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三國志》里記載了哪些復(fù)姓?

        2016-12-28 17:16:2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一部三國史多是一些大姓的人物攪個天翻地覆,諸如劉、張、袁、陳、陸、曹、孫等姓氏。不過在《三國志》之中仍不乏一些罕見的姓氏,今天在這

        一部三國史多是一些大姓的人物攪個天翻地覆,諸如劉、張、袁、陳、陸、曹、孫等姓氏。不過在《三國志》之中仍不乏一些罕見的姓氏,今天在這里,筆者為諸位介紹《三國志》中究竟記載了哪些復(fù)姓氏的人物。

        公孫氏,按《路史》載:“神農(nóng)同母弟勖,嗣少典國君,世為諸侯,后以公孫為姓。軒轅帝初名公孫,后改姬。公孫姓得姓始祖是軒轅黃帝。在《三國志》魏書八中有《公孫瓚傳》、《公孫度傳》,而《度傳》下又有度子公孫康、康弟公孫恭、康子公孫晃、康子公孫淵的小傳。

        公孫瓚(?-199)字伯珪,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東漢末年獻(xiàn)帝年間占據(jù)幽州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馬義從:“瓚好白馬,屢乘以破虜,虜呼為‘白馬將軍’。故選精銳三千,盡乘白馬,號‘白馬義從’,以實禁衛(wèi)也。”)。

        公孫度(150-204),字升濟(jì),遼東襄平(遼陽)人。東漢中平六年(189年),經(jīng)同鄉(xiāng)徐榮推薦,被董卓任命為遼東太守,此后一直割據(jù)遼東。初平時,度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繼而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向南取山東半島,開疆?dāng)U土;又招賢納士,設(shè)館開學(xué),廣招流民,威行海外,以遼東王自居。

        夏侯氏,出自姒姓,以爵號為氏。周武王封夏禹的后裔東樓公于杞,春秋時建立杞國。公元前445年楚國滅杞,杞簡公的弟弟佗逃往魯國,魯?shù)抗驗樗窍挠淼暮蟠?,周初祖先又封為侯爵,于是稱他為夏侯氏,其后代子孫因以夏侯為氏,稱夏侯氏。在《三國志》魏書九有《夏侯惇傳》、子楙小傳、《夏侯淵傳》、《夏侯尚傳》、尚子玄傳。

        夏侯惇(?-220),字元讓,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曹操部下的大將,漢朝開國功臣之一夏侯嬰的后代。官至大將軍,高安鄉(xiāng)侯。謚號忠侯。

        夏侯淵(?-219)字妙才,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曹操部下名將,夏侯惇之族弟,八虎騎之一。

        司馬氏,源于官職,西周掌管軍事大權(quán)的大臣程伯休父以此為姓?!度龂尽肺簳小端抉R芝傳》、芝子岐傳、《司馬朗傳》,魏書二十一有夏侯惠小傳。

        司馬芝,字子華,河內(nèi)溫(今河南溫縣)人。三國時期魏臣。曾以遵守禮義著名。

        司馬朗,司馬懿長兄。

        孫叔氏,孫叔敖,字孫叔,他這一支的庶子孫以祖字為姓,稱為孫叔氏?!度龂尽肺簳袑O叔然小傳。

        周生氏,來源不詳,可能是周氏避諱而改為周生氏。?!度龂尽肺簳兄苌倚鳌?/p>

        令狐氏,是魏顆的后代,享用令狐的物產(chǎn),并以封地為姓?!度龂尽肺簳辛詈坌?,魏書二十八有令狐愚小傳。

        令狐邵,字孔叔,曾任魏國弘農(nóng)太守。

        令狐愚,字公治,原名浚。嘉平年間,與王凌一起密謀廢除曹芳,共立楚王曹彪,事未行而病卒

        邯鄲氏,漢有邯鄲義,見《通志·氏族三》?!度龂尽肺簳挥泻惔拘鳌?/p>

        邯鄲淳,三國魏書法家。字子淑,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官至給事中。工書,諸體皆能。袁昂《書評》稱其書:“應(yīng)規(guī)入矩,方圓乃成?!?/p>

        仲長氏,出自姜姓。春秋時,齊國公族的后代中有仲長姓,稱仲長氏,世代相傳。

        仲長統(tǒng)(179—220年),字公理,東漢山陽高平(今山東金鄉(xiāng)縣東北)人。三國思想家。

        高堂氏,復(fù)姓,來源不詳。《三國志》魏書二十五有高堂隆小傳。

        高堂隆(?—237年),字升平,泰山平陽人(今山東新泰)。歷程督郵等官。

        毌丘氏,以地名為氏。春秋時衛(wèi)國有地名毌丘(在今山東省曹縣南),居住在那里的人,有的以毌丘為氏,稱毌丘姓,世代相傳?!度龂尽肺簳擞小段闱饍€傳》。

        毋丘儉(?-255),字仲恭,河?xùn)|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魏將。公元255年發(fā)動針對司馬師的兵變,兵敗被殺。

        諸葛氏,伯夷的后裔葛伯的封國滅亡后,原居于瑯琊郡諸縣之葛氏有一支遷徙至陽都,因陽都已有葛姓,遂稱后遷來的葛姓為諸葛氏?!度龂尽肺簳擞小吨T葛誕傳》,蜀書五有《諸葛亮傳》、亮子諸葛喬、諸葛瞻小傳,吳書七有《諸葛瑾傳》、瑾子諸葛融小傳,吳書十九有《諸葛恪傳》、恪子諸葛綽、諸葛竦、諸葛建傳。

        諸葛誕(?-258)字公休,瑯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期魏將,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后,在魏官至征東大將軍。曾與司馬師一同平定毌丘儉、文欽的叛亂。之后因與被誅的夏侯玄、鄧飏交厚,且見到王淩、毌丘儉等人的覆滅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257)起兵造反,次年反叛被鎮(zhèn)壓,諸葛誕被大將軍司馬胡奮所斬,夷三族。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官至蜀漢丞相,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

        朱建氏,來源不詳?!度龂尽肺簳庞小吨旖ㄆ絺鳌?。

        太史氏,出自姬姓,或以官為姓?!度龂尽穮菚挠小短反葌鳌?。

        太史慈(166-206)字子義,東萊黃縣(今山東龍口東黃城集)人。東漢末年武將,官至建昌都尉。

        鐘離氏,出自嬴姓,或以地名命姓。《三國志》吳書十五有《鐘離牧傳》。

        濮陽氏,出自姬姓,或以地名命姓?!度龂尽穮菚庞小跺ш柵d傳》。

        濮陽興,陳留外黃人,官至吳國丞相。因不尊孫休遺詔,改立孫皓為帝,導(dǎo)致夷滅三族。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