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紅樓夢》中賈府過年時的五大節(jié)慶活動
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不僅描寫了感人的愛情故事,描寫了四大家族的盛極而衰的過程,而且反映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中國古代的一部“百科全書”。從當時人們的衣食住行到文化娛樂,從節(jié)令慶典到禮儀風俗,作者無不進行細致描繪。在節(jié)慶風俗方面,小說幾乎涉及到中國所有的歲時節(jié)令,尤其是對春節(jié)的節(jié)慶活動描寫得十分詳細,讓人們看到了古代官府豪門過年時“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奢侈糜爛的生活景象。春節(jié)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節(jié)日,《紅樓夢》有很多關(guān)于歡度春節(jié)的描寫,從臘月的忙年、祭灶到正月的祭祖、拜年、十五的元宵節(jié),特別是在小說的第十八回、第五十三回、第五十四回都有對賈府過年的詳細描寫。
一、除舊迎新
在《紅樓夢》第五十三回“寧國府除夕祭宗祠,榮國府元宵開夜宴”一章詳細描寫了賈府過年的全景:已到了臘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齊備,兩府中都換了門神、聯(lián)對、掛牌,新油了桃符,煥然一新。寧國府從大門、儀門、大廳、暖閣、內(nèi)廳、內(nèi)三門、內(nèi)儀門并內(nèi)塞門,直到正堂,一路正門大開,兩邊階下一色朱紅大高照,點的兩條金龍一般。春節(jié)是“除舊迎新”,賈府是豪富之家,且是皇親國戚,正處于烈火烹油之時,過年自然非常講究。門是居家住戶的進出口的通道,有著重要的安全防衛(wèi)作用,歷來受到人們的格外重視,并產(chǎn)生了神袛護宅的封建迷信思想。過年時,門上要貼上門神、聯(lián)對、掛牌以驅(qū)災(zāi)避邪,祈福迎新。門神最初是魁梧雄壯、持鞭執(zhí)戈的將軍,后來又有福祿壽三星、招財進寶等祈福納吉大門畫。
聯(lián)對即春聯(lián),又叫對聯(lián),源于古代的桃符。民間一般用紅紙書寫貼在門旁,而清朝宗室則不然,他們用上下鑲有內(nèi)訌?fù)馓m兩條窄邊的白紙或白卷書寫,并且裱糊在位置固定的長方形框架里面,歲末換春聯(lián)時,往上一掛就行了。有些是木制雕刻的,平時掛了一年,歲末再重新油一遍,就可以煥然一新,這些只有皇親國戚才有此特權(quán)。掛牌,又稱掛錢、掛千,也是一種節(jié)日裝飾。一般以紅紙或彩綢剪成,剪成各種那花紋圖案,上面嵌有各種吉祥語。一般懸掛在佛前、門楣或屋檐等處,為節(jié)日增添喜慶氣氛。
二、全家祭祖
古代過年,迷信事項中,可分祭祖、供神、禮佛三大類。祭祖以祠堂供神主、亡疏,正室內(nèi)供影為主;供神則以天地桌為主。賈府是皇親國戚,地位顯赫,還要進宮朝賀,在當時這是一種無上的榮耀。朝賀完畢之后,往往會得到皇帝賞宴?;貋碇?,才能各種過年的儀式活動。
只見賈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賈敬主祭,賈赦陪祭,賈珍獻爵,賈璉賈琮獻帛,寶玉捧香,賈菖賈菱展拜毯,守焚池。青衣樂奏,三獻爵,拜興畢,焚帛奠酒,禮畢,樂止,退出。眾人圍隨著賈母至正堂上,影前錦幔高掛,彩屏張護,香燭輝煌。上面正居中懸著寧榮二祖遺像,皆是披蟒腰玉;兩邊還有幾軸列祖遺影。賈荇賈芷等從內(nèi)儀門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檻外方是賈敬賈赦,檻內(nèi)是各女眷。
