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白登之圍是什么意思?白登之圍的歷史背景是什么

        2016-12-17 13:48:3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白登之圍是什么意思?白登之圍,是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七年)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馬鋪山)的事件。 白登之圍的歷

        白登之圍是什么意思?白登之圍,是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七年)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馬鋪山)的事件。

        白登之圍的歷史背景: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韓王信在大同地區(qū)叛亂,并勾結(jié)匈奴企圖攻打太原。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lǐng)32萬大軍迎擊匈奴,先在銅輥(今山西沁縣)告捷,后來又乘勝追擊,直至樓煩(今山西寧武)一帶。時值寒冬天氣,天降大雪,劉邦不顧前哨探軍劉敬的勸解阻攔,輕敵冒進,直追到大同平城,結(jié)果中了匈奴誘兵之計。劉邦和他的先頭部隊,被圍困于平城白登山,達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隊斷絕了聯(lián)系。后來,劉邦采用陳平的計謀,向冒頓單于的閼氏(冒頓妻)行賄,才得脫險。

        “白登之圍 ”后,劉邦認識到僅以武力手段解決與匈奴的爭端不可取,因此,在以后的相當一段時期里,采取“和親”政策便成為籠絡(luò)匈奴、維護邊境安寧的主要手段。

        匈奴是中國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其生活以游牧為主,逐水草而居。秦漢之際,匈奴冒頓單于殺死其父頭曼單于,自立為單于,并且東擊東胡,西攻月氏,南并樓煩、白羊河南王,統(tǒng)一了匈奴各部,逐漸強盛起來。楚漢相爭時,由于無暇北顧,冒頓單于利用兵強馬壯的優(yōu)勢,收復(fù)了蒙恬所奪的匈奴地及朝那(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市東南)、膚施(今陜西省榆林市南魚河堡附近)等郡縣,直接威脅到漢王朝在中國北部的統(tǒng)治。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劉邦稱帝,大封諸侯,其中異姓諸侯王有七位,其中韓王信獲封國于潁川一帶,定都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陽翟地處中原腹地,劉邦認為韓王信封地乃兵家必爭的戰(zhàn)略重地,擔心韓王信日后會構(gòu)成威脅,便以防御匈奴為名,將韓王信封地遷至太原郡,以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為都。

        不久,韓王信上奏,說晉陽離邊疆太遠,不利于守御,請求將王都遷到更北方的馬邑(今朔州),得到劉邦批準。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