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皇帝是怎么死的?誰最應(yīng)該為光緒的死買單
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四歲便登基,期間慈禧垂簾聽政,一直到十七歲,受到朝廷大臣的壓力,被迫將交權(quán)給他。但是只是名義上的皇帝,實際的政權(quán)還是在慈禧手中。他在位之時,經(jīng)歷的西方列強的侵略,中日甲午戰(zhàn)爭戰(zhàn)敗后的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看到民族的危亡,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國家富強??墒敲\總會作弄這個堂堂九五之尊,信用維新人士,可是最終用人不善,成為歷史碾輪下的一棵將死小草。又是誰將光緒放到車轍底下,慘遭厄運?
中日甲午戰(zhàn)爭,迫使清朝的先進人士康有為,梁啟超等人清楚的認(rèn)識到這種封建制度的不可靠,民族的危亡,必須改革變法。康有為和梁啟超寫成一萬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書”,十八省舉人響應(yīng),一千二百多人連署,這就是“公車上書”。這些愛國維新志士,心中只有變法兩字,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上書被清政府拒絕,但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但是他們沒有氣餒,康有為等以“變法圖強”的口號,在北京上海等地宣傳新的思想??涤袨槌使饩w的奏折中說道:“能變則存,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則亡?!惫饩w看后大為感慨。光緒特別關(guān)注此事,心中的燃苗也隨著變法的熊熊烈火燃燒了起來,便任用康有為等人,宣布戊戌變法。
朝廷中有頑固的保守派,和這些先進的維新派。俗話說水火不相容,變法新政措施雖未觸及封建統(tǒng)治的基礎(chǔ),但是,這些新興的舉措代表了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利益,是封建的守舊勢力不容的。所以,直接遭到了慈禧和榮祿等人大力反駁,聲稱要殺了康有為等人,廢除光緒。很顯然,光緒也成了慈禧的眼中釘、手中刺。
慈禧在光緒皇帝宣布變法的第五天,就迫使光緒連下三諭,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區(qū)的軍政大權(quán),準(zhǔn)備發(fā)動政變。當(dāng)光緒依靠維新派頒布了《明定國是詔》,又推行了新政,起用新黨等一系列諭旨,引起了守舊派的極度恐慌。榮祿見況,立即進京密謀于慈禧太后。
恰好慈禧和光緒要去天津閱兵,于是他們決定利用天津閱兵的機會,在必要時廢除光緒。光緒幾次密詔維新派商量對策,但維新派既無實權(quán),沒有任何辦法,只得向光緒建議選用袁世凱,來應(yīng)對榮祿。心急如焚的光緒兩次召見袁世凱,授予侍郎。次日,譚詞同密訪了袁世凱勸他殺榮祿。誰知,袁世凱回到了天津,便把此事告訴了榮祿。榮祿得知連夜趕到頤和園,向慈禧報告。第二天,慈禧發(fā)動了政變,將光緒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臺,同時大肆捕殺維康有為,梁啟超,并殺害了譚詞同等六位維新人士。就這樣光緒也同戊戌變法,全軍覆沒。
他的對民族的重生,始終抱有著希望,可惜希望總會讓人看到,而且不會讓人容易的碰到。每當(dāng)光緒站在瀛臺的窗前,眼前早已經(jīng)是物是人非了,一切榮華已經(jīng)成為了泡影。每每的從另外一個方向望去,那金碧輝煌的紫禁城琉璃瓦,又有誰能不流淚呢?囚禁瀛臺的漫長歲月,但絲毫沒有減少這個皇帝對黃世凱,榮祿等人的憎恨。那光怪陸離的小島,那冷幽幽的四居室。這種特殊的“政治犯”似乎真理已經(jīng)不在他那里。而這一切僅僅是由于袁世凱的背叛!他不停歇的寫日記,這些怨作后來也名揚四海,許多人也不停歇的研究它。光緒是一個好人,卻難成一個能稱霸的好皇帝,他的性格上缺乏的魄力,源自一開始慈禧對他的施壓,以至后來被慈禧死死壓倒,終難成統(tǒng)治者的威霸。
光緒一個讓新思想帶動起來,一心救國的皇帝就這樣被慈禧革職,不得志的光緒從此抑郁寡歡,最終在瀛臺吐血身亡。這樣看來,光緒在自己的位置上并不是頑固不化的人,而是聽從有志之士的建議,努力變法改革??上н@種新生的力量卻顯得如此的脆弱,被慈禧一些的頑固派,扼殺在搖籃之中。那么光緒又離奇的死于慈禧死前的前一天,是不是頑固派怕這位不得志的皇帝,在慈禧死后又會有所作為,故意賜死?總之,頑固保守派是不會讓一絲的火苗重燃的。光緒雖未能和康有為的變法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封建帝制,但是他們也大膽了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給后來的辛亥革命埋下了伏筆。同時也給世人們總結(jié)了變革的教訓(xùn),也開創(chuàng)了中國資本主義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