳奇的影響,紹興二年(一一三二),在“柔?!边€宮兩年之后,發(fā)生了一起“假公主”事件。一個姓易的商人妻子,假冒欽宗胞妹、徽宗王皇后之女榮德帝姬前來認親,弄得南宋朝廷人仰馬翻。榮德帝姬,小字金奴,最早封永慶公主,又封榮福公主,徽宗聽從蔡京的建議改“公主”為“帝姬”之后,又將她封為榮德帝姬。她是徽宗女兒中較為年長的一個,北宋亡之前就已經(jīng)嫁給左衛(wèi)將軍曹晟為妻。后來俘往金國,駙馬早逝,自己飽受凌辱后又再嫁他人。
易氏是一個頗有幾分姿色的商人之妻,南逃的路上,與丈夫失散的她遇到了曾擔任過榮德帝姬侍衛(wèi)的人,從他們口中知道了不少深宮秘事以及榮德帝姬的形貌舉止,到南方以后,她聽說了柔福帝姬的故事,十分艷慕皇家尊榮,于是就自稱是逃歸的皇女,前往南宋小朝廷投奔,認為可以混得一個輝煌前途。趙構依葫蘆畫瓢,照樣派人去檢驗真?zhèn)危烧l知這位“榮德帝姬”非但相貌有異,而且越說越是牛頭不對馬嘴,終于惹得趙構起了疑心,將她送交大理寺審訊。最后真相大白,二年十二月己丑日,易氏被亂杖打死。
假榮德事件,并不能說明歸國的柔福就有多真實,因為易氏太不聰明,冒充的是一位已經(jīng)嫁出皇宮的年長公主,她的模樣和事跡,見過和知道的人太多了,怎能與養(yǎng)在深宮不見人的未嫁柔福相比?何況男性侍衛(wèi)又能知道多少公主妃嬪的深宮之事?易氏不幸,選了一個太不好冒充的對象。與此同時,趙構孜孜不倦地與金國進行割地賠款的求和行動。
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這項和議終于達成了,金國在收了宋朝廷大片疆域和大筆金銀之后,金熙宗同意承認南宋小朝廷,并且放回趙構的生母韋太后、以及徽宗趙佶、徽宗鄭皇后等人的尸骨。此時,真正的柔福帝姬趙環(huán)環(huán),已經(jīng)在無望中死于五國城。同樣死于五國城的,還有趙構發(fā)妻邢氏等人。前往金國迎接韋太后和徽宗帝后梓宮的人,也把她們的遺骨帶回了南方?!绕鹉切┍环笏涝诒比ヂ飞?,棄尸荒野的(她們的人數(shù)占被俘人數(shù)的一半)、陷身在金國官貴宮庭中為人姬妾、更或者淪落在妓館倡寮中不知所終的帝姬宗女、王妃宮嬪,柔福能夠嫁人而終,最后骨殖還鄉(xiāng),已是莫大的好運了。迎回生母,趙構喜出望外,看到父親與嫡母的棺柩,又別是一番滋味。他還在發(fā)妻邢氏棺木前追封她為懿節(jié)皇后。但是最后,他對著那具“柔福帝姬”的棺木卻發(fā)了傻,他萬萬沒有想到,一直在自己身邊享受著頂級富貴榮華的,會是一個假公主。在追封柔福為“和國長公主”的同時,趙構開始追查假柔福的來歷。
原來,這位已經(jīng)冒名頂替了十二年的“柔福帝姬”,是一個名叫靜善(或法靜)的尼姑(或女巫)。靜善是汴京(開封)人,生得頗為美貌,汴京攻破后,她被亂兵掠往北方。在路上遇到一個名叫張喜兒的宮女。這宮女曾在王貴妃宮中侍奉,深知諸多宮闈秘事,一一都說給了靜善聽,尤其還說靜善相貌氣質(zhì)酷似柔福帝姬。靜善對這個巧合十分動心,不但留心記憶各種秘事,而且模仿張喜兒所說的公主形態(tài),從此就以“柔福帝姬”自稱。靜善在戰(zhàn)亂中經(jīng)歷曲折,曾經(jīng)三次被人拐賣,最后被土匪陳忠虜入盜伙,被迫嫁給了一名小土匪。甄采與韓世清剿匪之時,抓住了靜善,本要以匪眷的名義將她一殺了之的,靜善遂自稱柔福帝姬,反倒把剿匪的人給嚇住了。她假冒柔福帝姬的名義已有一段日子,就連陳忠都被她蒙了,當然也就以此假訊招供。
