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隆緒是怎樣的一個人 歷史如何評價耶律隆緒
耶律隆緒(公元972年1月16日 ~1031年6月25日 ),遼朝第六位皇帝(983年—1031年),契丹名文殊奴。景宗耶律賢長子。
乾亨四年(982年)嗣位為皇帝,改元統(tǒng)和,改國號契丹。母承天皇太后蕭綽奉遺詔攝政。室昉、韓德讓及耶律斜軫、耶律休哥等以為輔佐,和輯契丹貴族,任用漢人士大夫,積極整治弊蠹,改革法度。統(tǒng)和四年(986年)遼軍大敗宋北伐之師,統(tǒng)和二十二年(1004年)親征,屢敗宋軍訂立“澶淵之盟”。兩朝各守舊界。此后一百多年,遼宋未大戰(zhàn)。為制扼宋,對黨項施以拉攏之策。
統(tǒng)和二十七年(1009年)正式親政,在位期間,對內(nèi)實行改革,大力整頓吏治,任賢去邪,仿唐制,開科取士。加強漢人在統(tǒng)治集團中的成分和作用。使契丹達鼎盛。對外實行聯(lián)合黨項抗擊宋朝之策,向周鄰擴張。
他精射法,曉音律,好繪畫。所作曲達百余首。漢文化修養(yǎng)頗高,史稱“道、佛二教,皆洞徹其宗旨 ”。1031年駕崩,葬慶陵。
歷史如何評價耶律隆緒
《遼史》:圣宗幼沖嗣位,政出慈闈。及宋人二道來攻,親御甲胄,一舉而復燕、云,破信、彬,再舉而躪河、朔,不亦偉歟!既而侈心一啟,佳兵不祥,東有茶、陀之敗,西有甘州之喪,此狃于常勝之過也。然其踐阼四十九年,理冤滯,舉才行,察貪殘,抑奢僣,錄死事之子孫,振諸部之貧乏,責迎合不忠之罪,卻高麗女樂之歸。遼之諸帝,在位長久,令名無窮,其唯圣宗乎!
顧宏義:耶律隆緒的執(zhí)政政策大體繼承景宗與蕭綽時期,使遼朝完成封建化,達到全盛。但圣宗始終沒有處理好皇族與后族關系的問題,為遼朝的衰落埋下伏筆。
史稱耶律隆緒為“遼朝盛主”,蕭太后“教訓為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