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與孝莊皇太后“青梅竹馬”的關(guān)系之謎
提起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后,人們都在問,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后之間到底是什么關(guān)系?孝莊皇太后到底嫁沒嫁給多爾袞呢?這也就成為清宮四大謎案之一。關(guān)于這個問題,史學(xué)界有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孝莊皇太后沒有下嫁給多爾袞,他們之間什么關(guān)系也沒有。
第二種觀點,她下嫁給了多爾袞。
第三種觀點,她雖然沒有下嫁給多爾袞,但是他們之間是一種情人關(guān)系。
據(jù)說孝莊皇太后,長得非常漂亮,號稱“滿蒙第一美女”。這里的滿是滿洲人,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滿族,這里的蒙指的是蒙古族人,說她是“滿蒙第一美女”。而多爾袞呢?也號稱叫“滿洲第一俊男”。而且還有一種說法,說他們兩個人之間,從小相識,可謂是兒時的玩伴兒,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青梅竹馬。他們兩個人之間是這樣一種關(guān)系嗎?我們首先介紹的是多爾袞與孝莊皇太后的青梅竹馬的關(guān)系之謎。
莊妃是“滿蒙第一美女”嗎?莊妃長得漂亮,那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呢?也僅僅是漂亮而已,說“滿蒙第一美女”,言過其實。別說滿洲了,也別說蒙古族了,就說她們家,倆女兒,姐倆,她長得就排二,她在她們家都不是最漂亮的。有人說,難道她姐姐海蘭珠長得比她漂亮?那當(dāng)然了,她的姐姐海蘭珠不但長得比她漂亮,而且皇上也這么說?;噬舷热⒌乃?,清太宗皇太極,先娶的她,然后九年以后才娶的莊妃啊。一看,姐姐比妹妹漂亮,這可是正史上的。所以,說孝莊皇太后是“滿蒙第一美女”之說言過其實。但是的確長得很漂亮,到她晚年的時候,相貌也是比較端莊。這里諸位,就有一個字,莊妃的“莊”,本身就是端莊,它是一種氣質(zhì),不是長得漂亮不漂亮,這個是我們介紹的。
那么,多爾袞與莊妃到底是不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呢?您要問我這個問題,我還真有點不好回答。首先,您得界定什么叫“兩小無猜”?什么叫“青梅竹馬”?由于我們每一個人對這兩個詞,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就有不同的答案。但是這里,我還是要給大家一個基本的標(biāo)準(zhǔn),我們做一種假設(shè),如果我們認定十歲以下認識的,而且經(jīng)常玩兒的,就叫“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的話,那我的結(jié)論是他們兩個人之間不是兩小無猜,不是青梅竹馬。說一見鐘情,那肯定不對。我為什么這么說呢?您想啊,這不明擺著嗎?一個蒙古人,一個建州女真,蒙古科爾沁部住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建州女真住在遼寧的遼東半島和陸地之間夾著那塊,大部分都在遼東半島上!您說兩個人他哪兒認識去啊,兩個人差著好幾百里地呢。咱說一千里那肯定瞎說,二百里地得出去啊,兩個人“兩小無猜”?還說“青梅竹馬”?這肯定不對,肯定是有問題的。
如果我們說兩個人不是青梅竹馬,不是兩小無猜,那就有另外一個問題,他們什么時候認識的呢?他們認識的時候是不是一見鐘情呢?我們就來看看,他們是從什么時候認識的。
