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那些以歷史人物命名的二戰(zhàn)坦克 你知道多少呢

        2016-12-19 10:24:03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美國篇 要論以人物命名的坦克,美國佬是最為熱衷的,老巴頓線從三級開始,基本都可以看到歷史上那些著名人物的身影。 詹姆斯·埃韋爾·布朗

        美國篇

        要論以人物命名的坦克,美國佬是最為熱衷的,老巴頓線從三級開始,基本都可以看到歷史上那些著名人物的身影。

        詹姆斯·埃韋爾·布朗·斯圖亞特 ---- 命名坦克:M3斯圖亞特 / M5斯圖亞特輕型坦克

        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期南方邦聯(lián)著名的騎兵將領,是南方邦聯(lián)最高統(tǒng)帥羅伯特.李的最重要部下,號稱李將軍之眼。1833年出生,在美國內戰(zhàn)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在二次公牛跑戰(zhàn)役,半島戰(zhàn)役,安特提姆戰(zhàn)役中都有出色表現(xiàn)。在美國內戰(zhàn)最大規(guī)模的騎兵遭遇戰(zhàn)-1863年的白蘭地戰(zhàn)役中,斯圖亞特與北軍著名的騎兵將領:約翰.巴福德聯(lián)手奉獻了一場慘烈血腥的騎兵白刃戰(zhàn),結果誰都沒能擊潰對手,夜幕降臨后只好各自撤軍。

        在接下來的葛底斯堡戰(zhàn)役中,斯圖亞特因為擅自行動致使南軍陷入極為被動的境地。在1864年北軍最高統(tǒng)帥格蘭特發(fā)動了又一次對南方邦聯(lián)首都里士滿的大規(guī)模進攻中,斯圖亞特為了擋開射向自己副官的子彈而重傷落馬。身負重傷的他依然堅持指揮部隊打退了北軍的進攻。1864年5月12日,即斯圖亞特中彈后的第二天,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騎兵將軍因重傷不治逝世。年僅31歲。臨終前他最后的一句遺言是:代我向我妻子致歉,我再也沒法和她一起共度生日了。因為一個月后,就是他妻子的生日。

        南軍最高統(tǒng)帥羅伯特.李,既是斯圖亞特的上司,也是他的摯友。李當得知這消息的時候,極為悲痛,給出了他對于這位騎兵將領最高的評價:他從來沒有給我過哪怕一絲的錯誤信息。李對于斯圖亞特的死一直很內疚,覺得自己過去對他對于苛刻,日后李在自己日記里如此寫道:每當我想到他,我就不能不潸然淚下。

        M3斯圖亞特作為一款著名的騎兵坦克,它的命名當然是要選擇一位騎兵將領了~

        羅伯特·愛德華·李/尤里西斯·辛普森·格蘭特 ---- 命名坦克:M3格蘭特/李中型坦克

        M3格蘭特/李作為歷史上著名的雙頭怪坦克,命名的人物自然是歷史上一對著名的死對頭了。

        羅伯特·愛德華·李

        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期南方邦聯(lián)總司令,有著不敗神話的美譽,是南方軍中戰(zhàn)功最為卓越的將領之一。由他所一手創(chuàng)立的北弗吉尼亞軍團英勇善戰(zhàn),先后多次擊敗強大的北方軍團。

        1862年,李取代了約翰斯頓成為南方軍最高統(tǒng)帥,隨即發(fā)動了七日戰(zhàn)役,擊敗了由喬治麥克拉倫率領的北方軍,解除了首都里士滿的危機。在隨后公牛溪戰(zhàn)役,腓特烈斯堡戰(zhàn)役及的錢瑟勒斯韋爾戰(zhàn)役中大獲全勝,奠定了自己的名將地位。

        1864年之后,面對新任北方軍最高總司令格蘭特咄咄逼人的態(tài)勢,兵力不足的李節(jié)節(jié)敗退,雖然頑強抵抗卻依然無法挽回失敗的命運。最終于1865年4月9日于阿托馬伯克斯向格蘭特投降,美國內戰(zhàn)至此結束。

        戰(zhàn)爭結束后李接到了新任美國總統(tǒng)杰拉爾德.福特的特赦令,并于1865年起擔任華盛頓學院校長,在超過五年的任期中他將華盛頓學院由一所不知名的小學校轉變成美國第一所提供商業(yè),新聞,與西班牙語課程的大學。

