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的男人也是穿裙子的?
秦漢之前的中國古人是不穿真正意義上的褲子的,人們不論貴賤、不分男女,都是“上衣下裳”。所謂“裳”系“遮蔽下體的衣裙”,也就是說,古時男人也是穿裙子的。后來開始在裳下加御寒的脛衣之绔,“绔”在《說文》中解為“绔,脛衣也?!薄懊劇敝感⊥龋懊勔隆笔墙o小腿保曖的護套,左右各一,并無前后褲襠相聯(lián),是廣義上的“開襠褲”。貴族富家子弟則用“紈”(細絹,很細的絲織品)做“绔”穿,這便是“紈绔子弟”的由來。所以,秦漢之前,人們在公共場合的坐姿只能“跪坐”, “箕坐”(兩條腿分開伸直坐)顯然是極不禮貌的行為,盤腿坐也是不太合適的。
而這種“開襠褲”主要流行于上層社會,當時的宮中及貴族女子大都是外穿“曲裾深衣”,內(nèi)穿這種無襠的“脛衣之绔”。這一穿戴習慣,一直到西漢昭帝時才出現(xiàn)重大變革。當年,霍光為讓其外甥女上官皇后“擅寵有子”,曾令宮女們“皆為窮绔,多其帶?!薄R馑际墙箤m女們再穿“開襠褲”,而一律改穿“窮绔”。
此事記載于《漢書·孝昭上官皇后傳》,原文曰:
光欲皇后擅寵有子,帝時體不安,左右及醫(yī)皆阿意,言宜禁內(nèi),雖宮人使令皆為窮绔,多其帶,后宮莫有進者。
那么,“窮绔”究竟是什么樣的“褲”?
曾有人解釋“窮绔”系緊身內(nèi)褲。但古時候,一般男女都不穿“底褲”(內(nèi)褲),故此解釋似乎不太相符?!吨袊贰ず箦贰穼Υ说恼f法是“讓宮女們統(tǒng)統(tǒng)縫緊褲襠”。若這一說法成立,則“窮绔”應該是原來“開襠褲”基礎(chǔ)上的加襠緊襠之改良,可以算得上是一種連襠之褲。但“窮绔”與現(xiàn)代褲子可能仍有所不同。
需要說明的是,大概自趙武靈王后,華夏族已經(jīng)有連襠的褲子?!妒酚洝ち鶉瓯怼酚休d:“趙武靈王十九年,初胡服?!闭f的是趙武靈王為適應騎馬作戰(zhàn)的需要,學胡人在軍隊中改穿短衣長褲,其褲式已與現(xiàn)代之褲相去不遠。但之后連襠褲主要還是作為軍裝由軍人穿著,在當時直至秦漢時期也僅限于軍隊或下層勞動者,上層貴族囿于傳統(tǒng)之禮,是不屑穿用的。
前述之“窮绔”便是借鑒胡服改良的有襠并在前后系帶的褲子。顏師古對此注引服虔說:“窮褲有前后襠,不得交通也。由于傳統(tǒng)的褲只是脛衣,而胡服之褲窮盡整個腿部,并把前后襠連接起來,故稱為'窮褲'”。
有學者研究指出,自漢昭帝上官皇后始,宮中女子才穿有襠之褲,并自下而上地逐漸流行起來。但直到魏晉南北朝、唐朝時,女人們才真正穿上了現(xiàn)代意義上的褲子,其坐姿也由跪坐變?yōu)楸P坐與箕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