有的觀眾說了,會不會是這個布木布泰—莊妃嫁給皇太極時多爾袞才看見人家啊?是不是莊妃結(jié)婚那天多爾袞才認識莊妃的?這回您可又猜錯了,從某種意義上說啊,他們還真是從很小很小的時候就認識了。我的考證,他們第一次見面啊,應(yīng)該是在1615年。
1615年,這一年有什么大事發(fā)生呢?有啊,在努爾哈赤的身上,也就是多爾袞的父親身上,兩件大事發(fā)生:第一件大事是努爾哈赤在這一年正式建立了八旗制度。第二件大事是努爾哈赤這年他又結(jié)婚了。哎,努爾哈赤一生不是十六個妻子嗎?1612年,他結(jié)過一回婚,1615年他又結(jié)過一回,這回他的老婆是誰家的呢?還是科爾沁部家的。還是從科爾沁部討的老婆,不過,這回他的這個妻子是科爾沁部的一個臺吉,一個貴族,洪果爾的女兒。諸位,把這個記清楚了,后面咱還講呢。由于這次婚禮,是雙方和好以后的第二次婚禮,那雙方辦的場面是非常隆重,雙方都動用了大量的人馬,隆重地慶祝這個婚禮。由于雙方都動用了大量的人馬,這樣就為多爾袞與莊妃兩個人的第一次見面提供了一個機會。
不過我們話說回來,這一年多爾袞三歲,莊妃兩歲。一個三歲的小孩,一個兩歲的小孩,第一次見面,隨著雙方的結(jié)婚的車隊,車馬,兩個人見面。見了面,您想能干出什么來?無非就是一塊兒玩兒,什么也沒有,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一見鐘情?那不可能,雙方這個婚禮一結(jié)束,各自隨著各自家的大人回各人家去了。早忘了今兒跟誰玩兒了,那小孩長什么樣?不知道,早就給忘光了。這是兩個人的第一次見面。
第一次見面,我的結(jié)論是雙方?jīng)]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不可能出現(xiàn)一見鐘情的事情。不過,我剛才說是最有可能,第一次見面是1615年,存在不存在另外一種可能?說兩個人的見面還要早?存在,存在這樣一種可能,其實,如果我們仔細地去考證,兩個人的見面可能還更早一點,為什么呢?
因為在1614年,莊妃的親姑姑,莽古思的女兒哲哲,她嫁給了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皇太極為妻。正房,大福晉,正宮。哲哲是皇太極的正宮。不過,那個時候,莊妃太小了,一歲的她,沒有記住自己的姑父長什么樣,她也絕不會想到,自己今天管他叫姑父,叫了好幾年姑父之后,就不管他叫姑父了,就管他叫丈夫了。日后,她也嫁給皇太極了嘛,所以,我們說,她肯定太小了,她沒記住,她也更沒記住前來迎親的隊伍里是不是有一個兩歲的小孩多爾袞。多爾袞呢?也太小了,兩歲的他啊,肯定也沒記住自己是否參加了這場婚禮,是否見到了那個一歲的小孩。所以,這一次他們的見面,我認為,即使見面也跟沒見面一樣,這樣我的結(jié)論是,最有可能雙方的第一次見面發(fā)生在1615年,他們應(yīng)該見過面,但是那一面沒有一見鐘情。那他們之間,兩個人之間的第二次見面發(fā)生在哪一年呢?
說起兩個人的第二次見面,發(fā)生在1623年。在這一年,對于多爾袞來說,他與莊妃肯定是見過面,這一次見面,雙方肯定是說了話,而且雙方都長大一點了。1623年,您想一想,多爾袞十一歲了,莊妃十歲了,兩個人都是小孩中比較大的了,兩個人的記憶力都應(yīng)該很好,雙方都已經(jīng)長大一點了。但是,這次見面多爾袞可沒有機會與莊妃說更多的話。他沒工夫,他凈與莊妃見面,見面多,說話少,為什么?忙,有人說了,忙什么呢?忙結(jié)婚唄。有的觀眾說了,怎么一會兒結(jié)婚一會兒結(jié)婚的,這回又是誰結(jié)婚?這回倆人結(jié)婚,同一天,哥倆,一個,多爾袞結(jié)婚了,十一歲,下面有觀眾說了,十一歲?
