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倍簡介 耶律倍的一生有幾個名字
耶律倍是耶律阿保機(jī)的長子,在阿保機(jī)自立為帝時被封為太子。耶律倍才華洋溢,擅長繪畫詩文,也通軍事騎射,由其喜愛儒家文化。但是最后因母親的偏心最終沒有坐上皇位而是遠(yuǎn)走異鄉(xiāng)。接下類就讓我們來看下耶律倍簡介和了解下耶律倍的一生有幾個名字。
耶律倍簡介
公元899年耶律倍出生時,其父阿保機(jī)還未是可汗,但是卻也是一個顯赫的人物。年幼的耶律倍很是聰穎,自幼受父親的影響,比父親還要精通和癡迷于漢文化,契丹統(tǒng)一后孔廟的建成也是耶律倍的建議。
公元916年,耶律倍的父親建立了遼國,他被封為皇太子,成為皇室繼承人。
公元919年,耶律倍從小便擅騎射,于是常年跟隨父親征戰(zhàn)。耶律倍的軍事謀略頗深,這年作為先鋒部隊帶兵進(jìn)擊烏古部,大獲全勝。
公元920年,耶律倍隨父親平定反叛部隊,帶兵進(jìn)攻打敗天德軍,收為己力。
公元924-926年,耶律倍獻(xiàn)計奪下渤海國,并隨父親攻下渤海國,成為東丹國王。
公元928年,耶律倍被其母和弟弟縮小領(lǐng)土和權(quán)力,控制于東丹宮中,以詩畫作伴以消疑心。
公元930年,耶律倍不忍母親和弟弟的逼迫遠(yuǎn)走他鄉(xiāng)至后唐,后唐明宗欣賞他的才華便以禮厚待之,官為節(jié)度使。
公元936年,因后唐朝政變化,耶律倍被他人殺害,享年三十八。后他兒子登基追謚為讓國皇帝。
耶律倍的一生有幾個名字
耶律倍是契丹貴族,耶律為姓,字圖欲。其父耶律阿保機(jī)喜愛漢文化,便給自己取了個漢人的名字“億”,給耶律圖欲取名為“倍”。耶律倍的父親還將自己的功勞才能和劉邦看齊,對劉邦甚是仰慕,便命令耶律族皇室兼姓劉,于是耶律圖欲的別名叫做劉倍。但是在那個契丹族里大家還是以耶律姓為主,很少以劉倍這個名字稱呼耶律倍。
耶律倍被弟弟耶律德光和母親述律平逼迫讓位之外還被咄咄逼人,縮小領(lǐng)土,減少權(quán)勢,還被處處控制和監(jiān)控著。自幼信奉儒家思想的耶律倍便處處忍讓,不愿兄弟之間互相廝殺,最后投奔后唐。
在后唐的耶律倍得到后唐明宗的禮遇,不僅將宮女嫁給他、還賜名予他,于是耶律倍又多了個名字叫做東丹慕華,東丹是意為他是東丹國王,慕華師代表著耶律倍對中華大國和文化的仰慕之情,還封他為懷化軍節(jié)度使等。
后唐明宗一共賜名予耶律倍兩次,還有一次是賜名為李贊華,后唐的國姓是李,便將這個姓賜給耶律倍也是表明對他投奔他鄉(xiāng)的接納,贊華則是有贊美中華的意義。歷史上作為遼國的一份子,通常史稱他為耶律倍,而他的其他名字較少為人提起。
以上便是耶律倍的簡介和關(guān)于耶律倍的一生有幾個名字的介紹,本該是遼朝帝王最后卻淪落有家不得回的無奈,一身才華與見識卻因與母親政治觀念不謀和而被排擠,最后只落得慘死他鄉(xiāng)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