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臺在哪里?黃金臺是誰建造的?
黃金臺,亦稱招賢臺,位于河北省定興縣高里鄉(xiāng)北章村臺上(臺上隸屬于北章村,由黃金臺在此而得名)。是戰(zhàn)國時燕昭王為宴請?zhí)煜率慷?。?jù)史料考證,燕昭王于公元前311年即位,至公元前279年共執(zhí)政33年。他即位之初即著手招徠人才。公元前284年,聯(lián)合各國攻齊,占領(lǐng)70余城。推測筑臺時間起于公元前310年。當時只言筑臺而無“黃金”二字,洎鮑明遠(南朝宋文學家,即鮑照,史稱鮑參軍)《放歌行》“豈伊白壁賜,將起黃金臺”始見黃金臺之名。
當時臺略成方形,占地約20畝,高約20米,臺頂平臺約10畝。臺頂后建昭王殿,高約8米,兩側(cè)為招賢館,東有鐘鼓樓,鐘高6尺,重約1噸。殿后為進院,內(nèi)有觀音殿;再后為三進院,內(nèi)建藥王廟、孫圣殿、露天石佛等。整個臺上殿、堂、閣等建筑共25間有余,樹木花卉盈庭。同時并建一寺,名隆興,正殿前上嵌寶鏡,內(nèi)有僧侶數(shù)十人。殿前鑿有一井,后人稱金臺古井,傳說每值夕照,通過寶鏡反射,井內(nèi)呈現(xiàn)類松似柏的奇數(shù)影像,為定興縣八景之一—金臺夕照(北京有同樣的地名,但不應混淆)。
明正德二年(1507年)寺僧本海重修,樹有碑刻一通,名為重修金臺寺記,迄今猶存,碑文主意為“古人筑臺在拜將為國,今之修寺意是奉神祈?!?,惋惜久經(jīng)戰(zhàn)亂,建筑盡毀兵燹。
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8月復建昭王祠,亦以年久失修傾圮,民國36年(1947年)后,土臺被民建所建所用,臺基全部變?yōu)榇迕褡≌瑓^(qū),惟古井獨存。1984年縣將臺址、古井、碑刻均列為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