對啊,還有一個大的呢?多爾袞的哥哥阿濟格,十八歲,兩個人在同一天辦事,同一天辦事就得要上人家結(jié)親,就得上莊妃他們家。這倆新郎官啊,你想想啊,還同一天結(jié)婚,那陣就興集體婚禮,這個集體婚禮還真不是現(xiàn)在有的。有人說了,娶的誰?。?/p>
多爾袞的哥哥阿濟格討的老婆,你用心記住了,咱前面提醒過您,多爾袞的哥哥阿濟格,是努爾哈赤的第十二個兒子,他討的老婆是洪果爾的女兒,這回您聽明白了吧?有的觀眾說了,我怎么記得前面您說過洪果爾的女兒嫁給努爾哈赤了?這回怎么另外一個女兒又嫁給努爾哈赤的兒子了?對啊,親姐妹嫁給親父子了,這不新鮮,別說他了,咱還是說多爾袞吧。多爾袞呢?也在他哥哥結(jié)婚這天同時結(jié)婚了,他討的是科爾沁部的另外一個臺吉,阿爾寨的女兒,他們倆人結(jié)婚了。
有的人,就已經(jīng)聽出來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說,怎么親姐妹嫁給親父子?這個問題我們后面再回答。還有一個問題我得抓緊時間回答了,不對啊,十一歲這小孩就結(jié)婚了?這不玩笑嗎?不是玩笑,真是十一歲就結(jié)婚了,十一歲結(jié)婚,這在滿洲人和蒙古族人中間絕不算早婚。這是一個正常的婚姻年齡。有的觀眾不理解,難道北方草原民族的婚姻都那么早嗎?對,都那么早。北方草原民族,有一個民族算一個民族,他們都有早婚的傳統(tǒng),為什么呢?這說來就話長了,您想北方草原民族,游牧為生,他們的蒙古包是每天遷的,今兒搬這兒,明兒搬那兒,大人,幾天幾天都不在家,一放牧,到哪兒住到哪兒,家里誰管?所有的大人統(tǒng)統(tǒng)都不在家,所以家里我們想到那些鍋、碗、瓢、勺、米、面、油、鹽,吃的、喝的、使的、用的,統(tǒng)統(tǒng)交給小孩。您都十五歲,您還在家待著呢?您放羊去吧,這家本身就是小孩當(dāng)家。別人咱不說,皇太極什么時候當(dāng)家理財?shù)??七歲。努爾哈赤把全家所有的鑰匙都給皇太極,這家你當(dāng)了,這么多錢怎么花自己想著點,別花虧了,皇太極七歲就當(dāng)家了您不給他找一個伴兒行嗎?您想想是不是?他自己一個人挑起那么大一個家,他總得有個伴兒,您要給他找一個伴兒,是不是也得給他找個異性伴侶合適?與其那樣,還不如結(jié)婚呢 !
何況草原民族,食肉為生,主要的食物都是肉啊,他本身也早熟。所以兩者,一,草原民族這種生活就迫使他必須早婚。二,這種食物構(gòu)成也使得他可以早婚。
十一歲的年齡對于多爾袞來說,結(jié)婚不早不遲,只是一個正合適的年齡。這是兩個人的第二次見面??吹枚?,說得少。一見鐘情也不可能,他正忙著自己結(jié)婚呢,沒功夫注意那些,而且在婚禮上,美女如云啊,見太多了,也記不住誰來了,誰沒來,那兩個人的第三次見面是什么時候呢?
說起兩個人第三次見面的時候,那可就慘了,為什么?莊妃成了別人的新娘了,兩個人的第三次見面發(fā)生在1625年。這一年,布木布泰正式成為莊妃,她在這一年嫁給了皇太極,為側(cè)福晉,在這一年的三月,莊妃由她的哥哥吳克善伴送到了女真的新都遼陽。從這一天開始,十二歲的莊妃,就成了十三歲的多爾袞的嫂子了。莊妃,十二歲的莊妃,嫁給了三十三歲的皇太極,為側(cè)福晉。
前面講親姐妹嫁給親父子,現(xiàn)在又是姑姑和侄女三個人共侍一夫,為什么?我認為純純粹粹是利益驅(qū)動,您就得這樣,您不這樣不行。能不能換一種婚姻方式?不可以,這叫做什么呢?被逼無奈,為什么呢?我們前面說過,利益驅(qū)動,不管是努爾哈赤也好,皇太極也好,還是后來的清朝的皇帝也好,他們選擇后宮,美麗是一條標(biāo)準(zhǔn),但絕不是第一標(biāo)準(zhǔn),他們的標(biāo)準(zhǔn),最重要的一個標(biāo)準(zhǔn)是什么?利益,利益的驅(qū)動。我該討誰家的女兒做老婆,不該討誰家是利益的驅(qū)動。什么利益的驅(qū)動呢?