        1870年10月12日,李因中風轉為腦炎醫(yī)治無效,逝世于華盛頓,享年64歲。

        尤里西斯·辛普森·格蘭特

        陸軍上將,1869-1877年兩屆美國總統(tǒng),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期北方聯(lián)邦總司令。畢業(yè)于美國西點軍校,是一位富有指揮魅力的將軍。與謝爾曼,謝里登,并稱為“北方三杰”。由他指揮的唐納爾遜戰(zhàn)役,維克斯堡攻堅戰(zhàn)以及決定后期戰(zhàn)爭發(fā)展走向的葛底斯堡戰(zhàn)役都以北方軍大獲全勝而告終。1865年4月2日,格蘭特率軍攻占南方邦聯(lián)首都里士滿。同月9日,格蘭特迫使他的老對手,南方邦聯(lián)最高統(tǒng)帥羅伯特.李于阿托馬伯克斯投降,美國內戰(zhàn)至此結束。

        戰(zhàn)爭結束后格蘭特先后擔任了2屆總統(tǒng),不過政績平平,于1877年卸任。卸任后的格蘭特開始漫游世界各地,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遠涉重洋訪問非洲和亞洲的卸職總統(tǒng)。1880年,格蘭特參加了第三次總統(tǒng)競選,不過以失敗告終。

        1885年,格蘭特因病逝世,享年63歲。葬于紐約市,下葬時有超過一百萬人為他送行。美國人民為了紀念這位英雄,為他建造了格蘭特將軍國家紀念堂。他的墳墓在曼哈頓區(qū)的哈得遜河畔,墓碑上刻有他那句有名的格言:“讓大家安享和平”。1896年李鴻章訪美時,曾在墓旁植樹一棵,并立碑紀念,至今樹碑猶在。

        M3中型坦克雖然相貌非常難看,但卻非常實用,在北非的表現(xiàn)非常出色,讓當時缺乏反坦克武器的隆美爾非洲軍團大吃苦頭。

        威廉·特庫賽·謝爾曼 ---- 命名坦克:M4謝爾曼中型坦克

        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期北方聯(lián)邦著名將領,是北軍三大著名將領之一。一位富有傳奇色彩同時極具爭議的將軍,喜歡他的人把他看作勝利的代名詞,厭惡他的人將他視作魔鬼。在南軍中謝爾曼幾乎就是“撒旦”的代名詞。1864年在進攻南方重鎮(zhèn)亞特蘭大期間,不顧城中尚有數萬的老弱婦孺,無情下令士兵縱火燒毀整座城市。大火整整持續(xù)了半個月,致使成千上萬的亞特蘭大百姓死亡,數十萬人無家可歸。

        如今的亞特蘭大完全是在廢墟上重建而成,原來的城區(qū)全部夷為平地。只剩下了一條街幸存下來。這條街如今成為了亞特蘭大的一個歷史象征,被叫做地下街。

        在1864年11月,謝爾曼實施了他日后被人熟知的著名的向海洋進軍的計劃,說的通俗點,就是在邦聯(lián)土地上燒殺奸淫,實施三光政策。這是一次破壞性的,但卻是幾乎沒有受到什么抵抗的進軍。他放棄全部輜重運輸,輕裝前進。謝爾曼將軍的名言錄:“我們一定要清除和摧毀一切障礙,只要我們認為有必要,就殺死每一個人,奪走每一寸土地,沒收每一件財物。一句話----無情地摧毀我們見到的一切東西……我就是要讓整個喬治亞州都鬼哭狼嚎,我就是要讓整個喬治亞變成地獄,我就是要讓所有喬治亞人----不管男女老少,不管窮人和富人,都感受到刻骨銘心的痛苦,我的軍團將毀滅喬治亞州而后快!”事后估計將近10萬當地居民由于謝爾曼的掃蕩政策失去了家園和生活來源而非正常死亡。數倍于此的人淪為難民,失去了家園。

        在整個南北戰(zhàn)爭時期,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將領如謝爾曼這樣,犯下直接針對平民的戰(zhàn)爭暴行,這就算放眼整個西方世界都不多見。當時的邦聯(lián)總統(tǒng)戴維斯甚至直接稱呼他為“美洲大陸的阿提拉”!

