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莫高窟的破壞現(xiàn)狀 莫高窟遭遇過侵略者怎樣掠奪

        2017-01-01 17:11:1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鮮為人知,幾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但自藏經(jīng)洞被發(fā)現(xiàn)后,隨即吸引來許多西方的考古學家和探險者,他們以極低廉的價格

        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鮮為人知,幾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但自藏經(jīng)洞被發(fā)現(xiàn)后,隨即吸引來許多西方的考古學家和探險者,他們以極低廉的價格從王圓箓處獲得了大量珍貴典籍和壁畫,運出中國或散落民間,嚴重破壞了莫高窟和敦煌藝術的完整性。

        1907年,英國考古學家馬爾克·奧萊爾·斯坦因在進行第二次中亞考古旅行時,沿著羅布泊南的古絲綢之路,來到了敦煌。當聽說莫高窟發(fā)現(xiàn)了藏經(jīng)洞后,他找到王圓箓,表示愿意幫助興修道觀,取得了王的信任。于是斯坦因就被允許進入藏經(jīng)洞揀選文書,他最終只用了200兩銀兩,便換取了24箱寫本和5箱其他藝術品帶走。1914年,斯坦因再次來到莫高窟,又以500兩銀兩向王圓錄購得了570段敦煌文獻。他當時率領一支探險隊在我國新疆進行考古發(fā)掘,當他看到長庚將軍送給他的一卷佛經(jīng)是唐代寫本后,便迫不及待地問明來源,于1908年3月趕抵敦煌。伯希和是學識淵博的漢學家,他憑著深厚的漢學功底和豐富的考古知識,把藏經(jīng)洞中所有的遺書通檢一遍。他自己說:“洞中卷本未經(jīng)余目而棄置者,余敢說絕其無有?!庇幸粡埐:捅I竊藏經(jīng)洞遺書的自拍照:他蹲在洞窟里,面對堆積如山的經(jīng)卷,正在蠟燭下一件件、一頁頁地翻檢……他在藏經(jīng)洞里待了3周,“不單接觸了每一份文稿,而且還翻閱了每一張紙片”。他純熟的漢語基礎和中國歷史知識,使他選走藏經(jīng)洞里的全部精華。所以,他盜走的經(jīng)卷是最有價值的與最精華的。比如有關道教經(jīng)典的卷子幾乎全被伯希和盜走了,大約有六七十件全部收藏在巴黎。敦煌遺書最大的價值是保存了許多古代學說,保存了古注。比如《論語》,現(xiàn)在讀的只有一種本子,即何晏注的本子。藏經(jīng)洞發(fā)現(xiàn)了皇侃注的本子,收錄了兩漢和魏晉之間所有人講《論語》的要點,都被伯希和盜走了。伯希和自己也曾自詡說,他拿去的卷子在敦煌卷子里幾乎都是最有價值的。他把斯坦因依靠翻譯而忽略的更珍貴的經(jīng)卷和語言學、考古學上極有價值的6000多卷寫本和一些畫卷,裝滿10輛大車,運往巴黎。這些藏品大都捐贈給了大英博物館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現(xiàn)擁有與敦煌相關的藏品約1.37萬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但由于該館對中國文物的保護不力甚至遭致失竊,因而受到不少指責。

        1908年,精通漢學的法國考古學家伯希和在得知莫高窟發(fā)現(xiàn)古代寫本后,立即從迪化趕到敦煌。他在洞中揀選了三星期,最終以600兩銀兩為代價,獲取了1萬多件堪稱精華的敦煌文書,后來大都入藏法國國立圖書館。

        1909年,伯希和在北京向一些學者出示了幾本敦煌珍本,這立即引起學界的注意。他們向清朝學部上書,要求甘肅和敦煌地方政府馬上清點藏經(jīng)洞文獻,并運送進京。清廷指定由甘肅布政使何彥升負責押運。但在清點前,王圓箓便已將一部分文物藏了起來,押運沿途也散失了不少,到了北京后,何彥升和他的親友們又自己攫取了一些。于是,1900年發(fā)現(xiàn)的五萬多件藏經(jīng)洞文獻,最終只剩下了8757件入藏京師圖書館,現(xiàn)均存于中國國家圖書館。

        對于流失在中國民間的敦煌文獻,有一部分后來被收藏者轉(zhuǎn)賣給了日本藏家,也有部分歸南京國立中央圖書館,但更多的已難以查找。王圓箓藏匿起來的寫本,除了賣給斯坦因一部分以外,其他的也都在1911年和1912年賣給了日本的探險家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1914年,俄羅斯佛學家奧爾登堡對已經(jīng)搬空的藏經(jīng)洞進行了挖掘,又獲得了一萬多件文物碎片,藏于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

        近代,除了藏經(jīng)洞文物受到瓜分,敦煌壁畫和塑像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所有唐宋時期的壁畫均已不在敦煌。伯希和與1923年到來的哈佛大學蘭登·華爾納先后利用膠布粘取了大批有價值壁畫,有時甚至只揭取壁畫中的一小塊圖像,嚴重損害了壁畫的完整性。王圓箓為打通部分洞窟也毀壞了不少壁畫。1922年,莫高窟曾一度關押了數(shù)百名俄羅斯沙皇軍隊士兵,他們在洞窟中煙熏火燎,破壞不小。

        1940年,張大千在此描摹壁畫時,發(fā)現(xiàn)部分壁畫有內(nèi)外兩層,他便揭去外層以觀賞內(nèi)層,這種做法后來引發(fā)了爭議,依然爭論不休。1940年至1942年,國畫家張大千兩次赴敦煌莫高窟臨摹壁畫,在那里逗留的時間加起來約一年多,剝損壁畫的事情就發(fā)生在這期間。張大千剝損的壁畫總共約有30余處。莫高窟第130窟是敦煌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窟內(nèi)26米高的佛像是敦煌第二大佛。張大千剝損的壁畫位于進門甬道,據(jù)介紹,他首先剝?nèi)サ谝粚拥奈飨谋诋?,然后又剝?nèi)サ诙拥耐硖票诋?,如今人們只能看到最下面的盛唐壁畫,而盛唐壁畫因前人覆蓋時為了增加泥土粘合力,已被劃得面目全非。甬道的墻上,清晰地留下了他層層剝畫的斷面。據(jù)記載,這座石窟歷時29年才筑成,平均一年掘進一米,而張大千在短時間內(nèi)使它大大改觀。如此典型的被他剝損壁畫的石窟還有第108窟、454窟等。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