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驅逐溥儀出宮經(jīng)過 限三小時離宮不然開炮
溥儀,清朝末代皇帝;熊秉坤是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的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溥儀退位;鹿鐘麟1924年任京都警備司令,奉馮玉祥之命,將溥儀驅逐出紫禁城。1961年在紀念辛亥革命50周年時,當年的敵人親熱地摟在一起照相。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后,滿清王朝被推翻,建立了中華民國。大清皇帝退位之后,暫居紫禁城,嗣后移居頤和園。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在北京紫禁城中仍留有清室小朝廷,廢帝溥儀依然保持著帝王氣派。
馮玉祥下決心
驅逐溥儀出宮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爆發(fā),馮玉祥在去前線的途中突然回師北京,發(fā)動北京政變。他取得北京政權后,就決心驅逐溥儀出宮。在征得攝政內閣的同意后,便于11月4日召集北京警衛(wèi)司令鹿鐘麟、警察總監(jiān)張壁到他的總司令部。馮玉祥說:驅逐溥儀出宮的事,要馬上辦理,你們可同攝政內閣商量。張壁接到命令后,立即去找內閣總理黃郛,黃郛隨即召開臨時內閣會議,經(jīng)過反復商討,最后又將優(yōu)待清室的條款做了修改:一、大清宣統(tǒng)皇帝即日起永遠廢除皇帝尊號。二、民國政府每年補助清室五十萬元,另撥兩百萬元設立北京貧民工廠,盡先收容旗籍貧民。三、清室即日移出宮禁,以后可自由選擇住居。四、清室之宗廟陵寢永遠奉祀,由民國酌設衛(wèi)兵妥為保護。五、清室私產(chǎn)歸清室完全享有,民國政府當特別保護,其一切公產(chǎn)應歸民國政府所有。
緊急內閣會議將清室優(yōu)待條款修改后,決定由北京警備總司令鹿鐘麟、警察總監(jiān)張壁會同社會知名人士李煜瀛前往故宮執(zhí)行。
紹英碰了一鼻子灰
鹿鐘麟等人先將故宮外的軍警布置妥當,并將電話線割斷后,于11月5日上午9時即率軍警各20名入神武門。鹿等三人直奔溥儀住處,經(jīng)英華殿旁,繞春華門前,走向隆宗門。途中即遇到清室總管內務府大臣紹英等人前來接洽,鹿鐘麟等隨紹英等一同進室坐定,鹿首先宣布了來意。紹英要求查看公文,鹿當即出示公文一件。鹿向紹英宣布廢除帝號,溥儀必須即日遷出故宮,首先請交出玉璽。同時將《修正清室優(yōu)待條款》交給紹英。
紹英故作鎮(zhèn)靜,指著李煜瀛說:“你不是故相李鴻藻的公子嗎?何忍出此?”又指著鹿鐘麟說:“你不是故相鹿傳霖家的嗎?干嗎這樣逼我們呢?”鹿說:“最近攝政內閣成立,各方又紛紛提出懲辦復辟的禍首,群情激憤,想直接采取不利于清室的行動?,F(xiàn)在宮內外已布滿軍警,氣勢洶洶,就要動手了。如果不是我勸阻他們稍等片刻,現(xiàn)在就會出亂子了。”紹英聽說這些,無話可說,接過文件急忙轉向宮內。
強硬態(tài)度讓溥儀慌了
此時,溥儀正在儲秀宮和皇后婉容吃著水果聊天,只見內務府的大臣們突然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為首的紹英手里拿著《修正清室優(yōu)待條款》,氣喘吁吁地說:“皇上,皇上……馮玉祥派軍隊來了!還有李鴻藻的后人李石曾,說民國要廢止原先的優(yōu)待條款,拿來這個叫……叫簽字……”溥儀一下跳了起來,剛咬了一口的蘋果也滾到了地上。溥儀奪過紹英手上的《修正清室優(yōu)待條款》,看了一遍,感到這些條款并沒有原先想象的那么可怕。但當他聽紹英說“他們說限三小時內全部搬出去”時,他急了。連忙令紹英再出去和鹿、李等人交涉。
溥儀隨即在宮內召集了“御前會議”,討論清室優(yōu)待條款修改文件,會議認為,按照民國政府元年優(yōu)待條款,清室本應移居頤和園,只因民國政府未令遷出,故遷延至今,因此表示同意遷出。但因時間倉促,來不及清點私產(chǎn),遂由清室內務大臣紹英、朱益潘將這個意見再繼續(xù)與鹿鐘麟等交涉。雙方磋商約三小時之久,最后決定將一切物品暫時保管起來,唯溥儀須即日離宮。
當時端康太妃剛死去不久,宮里只剩下敬懿和榮惠兩個太妃,她們倆表示寧死也不肯離宮。紹英拿這個做理由,去和鹿等商量。鹿見事不能決,就故意大聲告訴其他隨從人員說:“快去告訴外面,時間雖然到了,但事情還可商量,先不要開炮放火,再延長二十分鐘?!苯B英聽后大驚,連忙跑回去對溥儀說:“說再限二十分鐘,不然的話景山上就要開炮啦……”溥儀趕忙答應了鹿即日出宮的要求。
溥儀隨即傳知各宮太監(jiān)、宮女,要各人收拾細軟物件,準備出宮。他又命人取出現(xiàn)洋,每個太監(jiān)發(fā)洋10元,宮女發(fā)洋8元。當時宮內有太監(jiān)470余人、宮女100余人,一片混亂。于是,溥儀又召開第二次“御前會議”,討論移居地點問題,結果決定遷居德勝橋醇王府。溥儀在鹿、張、李等人的監(jiān)視和保護下,離開了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