        謝爾曼從來沒有為他在南方的作為說過任何懺悔,道歉乃至遺憾的話。死前他如此地說道:“我沒有什么可以懺悔和道歉的,我的所作所為無愧于我的良心?!?/p>

        火燒亞特蘭大

        知道為什么M4要以謝爾曼的名字命名嗎?M4有一個綽號叫什么?朗森打火機,一打就著,而歷史上的謝爾曼最為讓人不齒的就是火燒亞特蘭大了,這回知道為什么了吧~

        托馬斯·喬納森·杰克遜 ---- 命名坦克:M36杰克遜坦克殲擊車

        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期南方邦聯(lián)著名將領,功勛卓著,有著石墻綽號。在1862年的杉安道河谷戰(zhàn)役中,杰克遜表現(xiàn)異常出色,面對優(yōu)勢北軍的合圍,他充分發(fā)揮了自身部隊的機動性,始終處于運動狀態(tài),用時間和速度贏得空間,將優(yōu)勢之敵各個擊破。震驚了整個美國軍界,也為他贏得了蓋世名聲。杰克遜在這場戰(zhàn)役中的各經典戰(zhàn)例,日后成為了各大陸軍軍事院校的教科書范例。

        在之后的七顆松戰(zhàn)役,第二次馬納薩斯會戰(zhàn),以及血腥的安提塔姆會戰(zhàn)中,杰克遜均有上佳的表現(xiàn)。在1864年5月的錢斯勒斯韋爾戰(zhàn)役中杰克遜不幸被自己的士兵誤當作北軍騎兵,遭近距離的步槍齊射。幾名副官中彈身亡,杰克遜左臂連中三彈,截肢后被送往后方,幾天后因截肢后的傷口感染誘發(fā)肺炎,與1863年5月10日下午去世,年僅39歲。

        如果杰克遜還活著,那么之后決定南北戰(zhàn)爭雙方勝負走向的葛底斯堡戰(zhàn)役,南方軍必勝。1865年4月9日,南軍投降,走在北弗吉尼亞軍團最前面的是杰克遜的“石墻”旅,盡管隨“石墻”出征的軍官早已傷亡殆盡,但“石墻”旅仍贏得了對手的尊敬。在放下武器的一刻,老兵們相信,要是杰克遜在,南方必勝。

        后世的史學家如此評價道:“當杰克遜在錢斯勒斯韋爾倒下時,他的軍事生涯才開始不久。杰克遜在短短兩年間已經證明他比之惠靈頓,拿破侖,羅伯特.李等等十九世紀最優(yōu)秀的將領們毫不遜色?!?/p>

        M36坦克殲擊車被譽為美國二戰(zhàn)最好的反坦克武器,一位歐洲前線的美軍裝甲兵部隊司令官曾緊急請求:“請火速裝備M36,哪怕是只裝備一輛也行!” 由此可見當時美國陸軍對于M36的重視。

        阿德納·R·霞飛 ---- 命名坦克:M24霞飛輕型坦克

        這里的霞飛不是一戰(zhàn)時期的法國陸軍元帥,而是有著美國裝甲兵之父的稱號的阿納德.霞飛,1940年成為美國裝甲兵部隊第一任總司令,并晉升為陸軍少將。

        約翰·約瑟夫·潘興 ---- 命名坦克:M26潘興中型坦克

        美國陸軍特級上將,前陸軍參謀長,有著“黑桃杰克”以及“鐵錘將軍”的美譽。在1890年期間剿滅印第安人的作戰(zhàn)中表現(xiàn)出色。一戰(zhàn)期間任歐洲美國遠征軍總司令,參與了著名的第二次馬恩河戰(zhàn)役。以嚴謹治軍和刻苦訓練著稱。

        潘興是巴頓的頂頭上司,對于這位脾氣怪異,才華橫溢的愛將,潘興非常喜愛。

        喬治.巴頓---命名坦克:M46/M47/M48系列中型坦克

        盟軍2戰(zhàn)中最杰出的將領,才華橫溢,就不多介紹了。

        有趣的是,M47巴頓雖然同樣也叫巴頓,但是命名卻是以巴頓將軍的遺孀來命名的。

        英國篇

        瑪蒂爾達一世 ---- 命名坦克:A12瑪蒂爾達2步兵坦克

        她是英國歷史上著名的君王征服者威廉的妻子,諾曼底王朝的王后。

        瑪蒂爾達王后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她的矮小。據傳不到130CM,典型的侏儒癥患者...

