銚期的故事 云臺二十八將之銚期的軼事有哪些
銚期(?—34),字次況,漢族,潁川郡郟縣(今屬河南郟縣)人。東漢大將,云臺二十八將之一。銚期在馮異的舉薦下投到劉秀門下,成為劉秀落難洛陽之時少數(shù)心腹之一,后來隨劉秀平定河北,消滅了王郎及銅馬、青犢等流民軍,并長期鎮(zhèn)守魏郡,為建立東漢立下赫赫功勞。歷任偏將軍、虎牙大將軍、魏郡太守、太中大夫、衛(wèi)尉。受封安成侯。
銚期的故事
前蹕之功
劉秀正在薊縣宣慰之時,王郎派人來抓捕他,聽到消息之后,劉秀命銚期騎馬走在最前面開路,自己帶上鄧禹、馮異、王霸、祭遵等人沖出府門,奪路而行,直奔薊縣南門而去。
當(dāng)時,情勢極其危急,刻不容緩。劉秀一行倉惶出逃,衣冠不整,樣子非常狼狽。大街上的市民們看到后,覺得非常好笑,紛紛上來圍觀。頃刻之間,看熱鬧的人涌上大街,把道路堵的嚴(yán)嚴(yán)實實,幾乎無法通過。此時,銚期騎著戰(zhàn)馬走在最前面,見此情形,他怒目圓睜,厲聲大喝:“蹕(只有皇帝才能用。據(jù)《漢儀注》載:“皇帝輦動,左右侍帷幄者稱警,出殿則傳蹕,止人清道也?!?!”說罷,他揮舞鐵戟,虎虎生風(fēng),市民們嚇得紛紛躲避,這才讓開了一條路。
此時的南門口已經(jīng)戒嚴(yán),大門緊閉并且上了鎖,而且還有全副武裝的守城士兵在把守,為首的守城門官正在指揮士兵們巡邏。銚期第一個縱馬趕到舞動畫戟,當(dāng)場砍翻了幾個。其余的人一看,嚇得驚惶失措,紛紛逃散。守城門官見銚期不好惹,也嚇得溜之大吉。銚期揮舞鐵戟,砍斷城門上的鐵鎖,放下了吊橋。城門終于打開了,劉秀等一行人等從門洞飛馳而出總算是逃離了薊縣。
首行勸進(jìn)
消滅王郎之后,銚期看到劉秀的勢力壯大,就有了擁戴劉秀做皇帝的想法。有一天,銚期對劉秀提出了建議:“河北之地,地接邊塞,人習(xí)兵戰(zhàn),號為雄勇。如今劉玄失政,四海無主。明公據(jù)河山之固,擁精銳之眾,以順萬人思漢之心,則天下誰敢不從?”銚期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劉秀登基稱帝。劉秀笑道:“你想讓你上次傳蹕之事成為事實嗎?”說完,哈哈大笑,再沒回答。
劉秀雖然沒有正面回答銚期的建議,但從此更信任銚期了,因為銚期是第一個勸進(jìn)他當(dāng)皇帝的部下。
犯顏諍諫
銚期在朝廷供職,憂國愛主,有不得不諫的事,必是犯顏諍諫。劉秀曾經(jīng)輕身與期門進(jìn)出,銚期在車駕前叩頭說:“臣聽說古今的警戒,事變往往生于不意之中,實在不愿陛下微行數(shù)出?!眲⑿懵爮乃膭裰G,調(diào)轉(zhuǎn)車頭回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