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活佛濟公的原型原來是他 民間瘋癲和尚成傳奇

        2016-11-22 22:13:3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1985年的電視劇《濟公》,是很多人小時候與《西游記》并列的美好回憶,一首“鞋兒破、帽兒破”,讓一個民間傳奇的瘋癲和尚一下子變得婦孺皆

        1985年的電視劇《濟公》,是很多人小時候與《西游記》并列的美好回憶,一首“鞋兒破、帽兒破”,讓一個民間傳奇的瘋癲和尚一下子變得婦孺皆知,這就是被人們稱之為"活佛"的濟公。濟公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不得而知;但你一定沒有想到過,濟公的原型跟南京有著多么大的淵源。

        濟公的原型,就是南北朝時期金陵的高僧寶志大和尚!時至今日,還知道寶志和尚的南京人寥寥無幾,然而寶志和尚留在南京的印跡和故事至今歷歷在目;靈谷寺往西北走200多米就是寶公塔,據(jù)說當(dāng)年明太祖朱元璋因建造明孝陵毀墳無數(shù),唯獨將寶公塔很尊敬從獨龍阜一帶遷移至此;寶公塔南邊有一大名鼎鼎的【三絕碑】,所謂三絕,乃是一塊碑上,同時有詩仙李白的詩、畫師巨匠吳道子的畫和書圣顏真卿的書法!如此文化盛況在一塊碑上同時出現(xiàn),可以說是曠古罕見獨一份,足以展示寶志和尚在歷史上的地位。

        既然是濟公活佛的原型,那么如你所想,寶志和尚一定不是正常人也。據(jù)說寶志年少出家,隨師傅修習(xí)禪業(yè),一向恭謹勤奮,到宋太始初年(465—471年)卻忽然變得行跡怪異起來,幾寸長的頭發(fā)蓬亂如草,卻不梳不剃;常常一連幾天不吃飯也不饑餓;跟別人說的話往往沒頭沒腦,人們開始很難理解其含義,后來則都被事實所驗證;時常作詩,但語言像讖言咒語一樣難懂,卻分明是一種預(yù)兆,于是名氣越來越大,江東的人士與俗民百姓都對他禮敬有加,紛紛拜他為師。

        封建君主社會,名氣太大意味著禍事臨頭,后來的齊武帝蕭賾見他影響日廣,便以欺詐、迷惑百姓的罪名將他收在獄中。不料,有個獄吏第二天就在鬧市中看見寶志與人說笑,回到牢里卻見寶志仍在打坐;不久,景陽山上又出現(xiàn)了個寶志,與七個僧人在一起談佛論道,齊武帝大怒,令人去尋找,卻最后發(fā)現(xiàn)原來寶志和尚是分身三處過的夜!經(jīng)過此事,齊武帝發(fā)現(xiàn)他果真不是凡人,便將他迎入宮中好生求教。

        寶志和尚整日出門前都要扛著一根錫杖,杖頭掛著剪刀和鏡子,或者掛一兩匹布帛,被人嘲笑也不以為意。時過境遷之后,人們發(fā)現(xiàn),寶志提著的杖頭上所掛的刀、尺、拂,其實就是用諧音暗示這他所經(jīng)歷的三個朝代:刀切削整齊,預(yù)言齊朝;尺用于丈量,預(yù)言梁朝;拂可撣塵,預(yù)言陳朝。

        寶公曾借神力給齊武帝,讓他看到了武帝父親高帝在地獄之中受刀錐之苦的情形,從而讓齊武帝廢除了刀錐之刑;梁武帝時候,常與之談?wù)摲鸾?jīng)義理,有一次,帝問:“國有難否?”寶志自指喉及頸,后來果然發(fā)生候景之亂;梁武帝曾讓張僧繇為寶志畫像,寶志抓破面門,顯出十二面觀音相,形象或慈或威,僧繇端詳許久,竟無法下筆;達摩剛到中國先見了梁武帝,但是話不投機,于是達摩一葦渡江就去了拓跋魏,寶志和尚對梁武帝說你把他放走太可惜了,將來會后悔的。梁武帝說我十萬大軍追他回來,他說你把全國的人追也追不回來了,這個因緣錯過就是錯過了。

        寶志有一次與梁武帝登鐘山,指著獨龍崗說:“地為陰宅,則永其后?!绷何涞蹎枺骸罢l當(dāng)?shù)弥??”寶志答:“先行者?dāng)?shù)弥!碧毂O(jiān)十三年(514)冬有一天,他忽移寺內(nèi)金剛像出置戶外,對人說:“菩薩當(dāng)去?!睅兹蘸?,便于華林園佛堂內(nèi)無疾而終,尸體柔軟而有異香,面貌光亮愉悅,時年九十七。于是梁武帝厚加殯送,敕葬鐘山獨龍之阜,建五級浮圖于其上,梁武帝親臨致奠之時,抬頭看見觀音大士在云間顯身微笑。

        如今人們只記得民間濟公的種種奇聞異事,卻忘記了史書所載寶志和尚的其人其事,實在是有些遺憾;不過慶幸的是,當(dāng)年寶志和尚在南京東郊,看見華山巍然,狀若蓮花,于是心念一動,結(jié)茅為庵傳經(jīng)授道,從此華山改名為寶華山!從此寶華山為世人所知并流傳至今,成為律宗第一名山!這也算是寶志和尚身后的一種傳承不斷吧!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