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帝第四女莊靜固倫公主簡介
莊靜固倫公主(1784年-1811年)嘉慶帝第四女,母孝淑?;屎笙菜?,時為嘉親王嫡福晉。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九月初七生。嘉慶七年(1802年)封為莊靜固倫公主,同年十一月嫁給蒙古族博爾濟(jì)吉特氏瑪尼巴達(dá)喇。嘉慶十六年(1811年)五月初七逝世,年二十八,與姐莊敬和碩公主同葬于王佐村(今北京公主墳)園寢。
額駙編輯瑪尼巴達(dá)喇,嘉慶四年(1799)襲封土默特貝子,歷任前鋒統(tǒng)領(lǐng),蒙古都統(tǒng),道光五年(1825)授御前大臣,道光八年(1828)加郡王銜,道光十一年(1831)封貝勒,道光十二年(1832)十一月初九卒。
莊靜固倫公主墓地
莊靜固倫公主與姐莊敬和碩公主同葬于王佐村園(今公主墳)寢。寶頂位于北京海淀區(qū)復(fù)興門外公主墳西側(cè)。因清朝的祖制,公主下嫁,死后不得入皇陵,也不能進(jìn)公婆墓地,必須另建墳瑩,故北京郊區(qū)有很多公主墳,有的地方現(xiàn)仍叫公主墳。因和碩公主和固倫公主是同年而亡,僅隔二個月,所以埋葬在一處。公主墳的墓地原有圍墻、儀門、享殿等地面建筑,四周及里面廣植古松、古柏和國槐、銀杏等樹木,顯得古色古香。地宮均為磚石結(jié)構(gòu),非常堅固。雙墓均為夫妻合葬墓,陪葬品有兵器、蒙古刀及珠寶、絲綢等物。
歷史背景
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后,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兒開始稱為“公主”,并規(guī)定皇后(即中宮)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固倫”滿語意為天下、國家、尊貴、高雅;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yǎng)女,稱“和碩公主”,“和碩”,滿語,意為一方,兩種封號強(qiáng)調(diào)了嫡庶之別,但偶爾也有例外。公主不能稱為格格,格格是皇家貴族小姐婚前的統(tǒng)稱,順治17年始把格格分為五等: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多羅格格;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鎮(zhèn)國公、輔國公之女稱為格格。公以下之女稱為宗女。若為側(cè)室所生,均依次降二等?!案窀瘛彼鞂V竿豕F胄之女的專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