我們前面講,科爾沁部是所有蒙古部落中最早倒向建州女真的,也就是說兩個部落是最早結(jié)盟的,那么如何來鞏固這種聯(lián)盟關(guān)系呢?只有一個辦法,聯(lián)姻才能聯(lián)盟。
問題在于什么呢?說皇太極,討了莊妃的姑姑哲哲為妻,哲哲嫁給皇太極以后,就壓根兒沒生孩子,你沒有后代怎么鞏固這種聯(lián)姻關(guān)系?所以,沒辦法,這才把莊妃又嫁給皇太極。莊妃也沒給他生男孩,這樣,又沒辦法,這樣皇太極又跑人家去了,不行,你們家的閨女沒給我生男孩,你還得給我一個。這樣跑人家又把莊妃的姐姐討了來。你別說,莊妃的姐姐來了以后真爭氣,到這兒于1636年到1637年之間,生了一個男孩,到這兒人家第一胎就生了一個男孩?;侍珮O高興,很高興,莊妃的姐姐一到這兒,她在宮廷中的位置就比莊妃高。結(jié)果呢?又立即生下了一個男孩,再加上莊妃的姐姐海蘭珠長得漂亮,皇太極非常高興。
皇太極有五個老婆,皇太極的這五個老婆都是同一個民族的,即蒙古族。而且呢,只出自兩家,一家就是莊妃他們家,莊妃,莊妃的姑,莊妃的姐三個人。還有一家呢?出自察哈爾部,是誰呢?是察哈爾部林丹汗的妻子,他不是把林丹汗打敗了嗎?然后就把林丹汗的后宮給收過來,成為自己的后宮了。這是我們介紹的皇太極討了親的姑侄女三個人。生一個男孩,非常遺憾,遺憾在哪兒?活了一周歲,死了。死的日子還不好,在正月二十八死的,我說的正月二十八,實際上已經(jīng)到了1638年了,他活了一周歲。1638年的正月二十八是當(dāng)年公歷的三月十三。兩天以后,莊妃生了一個男孩?;侍珮O非常高興,親自給自己的這個兒子起名為福臨,就是日后的順治皇帝。所以此后莊妃才逐漸受寵。
歷史上,莊妃與莊妃的姑姑和莊妃的姐姐,三人的關(guān)系非常密切,而且在莊妃的兒子順治皇帝繼位以后,莊妃那陣就應(yīng)該叫皇太后了,孝莊皇太后也想給順治皇帝討一個蒙古人的女兒,也想討幾個蒙古人的女兒給他做老婆。結(jié)果順治帝由于討厭他媽,順治帝和他的母親孝莊皇太后的關(guān)系很不好,我們經(jīng)常用一個詞叫愛屋及烏,這個詞反著也可以,恨屋及烏。討厭他媽,也就討厭所有蒙古人。所以呢,順治帝死活不肯,我就不要蒙古的女人。最后,沒有辦法,孝莊皇太后決定給他討個漢人的女兒?那得跟他商量,最后給他討的誰呢?漢人孔有德的女兒,孔有德,孔夫子的后裔啊,這個,在《孝莊秘史》等電視連續(xù)劇里面寫孝莊的,或者寫順治的,連續(xù)劇里面都有所揭示。
我們還是回過頭來,繼續(xù)說多爾袞和莊妃。
不管怎么說吧,兩個人畢竟這么樣了?不管你是誰的妃子,怎么著這回也是給兩人經(jīng)常見面創(chuàng)造條件了。不用說第一次見面是哪年?第二次見面是哪年?一說八年過去了,十年過去了,十年才見了三次,這回可以天天見了,您想這就為他們兩個人天天見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礎(chǔ)。就在莊妃嫁給皇太極,成為多爾袞的嫂子一年之后,后金政權(quán)當(dāng)中發(fā)生了一件塌天的大事,這件事使得當(dāng)時后金政權(quán)中所有的人關(guān)系迅速緊張起來,這所有的人中既包括莊妃的丈夫皇太極,也包括多爾袞。不但使所有的人關(guān)系緊張起來,而且還會使多爾袞與莊妃的關(guān)系發(fā)生變化。是什么事情這么重要呢?