沒有想到的是,最后連馮益都被她騙了過去,不但逃了生路,還真的當上了公主。真是劃得來之至。如果不是韋太后和真柔福尸骨還鄉(xiāng),她甚至可以把這個“公主”干一輩子。(亂彈:這位靜善早在入宮之前若干年,就已經(jīng)冒充起柔福帝姬了,沒準在這個時期,她就已經(jīng)把這種“自我暗示”浸得深入骨髓,等于把自己催眠了,所以后來才能那么活靈活現(xiàn),蒙住南宋上下十來年啊。)案情大白后,哄動一時。靜善不久便被誅殺。駙馬高世榮莫明其妙地和一個假公主同床共枕十二年,駙馬夢至此破滅,此事成了他一生的笑柄。宋人譏諷說:“向來都尉,恰如彌勒降生時;此去人間,又到如來吃粥處?!?真是晦氣已極。
當初信誓旦旦,指認靜善為真公主的大宦官馮益,因為辦差不力,居然錯認公主,被氣惱的高宗趙構發(fā)配昭州監(jiān)管?!呛牵踬F妃宮中那么多的皇子公主,一個小小太監(jiān),能記得那么許多?馮益想要擺脫被發(fā)配的命運,于是想盡一切方法,最后居然讓自己家族中的人與皇太后的家族聯(lián)了姻(是韋太后還是孟太后就查不出來了,推測起來,兩位太后對趙構的影響力雖然都差不多,但是孟氏為人小心謹慎,不太可能樂意卷進這種事情里去,所以應是韋氏),終于輾轉(zhuǎn)達到了目的,被赦回了京城。在“假柔?!卑赴l(fā)七年后,馮益老死在自己的家里。
不過,雖然在正史上,這樁公案已經(jīng)了結,但是民間野史卻有不同說法。在當時人的筆記《四朝聞見錄》等書中,就有這樣的記載:北歸的柔福是真正的公主,只是她在金國時,知道了許多韋太后難以啟齒告人的隱情,韋后怕她走露風聲,所以硬說她是假的,逼著高宗殺掉。這種說法是真是假,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難確定。
我們來比較一些客觀事實。首先,柔福陷金時,年方十六七,而韋氏已經(jīng)年過半百。兩個女人的姿貌差得太遠,金人舍柔福而就韋氏的機率能有多少?如果說有“難以啟齒的隱情”,則隱情的主人是韋氏還是柔福?誰更畏懼隱情泄漏?想來大家都應該做出選擇。再其次,韋氏在洗衣院沒呆多久,就因兒子登基,而被送往五國城,與丈夫徽宗團聚,成為金人向高宗勒索的“奇貨”,既成“奇貨”,而且年紀已老,應該也還是可以平安度日的。而且她在五國城時,與徽宗、喬氏等人關系很好,當她南歸時,喬氏還為她設宴送行,贈送盤纏,可見她并沒有什么獻媚金人自任妾室的情節(jié),否則極重貞操的宋宮舊人不會與她如此情深意長。
另外一個事實就是,陷于金境的宋人雖多,卻始終沒有幾個人能夠逃得出來,曾有一個武義大夫曹勛找到機會逃跑,當時身陷五國城的宋朝帝后女眷,雖有同逃之心,卻沒有同逃之力,就連趙構的發(fā)妻邢秉懿皇后,也只能將一只金耳環(huán)交給曹勛,請他帶給趙構而已。更何況是區(qū)區(qū)柔福帝姬?最后就是那雙大腳了,看過鄉(xiāng)間放足老婦人的都應該有這種感覺:纏過的腳再怎么放、再怎么走,也恢復不了多少的,更不可能重新變成一雙大腳。
之所以民間會有這種不利于韋太后的傳聞,歸結起來原因有三。靜善假冒公主,居然能夠安穩(wěn)十二年,實在令人匪夷所思,不得不有此想;其次,金人為打擊宋人的志氣,曾派人散布此類謠言;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條:南宋民間百姓,以至主戰(zhàn)派的將領大臣,對趙構不思收復國土、對韋太后背誓不迎欽宗喬妃歸國,十分憤恨不滿,所以對韋太后有見不得人之事的說法大有共鳴,借此發(fā)泄對高宗趙構和南宋小朝廷的不滿。
從“真假公主”安娜塔西婭事件可以看得出,完美地冒充一位公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一位女工都能辦得到,為什么一位女尼(女巫)就辦不到呢?何況那個年頭還沒有照片為驗。當然,我是更愿意相信“假柔福”的說法的。不光是因為史料,也因為不忍心讓一位受盡凌辱苦難的公主,在終于回到故鄉(xiāng)之后,又被自己的親人送上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