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宋末帝口中的“護國菜”是什么?

        2016-12-28 16:40:3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一說重口味,人們首先就會想起商紂王的酒池肉林。其實這不是他的專利,酒池一項,是夏桀發(fā)明的。他搞了個能行船的大酒池,找了好幾千人來喝

        一說重口味,人們首先就會想起商紂王的酒池肉林。其實這不是他的專利,酒池一項,是夏桀發(fā)明的。他搞了個能行船的大酒池,找了好幾千人來喝,不喝不行,醉死活該,結(jié)果,喝亡國了。滅掉夏桀的就是商湯,商湯之所以起兵滅夏,起因也是吃。有個廚子叫伊尹,向商湯獻鵠鳥之羹(天鵝湯),商湯吃得口滑,問伊尹還有啥好吃的。伊尹就開始忽悠,猩猩之唇、獾獾腳爪、野雁屁股、大象尾巴……滔滔不絕,把商湯說得食指大動,商湯趕緊問了句:“你能做么?”伊尹道:“您的國家太小了,弄不出這些菜來?!庇谑?,商湯就動了代夏之心。

        商湯和伊尹都沒想到,以吃起家的商朝,最后也毀在吃上。商紂王把夏桀的大酒池升級了,除了搞出肉林之外,還讓無數(shù)男女裸身奔逐其間,玩得挺嗨,最后斷送江山。古時帝王,最講究的就是吃,山珍海味,鐘鳴鼎食,極盡鋪排之能事,自不必說。這里說的,是他們怪異的重口味。春秋之際,齊桓公就想模仿商湯故事,稱王稱霸。當(dāng)然,形式上也講究,必須得找個好廚子。這個廚子叫易牙,見了國君也是一通吹牛。齊桓公想難難他,說:你先給咱做點好吃的,至于吃什么呢?我啥都吃過,就是沒吃過嬰兒。

        易牙也真狠心,回家就把自己的兒子蒸了,獻給國君。齊桓公竟然沒覺得這人變態(tài),倒覺得他忠心,便一心把他往伊尹那個方向培養(yǎng)??上?,易牙不是那塊料,齊桓公死后,他就逃跑下野了。時代晚一些的吳王闔閭,就喜歡吃腌咸魚。起因是他帶兵渡海打越國,船上沒糧了。正張皇的時候,無數(shù)金色大魚游了過來,它們自投羅網(wǎng),成了吳軍的口糧,而且數(shù)目如此之多,直到吳軍班師,還沒吃完。吳王回來問那些魚還在么?回答是都腌成了魚干。于是吳王就大吃特吃起來,不覺咸,反覺美,還當(dāng)場寫下了一個字,上面是美,下面是魚,這字后來演變成了“鲞”。

        同樣因為打仗而遭遇美食的,還有漢武帝?!洱R民要術(shù)》記載,漢武帝在海邊追殺東夷,追著追著,突然聞到一股又腥又濃又香的復(fù)雜味道。使勁吸了幾鼻子,確認(rèn)此味來源于地下,便命令士兵挖開,里面許多的壇壇罐罐。打開,黏糊糊白花花。叫當(dāng)?shù)厝藖韱?,說是老百姓做的魚腸醬,用烏賊腸子做的。皇帝頂住壓力,嘗了一口,哇,真好吃啊。于是大吃特吃起來。漢武帝給這東西起的名字,叫“鱁鮧”。好此口味的還有南北朝時的齊明帝蕭鸞,據(jù)說用蜜拌著吃,一頓能吃幾升。

        不少帝王都是酷愛腥膻的。漢昭帝劉弗陵喜歡釣魚,在渭水之濱釣起過一條白蛟,長三丈,無鱗,齙牙。小劉想都沒想就把這東西給吃了,意猶未盡,調(diào)動軍隊,再去釣,就釣不上來了。不過,漢昭帝的遺憾,在三國期間已經(jīng)有技術(shù)能力解決了。有一天,吳主孫權(quán)和一個叫介象的術(shù)士聊天,說到什么魚生吃最好。介象就說,緇魚好吃。孫權(quán)說,緇魚是海里的,這沒有。介象來勁了,讓人在院里挖了一坑,那魚竿那么一晃悠,嘿,還真釣上來一條。當(dāng)然,你要是看過現(xiàn)代魔術(shù)的話,不覺得這事新鮮,但孫權(quán)當(dāng)時絕對被忽悠住了。緇魚是啥呢?就是現(xiàn)在說的子魚吧。

