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女王簡介 魏文帝曹丕郭女王生平介紹
郭女王(184年4月8日-235年3月14日),即文德郭皇后,字女王,曹魏王朝第一位皇后,祖籍安平廣宗。有智數(shù),性儉約,魏文帝曹丕的夫人,盧弼《三國志集解》中稱其“之足以制魏文可知”。
郭氏少年時父母雙亡,喪亂流離,29歲時被比她小3歲的曹丕納為妾,深得寵遇,然而始終沒有生下子女。后來曹丕即位魏王,冊封郭氏為魏王夫人。曹魏建立,拜為貴嬪,位次皇后。
黃初三年九月初九,曹丕在許昌立她為后。郭女王做了四年的皇后,后曹丕病篤駕崩,由太子曹叡繼位,郭女王成為皇太后。八年后逝世,謚曰“文德皇后”,葬于魏文帝首陽陵西側(cè)。
早年經(jīng)歷
郭后祖上世代為長吏,父親郭永官至南郡太守,母親即堂陽君董氏,兄長郭浮為高唐令。郭后生于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生而有異象。郭后自幼聰慧異常,父親郭永為之驚奇道:“此乃吾女中王也。”遂以“女王”為字。她早早就失去了父母雙親,在戰(zhàn)亂中飄泊無靠,后來沒落在銅鞮侯家中。曹操為魏公的時候,她應(yīng)召入文帝東宮。郭后才智過人,曹丕時時采納她的建議,曹丕得以被定為世子,就有郭女王參與其中謀劃。
曹丕為魏王世子時,郭后之弟是曲周縣吏,被判定偷盜官府布匹,按法應(yīng)于鬧市砍頭曝尸。當時曹操在譙縣,曹丕留在鄴城,掌管此事的人是魏郡西部都尉鮑勛。曹丕多次親寫書信,竭力懇請鮑勛私下釋免郭后之弟。然而鮑勛不敢擅自釋放,全部寫明上報,致使曹丕對鮑勛態(tài)度大變。到黃初七年,文帝借故下令處死鮑勛,群臣并上表言鮑勛的父親鮑信對曹操有功,為之請命,但文帝不許,最終將鮑勛誅殺。此事發(fā)生在文帝逝世前的二十天,人皆為鮑勛感到惋惜。
椒房之首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繼承王位,封郭女王為魏王夫人。同年,曹丕登基為文帝,又封她為貴嬪,位次皇后。早先曹丕納上蔡縣令甄逸之女,生有長子曹睿。后來郭女王深得文帝寵幸,甄氏則被留在鄴城,不得面見文帝,為此流露出怨恨的言辭。文帝聽到后大怒,便將甄氏賜死,這是因郭貴嬪的盛寵導(dǎo)致。
黃初三年(222年),朝廷議立皇后之位,文帝想立郭貴嬪為后。中郎棧潛上疏言不可以妾為妻,勸文帝從豪門世族中選取皇后。文帝不理,還是冊立了郭皇后。郭皇后的哥哥和弟弟都早已去世,于是讓堂兄郭表過繼給她的父親為子嗣。黃初中,文帝賜拜郭皇后外家親屬,郭表因此被拜為奉車都尉。文帝數(shù)次率師東征,都帶郭皇后從征。
黃初七年(226年),驃騎將軍曹洪的門客犯法,曹洪本人因此被連累入獄。曹洪生性節(jié)省而使累積了許多財富很,文帝少年時曾向他借過錢,但被拒絕,文帝因而懷恨在心,正打算借此事要將曹洪處死。群臣前去說情,沒能奏效。卞太后對郭皇后說:“假如曹洪今天死,明天我就讓皇上廢了你?!惫屎笸纯拗鴮掖握埱笪牡凵饷獠芎?,才使曹洪以剝官削爵免于一死。
尊為太后
黃初七年(226年)五月,文帝駕崩于洛陽宮。太子曹睿即位,尊封郭皇后為皇太后。
先時,文帝因為郭皇后無子,下詔命她撫養(yǎng)后來的魏明帝曹睿。但曹睿因為自己母親是被賜死而非善終,一直耿耿于懷。后來不得已,才對郭皇后恭恭敬敬的,早晚依常法問候起居,郭皇后也因為自己沒有兒子,對曹睿疼愛有加。而文帝始終認為曹睿的心里是不高興的,便想立其他姬妾的孩子,京兆王曹禮為后嗣,因此一直沒有封曹睿為太子。直到病終前一天,才詔立曹睿為嗣。曹睿繼位后,尊郭女王為皇太后。因她居住的宮殿名永安宮,遂稱她為永安宮太后。
太和四年(230年),明帝下詔封郭表為安陽亭侯,繼而又晉爵為鄉(xiāng)侯,增加食邑連同以前所有的共五百戶,還封他為中壘將軍,封他的兒子郭詳為騎都尉。同年,明帝追謚郭后的父親郭永為安陽鄉(xiāng)敬侯,母親董氏為都鄉(xiāng)君。又提升郭表為昭德將軍,加金章紫綬,賜位特進。郭表的次子郭訓(xùn)也被任命為騎都尉。后來孟武的母親(郭后的姐姐)去世,明帝想予以厚葬,為她修建祠堂。郭后知道了制止道:“自漢末天下大亂以來,許多王侯公卿的陵墓被人盜掘了,其主要原因大都在于厚葬。今安葬亡人最好以文帝首陽陵的薄葬為法?!?/p>
青龍三年(235年)春,郭后駕崩于許昌,朝廷按皇太后喪葬的規(guī)格為她營造陵墓。三月庚寅將她安葬在曹丕首陽陵西側(cè)。
青龍四年(236年),明帝發(fā)布詔令,改封郭后的父親郭永為觀津敬侯,母親董氏為堂陽君;追封郭后的哥哥郭浮為梁里亭戴侯,弟弟郭都為武城亭孝侯、郭成為新樂亭定侯。分別派出使節(jié)捧著朝廷的追封文書,以牛、豬、羊三牲之禮進行祭祀。郭表死后,長子郭詳繼承了他的爵位,又分郭表的爵號給他的三子郭述,郭述因而也成為列侯。郭詳死后,其爵位又傳給了他的兒子郭釗。
《漢晉春秋》《魏略》載郭后向文帝進讒,文帝遂將甄氏賜死辱尸,曹睿繼位后遂逼殺郭后為生母甄氏報仇,且令殯葬如當初甄氏死狀的事。而在西晉時期,且因曹睿對待郭女王言行甚謹,而視他為孝養(yǎng)母后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