眾家人小廝皆在儀門之外。每一道菜至,傳至儀門,賈荇賈芷等便接了,按次傳至階上賈敬手中。賈蓉系長房長孫,獨他隨女眷在檻內(nèi),每賈敬捧菜至,傳于賈蓉,賈蓉便傳于他妻子,又傳于鳳姐尤氏諸人,直傳至供桌前,方傳于王夫人。王夫人傳于賈母,賈母方捧放在桌上。邢夫人在供桌之西,東向立,同賈母供放。直至將菜飯湯點酒茶傳完,賈蓉方退出下階,歸入賈芹階位之首。凡從文旁之名者,賈敬為首;下則從玉者,賈珍為首;再下從草頭者,賈蓉為首;左昭右穆,男東女西;俟賈母拈香下拜,眾人方一齊跪下,將五間大廳,三間抱廈,內(nèi)外廊檐,階上階下兩丹墀內(nèi),花團錦簇,塞的無一隙空地。鴉雀無聞,只聽鏗鏘叮當,金鈴玉佩微微搖曳之聲,并起跪靴履颯沓之響。一時禮畢,賈敬賈赦等便忙退出,至榮府專候與賈母行禮。
中國人認為靈魂不死,祖先的靈魂可以保佑后代。在漫長的封建社會,根據(jù)儒家學說,中國形成了以父系血緣世系為主體的家族觀念,形成了家天下的思想。在這種背景下,祖先的位置高高在上,成為統(tǒng)治的權(quán)威勢力。賈府是皇親國戚,擁有專門的祠堂,春節(jié)會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這既是出于傳宗接代、延續(xù)香火的實際需要,也是后代報效祖先、感恩先人的一種隆重禮儀。賈家是大家族,宗祠建得極有氣派,充分顯示了賈家非同一般的地位,祭祖不僅有復(fù)雜的準備工作,而且儀式隆重復(fù)雜。祭禮由地位最高、年事最長者領(lǐng)頭進行,在賈府則是賈母。
賈府每年除夕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這既是出于傳宗接代、延續(xù)香火的實際需要,也是后代報效祖先、感恩先人的一種隆重禮儀。賈家是大家族,宗祠建得極有氣派,祭祖不僅有復(fù)雜的準備工作,而且儀式隆重、復(fù)雜,充分顯示了賈家非同一般的地位。曹雪芹通過描寫“五間大廳,三間抱廈,內(nèi)外廊檐,階上階下兩丹墀內(nèi),花團錦簇,塞的無一隙空地”的宏大場面,烘托出了賈府嚴格的宗祠制度和等級制度,使賈府一品望族的地位躍然紙上。
三、闔家守歲
“除夕”,又稱“除夜”、“歲除” ,意思是“月窮歲盡”,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是農(nóng)歷全年最后的一個晚上。此時,不分貧富貴賤,都要合家圍著爐火,飲酒唱歌,說笑做游戲,合家歡樂,喜氣洋洋。為了度過除夕的漫漫長夜,通常要放鞭炮,合家吃團圓飯,晚輩要給長輩辭歲,長輩也要發(fā)給晚輩壓歲錢,以增加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賈母在賈府中輩分最高,地位最高,自然會受到合家老小的行禮辭歲。辭歲之后,還要散壓歲錢,賈府是豪貴之家,故壓歲錢的含金量很高,其中有金銀之物,充分顯示了自家的富裕。
至次日五鼓,賈母等又按品大妝,擺全副執(zhí)事進宮朝賀,兼祝元春千秋。領(lǐng)宴回來,又至寧府祭過列祖,方回來受禮畢,便換衣歇息。所有賀節(jié)來的親友一概不會,只和薛姨媽李嬸二人說話取便,或者同寶玉、寶琴、釵、玉等姊妹趕圍棋抹牌作戲。王夫人與鳳姐是天天忙著請人吃年酒,那邊廳上院內(nèi)皆是戲酒,親友絡(luò)繹不絕,一連忙了七八日才完了。早又元宵將近,寧榮二府皆張燈結(jié)彩。十一日是賈赦請賈母等,次日賈珍又請,賈母皆去隨便領(lǐng)了半日。王夫人和鳳姐兒連日被人請去吃年酒,不能勝記。
