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梁建立皇帝蕭詧是怎樣的人 歷史如何評價蕭詧
蕭詧(519年―562年),一作蕭察 ,字理孫,梁武帝蕭衍之孫,昭明太子蕭統(tǒng)第三子,南北朝時期西梁(后梁)皇帝,西梁政權(quán)建立者,555年―562年在位。
蕭詧初封曲江縣公,后改封岳陽郡王,歷任寧蠻校尉、雍州刺史等職。太清三年(549年),其兄湘州刺史、河?xùn)|王蕭譽為荊州刺史、湘東王蕭繹所攻,蕭詧于是率眾伐江陵(今屬湖北),兵敗逃歸,于是向西魏稱藩。
承圣三年(554),西魏攻打并平定江陵。次年,西魏立蕭詧為梁主,年號大定。僅轄江陵一州之地,上疏稱臣,奉西魏正朔,是為西梁。大定四年(558年),蕭詧派遣王操掠取湘州長沙、武陵、南平等郡。大定八年(562年),蕭詧去世,謚號宣皇帝,廟號中宗,葬于平陵。
歷史如何評價蕭詧
總評
蕭詧自小就有大志,不拘小節(jié)。雖然性多猜忌,但知人善任,撫慰將士有恩,所以能得到部下拼命效力。不喜飲酒,安心于儉省樸素,侍奉母親,以孝順聞名。又不喜歡音樂女色,尤其厭惡看見婦人,即使相距數(shù)步,也能遠遠聞見婦人身上的臭味。凡是他御幸婦人時所穿的衣服,決不再穿。又討厭看見人的頭發(fā),凡言事者必須見機行事遮蔽一下。他在東揚州時十分放縱,審閱文簿時,喜歡寫下戲弄的話,因而被世人譏評。
歷代評價
令狐德棻《周書》:①“梁主任術(shù)好謀,知賢養(yǎng)士,蓋有英雄之志,霸王之略焉。及淮海版蕩,骨肉猜貳,擁眾自固,稱藩內(nèi)款,終能據(jù)有全楚,中興頹運。雖土宇殊于舊邦,而位號同于曩日。貽厥自遠,享國數(shù)世,可不謂賢哉?!?②“幼而好學(xué),善屬文,尤長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