        赤壁之戰(zhàn)后,孫權(quán)在湖北擺慶功宴,廚子也端上一種魚來。孫權(quán)不認(rèn)識,問這是什么,那人答,這魚喚作槎頭鳊,漢水特產(chǎn),肌肉鮮美。孫權(quán)一吃,味道果然不差。后來孫權(quán)的孫子孫皓非要把國都從建業(yè)遷到武昌,重要理由,就是武昌有槎頭鳊。老百姓不樂意了,唱出了一首民謠:“寧飲建業(yè)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yè)死,不止武昌居?!睂?,槎頭鳊就是現(xiàn)在的武昌魚。

        在吃水鮮的諸位皇帝中,最裝孫子的,是王莽。王莽篡漢后,舉國上下不得支持,壓力相當(dāng)大,大到什么程度呢?“憂懣不能食”,唯一能吃的東西就是鰒魚,鰒魚就是我們現(xiàn)在說的鮑魚。憂國憂民的每天只能吃鮑魚,多可憐啊,鮑魚也就此得了個外號,叫“新餐氏”。當(dāng)然,鮑魚可不是帝王餐桌上最貴的東西。唐玄宗最喜歡吃的,是鹿血腸,往往打獵射鹿之后,立刻把血灌到鹿腸中,煮熟,不僅自己大快朵頤,還分發(fā)眾人。清朝的皇帝們,則有一道奇菜,叫做“清湯虎丹”,取小興安嶺雄虎睪丸,以雞湯長時間燉煮,之后剝?nèi)テつ?,用調(diào)料浸透,再用銀刀片成紙一樣的薄片,擺成牡丹花狀,佐以蒜泥、香菜末而食。

        吃了鹿和虎,龍和鳳自然也是要吃的。明朝正德皇帝死后,嘉靖皇帝意外上位,從湖北進京前,大吃宴席。席間,廚子就做了道蟠龍菜——取魚肉剁成餡兒,用雞蛋裹住,蒸熟,盤成龍狀,意味蟠龍升天,讓嘉靖終身難忘。至于鳳凰,那是乾隆的典故。乾隆有次對大臣、美食家李調(diào)元說,朕啥都吃過,就沒吃過鳳凰蛋,你給我弄一個。李找了個豬肚,吹氣風(fēng)干,變成個口袋,把好多蛋打進去,還加了好多火腿蝦仁香菇,系好,吊到井水里,慢慢轉(zhuǎn)啊轉(zhuǎn)的,轉(zhuǎn)的時間很長,那些蛋黃就聚集到一處了。上湯煮透,直接端皇上面前,切開,乾隆看傻了……乾隆的口氣,好像齊桓公啊。

        當(dāng)然,做皇帝也有混的慘的。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趙昺,一路被元軍追殺,一直逃到福建,餓得五迷三道。當(dāng)?shù)厝艘矝]糧食,煮了些番薯葉子給他吃,沒想到一吃,覺得還真不錯,就賜了個名字叫“護國菜”。國最后也沒護城,皇帝跳海了,但菜留了下來,那番薯葉子湯,現(xiàn)在已經(jīng)煮得相當(dāng)有品相了。什么最好吃?這是皇帝們總在思考的問題。隋文帝為此特別寫了一個告示,向廣大臣民征求答案。有個要飯的叫詹鼠,把榜揭了?;实蹎査阒朗裁醋詈贸悦??詹鼠只答了一個字:“餓”。他帶著皇帝滿大街轉(zhuǎn)悠,把皇帝餓得前胸貼后背。最后給皇帝一張蔥油烙餅吃,皇帝吃美了?;貋砭头饬藗€“詹王”。的確,“餓”是最好吃的。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