四、行禮拜壽
在《紅樓夢》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陳腐舊套,王熙鳳效戲彩斑衣”一章中,眾人圍隨同至賈母正室之中,亦是錦裀繡屏,煥然一新。當?shù)鼗鹋鑳?nèi)焚著松柏香、百合草。賈母歸了座,老嬤嬤來回:"老太太們來行禮。"賈母忙又起身要迎,只見兩三個老妯娌已進來了。大家挽手,笑了一回,讓了一回。吃茶去后,賈母只送至內(nèi)儀門便回來,歸正坐。賈敬賈赦等領(lǐng)諸子弟進來。賈母笑道:"一年價難為你們,不行禮罷。"一面說著,一面男一起,女一起,一起一起俱行過了禮。左右兩旁設(shè)下交椅,然后又按長幼挨次歸坐受禮。兩府男婦小廝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禮畢,散押歲錢、荷包、金銀錁,擺上合歡宴來。男東女西歸坐,獻屠蘇酒、合歡湯、吉祥果、如意糕畢,賈母起身進內(nèi)間更衣,眾人方各散出。那晚各處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王夫人正房院內(nèi)設(shè)著天地紙馬香供,大觀園正門上也挑著大明角燈,兩溜高照,各處皆有路燈。上下人等,皆打扮的花團錦簇,一夜人聲嘈雜,語笑喧闐,爆竹起火,絡(luò)繹不絕。
五、進宮朝賀
賈家是皇親國戚,因此到了新年這一天,賈家必須先要進宮朝賀,然后再祭祖、敬神、拜年,此時的程序與除夕大體一致,只是所寄予的期望不同。除夕的儀式是表達對過去的一年的珍惜,而新年的活動則是表達對未來一年的美好期望。賈家是皇親國戚,四大家族又是親上加親,互相依存,社會關(guān)系自然繁復(fù)復(fù)雜,年節(jié)的拜年互訪自是非常繁忙,往往要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拜年通常又與宴請聯(lián)系在一起。親戚街坊鄰居互相宴請,叫做吃年酒,也稱年節(jié)酒、傳做酒、傳生酒。明代文人馮應(yīng)龍《月令廣義》卷五《正月令·初一日·傳做酒》引《秦中歲時記》:“唐長安舊俗,每歲元日已后,遞相邀迎,飲酒賀節(jié),號為傳做酒?!?/p>
賈府是一個即將沒落的家族,因為有了元春的入宮和得寵,才給它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即使這樣,賈府仍然無法擺脫“外面的架子還未甚倒,內(nèi)囊卻也盡上來了”的敗落趨勢。為了維持這種“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局面,賈府必須要對賜予他們恩惠的皇帝表達千恩萬謝,尤其是到了春節(jié)這種重要節(jié)日,更要虔誠的到皇宮磕頭朝賀,感激皇恩?!按稳瘴骞?,賈母等人按品上妝,擺全副執(zhí)事進宮朝賀,兼祝元春千秋”,寫出了賈府上下在對皇帝朝賀問題上的高度重視。
曹雪芹描寫賈府過年,看似在向人們展現(xiàn)賈府花團錦簇的繁榮場面,卻暴露賈府政治、經(jīng)濟上的日趨衰敗。從先前元春省親時的“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到如今“只怕就精窮了”似的入不敷出;從“除夕祭宗祠”的人山人海、頗為隆重,到“元宵開夜宴”時的廖無幾人、冷冷清清,賈府的敗象越來多,也越來越明顯。賈府作為“百足之蟲”的末日,已為期不遠。這次過年,是賈府由勝轉(zhuǎn)衰的重要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