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頓簡介 少數(shù)民族第一個雄才大略的軍事家
冒頓簡介 少數(shù)民族第一個雄才大略的軍事家
冒頓(?-公元前174年),冒頓是人名姓攣鞮,單于是匈奴部落聯(lián)盟的首領稱號。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殺父頭曼單于而自立。他是中國少數(shù)民族中第一個雄才大略的軍事家、統(tǒng)帥。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74年在位,攣鞮氏。
公元前209年,冒頓殺父政變,登上匈奴單于寶座。其時正值中原楚、漢之爭,遂乘機發(fā)展勢力,控弦之上達30余萬。東占東胡,大破東胡王,迫使東胡北遷。西擊月氏,迫使月氏西遷。南并樓煩、白羊河南王。盡收復秦將蒙恬所攻取的河南地。統(tǒng)一了整個北疆,把一個處于眾多民族,部落雜居、互不相屬、四分五裂的北方,第一次統(tǒng)一在匈奴族奴隸主政權之下。為了加強統(tǒng)治,冒頓建立了一整套官制。諸王百官有左、右之分,單于居中,左王、左官居東方,右王,右官居西方。其中左、右賢王地位最高,而左賢王地位最尊,通常為單于繼承人。
楚、漢之爭結束后,冒頓圍馬邑(今山西朔縣),降漢韓王信,遂引兵至晉陽。漢高祖七年(前200),劉邦率軍北擊匈奴,冒頓用計誘使?jié)h兵深入,圍漢高祖于白登。7日后,冒頓疑韓王信部將與漢有謀,開圍一角,漢高祖遂突圍。此事件后,漢邊將常有降匈奴者,而冒頓也常借機侵擾漢之雁門、云中等地。漢高祖無力還擊匈奴,遂采納婁敬建議,以宗室女出嫁給冒頓為閼氏(匈奴單于的妻子或妾稱閼氏),并每年給匈奴貢品絮繒、酒米食物,與冒頓結為兄弟。這是中國歷史上中原王朝與邊疆少數(shù)民族政權建立和親關系之始,史稱和親政策。至此,匈、漢關系得到緩和,匈奴雖時有背約,但雙方使者、書信往來不斷,和平相處是主流。冒頓還利用與漢的和親關系,西滅月氏,先后破樓蘭、烏孫、呼揭及其附近26國,形成“諸引弓之民,并為一家”的局面。因此,冒頓不僅是匈奴著名領袖,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