莊妃1625年嫁給皇太極,第二年就是1626年,1626年,這一年后金政權(quán)發(fā)生了一件塌天大事,努爾哈赤死了,多爾袞和皇太極的父親去世了,去世的原因呢?根據(jù)專家的考證,努爾哈赤死于抑郁癥,我們說白了吧,被人活活給氣死了,想不開,誰有這么大的本事,把一代英雄努爾哈赤氣死?這個人便是明朝大將袁崇煥。袁崇煥便有這么大的本事。
我們說努爾哈赤一生征戰(zhàn)無數(shù),勝利在他眼中那是非常容易的事。他在東北,無人敢敵。盡管努爾哈赤一生戰(zhàn)功赫赫,但是,他也有失敗的時候,而且他也有敗得非常慘的時候。1626年正月,他大舉出兵,親率八旗大軍六萬人,八旗兵當(dāng)時一共就有六萬,他帶領(lǐng)所有六萬八旗精兵,號稱二十萬大軍,橫渡遼河,一路之上如入無人之境一般,孤城寧遠猛撲而來。當(dāng)時在整個東北,除寧遠城外,所有的城池都已經(jīng)被清軍攻下,這個時候的努爾哈赤,已經(jīng)打了四十三年仗,擁有四十三年豐富軍事經(jīng)驗的努爾哈赤,向孤城寧遠撲來。孤城寧遠,守衛(wèi)的將領(lǐng)是誰呢?袁崇煥,四十一歲,進士出身,拿起個二十斤重的槍來,對他來說,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文人,說手無縛雞之力吧,有點過分。一生沒動過刀槍,沒有任何作戰(zhàn)經(jīng)驗,進攻者努爾哈赤,四十三年的經(jīng)驗,六十七歲。
說正月二十四日,努爾哈赤命令猛轟寧遠城,城上的守衛(wèi)者袁崇煥命令用大炮向下轟擊,只聽一聲炮響,正中八旗軍隊的中軍大帳,只聽到幾聲哀鳴,六萬八旗精兵轉(zhuǎn)眼之間做鳥獸散去,戰(zhàn)爭就這么結(jié)束了,就一炮。袁崇煥所使用的是西洋大炮,努爾哈赤沒聽說過,沒見過,沒見過這么大威力的炮,打中了他的中軍大帳,也就是努爾哈赤所在的那個中軍大帳。努爾哈赤是否身負重傷,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法查證,因為這對于清朝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避諱的事,但是有一點,不容置疑。
正月二十五,六萬八旗兵,轉(zhuǎn)眼之間悉數(shù)從孤城寧遠退出。此后努爾哈赤再沒出山,再沒打過任何一仗,從此以后,每天都在發(fā)愁,每天都在苦思冥想是誰,四十一歲,一個進士,就把我給打敗了?就在1626年,舊歷的八月十一,也就是公歷的九月三十日,陷入了苦悶、彷徨的努爾哈赤,帶著深深的遺憾,離開了人世,努爾哈赤的去世,就使得他的兒子、侄子們陷入到一場汗位爭奪戰(zhàn)之中。汗位爭奪戰(zhàn),皇太極是個參與者,多爾袞也是個參與者。參與這場汗位爭奪戰(zhàn)還有很多很多,不管是誰取得了勝利,這都會對多爾袞與莊妃兩個人的關(guān)系形成致命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