        瑪蒂爾達在1053年與征服者威廉完婚,婚后育有11個子女,威廉非常愛自己的妻子,甚至于就算她之后伙同自己的兒子叛亂也依然如此。

        1083年,瑪蒂爾達王后去世,享年51歲。

        這下大家知道為什么游戲中的瑪蒂爾達坦克那么矮小,征服者那么高大的原因了吧。

        奧利弗·克倫威爾 ---- 命名坦克:克倫威爾巡洋坦克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家,是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獨立派的代表人物??藗愅柺且粋€天生的領袖,富有人格魅力和野心,他的政治遠見和軍事才華在當時的英國都是出類拔萃的。

        我們在高中歷史課本中基本都學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內容,克倫威爾的豐功偉績我就不再贅述了。在1642年開始的獨立派與王黨的內戰(zhàn)中,他一手創(chuàng)建的鐵騎軍和新模范軍在兩場關鍵戰(zhàn)役--馬斯頓荒原之戰(zhàn)以及納西比戰(zhàn)役中一舉擊潰了王黨的主力。

        1649年,克倫威爾處死了當時的英國國王查理一世,宣布成立共和國。不過大權在握的克倫威爾似乎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先后發(fā)動了對百姓的多次殘酷鎮(zhèn)壓,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龍騎兵起義以及掘地派運動。

        1653年,克倫威爾驅散議會,自任護國公,實施了軍事獨裁統(tǒng)治。1658年,克倫威爾因病于世長辭,享年59歲。

        死后的護國公也不得安寧,1660年,英國恢復了封建統(tǒng)治,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繼位。他將克倫威爾的尸體挖出示眾,甚至還砍下他的頭顱綁在柱子上向公眾展示。克倫威爾的頭顱被多次進行買賣,直到1960年才最終找到一個下處埋葬,被葬在了劍橋的蘇塞克斯學院地下。

        劍橋蘇塞克斯學院

        黑太子愛德華 ---- 命名坦克:A43黑太子步兵坦克

        英王愛德華三世長子,英法百年戰(zhàn)爭第一階段中英軍最著名的指揮官,因其作戰(zhàn)喜愛穿著黑色鎧甲,故被人戲稱為“黑太子”。

        1328年法國卡佩王朝絕嗣,愛德華三世以自己是法國國王腓力四世的外孫為由,要求繼承法國王位。1346年,英法百年戰(zhàn)爭開始,年僅16歲的黑太子隨父共同遠征法國。在著名的克雷西會戰(zhàn)中,年幼的黑太子親自指揮英國長弓手打退了法國騎兵連續(xù)15次的進攻。

        1356年9月,黑太子在法國的普瓦捷附近大敗由法國國王約翰二世親自率領的法軍,黑太子以不到2000人的部隊重創(chuàng)4倍于己的法軍,并俘虜了約翰二世,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多打少的經典戰(zhàn)例。

        愛德華三世一生給了黑太子很多封號,其中最為讓人熟知的應該就是威爾士親王了。二戰(zhàn)期間英國的“英王喬治五世級”戰(zhàn)列艦二號艦既為威爾士親王號。這艘悲慘的戰(zhàn)列艦先是與胡德號戰(zhàn)列巡洋艦聯(lián)手阻擊德國的超級戰(zhàn)列艦俾斯麥號,親眼目睹了胡德號被后者一發(fā)炮彈就送入了海底,之后又在遠東與同樣倒霉的聲望號戰(zhàn)列巡洋艦一起遭到日本的一式陸攻機群的攻擊,被數不清的炸彈無情淹沒...

        對了,說到黑太子坦克,那就順便說一下它的前身丘吉爾吧,編輯的時候忘記了,那就隨便補上吧

        溫斯頓.丘吉爾 --- 對應坦克A22 丘吉爾步兵坦克

        帶領英國走出2戰(zhàn)初期低谷的功勛首相,也不多介紹了

        征服者威廉 ---- 命名坦克:FV201征服者重型坦克

        英國歷史上著名的君王,英國諾曼底王朝的開創(chuàng)者。

        原為法國諾曼底公爵,因其私生子的身份甚至在向瑪蒂爾達王后求婚時遭到后者的無情嘲笑。英王愛德華一世死后,貴族領袖哈羅德被擁立為王,作為表弟的威廉借口愛德華曾經許諾過王位,起兵入侵英國。在哈斯丁之戰(zhàn)中殺死了哈羅德。之后自立為王,建立諾曼底王朝。

        威廉在成為英國國王后壓制英國本土的貴族,重用法國的諾曼底人,為日后英法的百年恩怨埋下了伏筆。

        威廉在位期間對英國的商業(yè)農業(yè),宗教和文化上的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讓當時尚處于自閉以及落后中的英國接受了來自歐洲大陸的先進科技和文化,為日后英國的強盛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蘇聯(lián)篇

        克里木.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 ---- 命名坦克:KV系列重型坦克

        蘇聯(lián)著名軍事家,蘇聯(lián)元帥,2次蘇維埃英雄稱號,社會主義勞動英雄。

        參加了十月革命,1918年一戰(zhàn)期間德奧聯(lián)軍入侵蘇聯(lián)期間組織部隊保衛(wèi)了哈爾科夫。1919年組建了烏克蘭第一騎兵集團軍,為消滅白衛(wèi)軍鄧尼金的部隊做出了卓越貢獻。

        1924起擔任莫斯科軍區(qū)司令,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期間直接擔負起抗擊德軍的重任。1942年起任游擊區(qū)司令,積極參加了游擊作戰(zhàn)的指導工作,使游擊隊與正規(guī)軍相配合作戰(zhàn)。

        伏羅希洛夫是騎兵作戰(zhàn)理論的忠實擁躉,在國內反抗西方武裝干涉的戰(zhàn)斗中大放異彩。

        哈爾科夫工業(yè)學院設計局工程師,伏羅希洛夫的女婿科京為了紀念這位功勛卓著的老元帥,將他在1939年設計出的一款新式坦克命名為KV坦克。

        約瑟夫.斯大林 ----對應坦克: JS系列重型坦克

        按照蘇聯(lián)習慣的發(fā)音,IS是錯誤的,應該是讀作JS

        前蘇聯(lián)最高領袖,貌似不需要我介紹了吧

        德國篇

        費迪南.保時捷 ---- 命名坦克:費迪南坦克殲擊車

        德國著名汽車工程師,他對以往的汽車進行了革命性的更改,奠定了今天汽車造型基礎。保時捷公司的開創(chuàng)者,著名的大眾甲殼蟲汽車便出自他手。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保時捷為納粹德國設計了不少軍用車輛,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競爭虎式坦克的原型車,后來以此基礎開發(fā)而來的“費迪南”坦克殲擊車在庫爾斯克會戰(zhàn)中讓蘇軍聞風喪膽。

        法國篇

        費迪南.福煦 ---- 命名坦克:AMX 50 福煦坦克殲擊車

        法國著名元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協(xié)約國最高指揮官。作戰(zhàn)風格尤為勇猛,認為勝利的關鍵在于意志品質,強調集中優(yōu)勢兵力殲滅敵方主力的作戰(zhàn)原則。由他指揮的馬恩河戰(zhàn)役以協(xié)約國的最終勝利而告終。戰(zhàn)役期間福煦元帥給時任當時協(xié)約國最高統(tǒng)帥的霞飛元帥發(fā)了一封非常著名的電報:我的左翼在撤退,我的右翼在撤退,我的正面受到敵軍的猛攻,好極了,我正在進攻。當時接到電報的法軍官兵無不動容。

        在之后的伊普爾戰(zhàn)役,松姆河戰(zhàn)役中,福煦率領的部隊都取得了不錯的戰(zhàn)績。1918年9月下旬,福煦率軍突破了德國最后的生命線--興登堡防線。10月底,德國人終于打不下去了,國內形勢岌岌可危。11月8日,德國派出的停戰(zhàn)代表在達貢比涅森林的雷通車站與福煦在一節(jié)列車車廂里簽署了停戰(zhàn)協(xié)議,一戰(zhàn)結束。

        有趣的是,二戰(zhàn)期間希特勒逼迫法國簽訂投降書的地方同樣是拂煦元帥曾經簽署一戰(zhàn)結束的這節(jié)車廂。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