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幼儀的簡介 徐志摩原配夫人張幼儀的一生
當人們都在為徐志摩的浪漫、熱誠、癡心和執(zhí)著而著迷時,回看當年,他對原配夫人張幼儀的確很殘酷無情。從婚前到婚后,徐志摩是那樣鄙棄張幼儀。命運如此坎坷的張幼儀又為何能容忍丈夫出軌呢?為何又同意離婚?讓我們通過張幼儀簡介來認識一下她!
張幼儀簡介
張幼儀(1900年——1988年)
出生地:江蘇寶山
第一任丈夫:徐志摩
第二任丈夫:蘇紀之
長子:徐積鍇
次子:徐德生(三歲夭折)
二哥:張君勱
四哥:張嘉璈
張幼儀的一生:
張幼儀的一生分為一分為二,“去德國前”和“去德國后”。去德國前的張幼儀,她比徐志摩小4歲,12歲在二哥和四哥的幫助下入讀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范學校,再次受到了先進教育。三年后,尚未結(jié)業(yè)的張幼儀就被接回家,輟學嫁到浙江做了少奶奶,也就是徐志摩的妻子,兩人的婚姻,用徐志摩的態(tài)度說就是:“媒妁之命,受之于父母?!?/p>
當時替張幼儀作媒的是她的四哥張嘉璈,在當時任浙江都督朱瑞的秘書,在巡視學校時他發(fā)現(xiàn)杭州一中有一位才華橫溢的學生,這就是徐志摩。徐家當時已是江南富商,和有著龐大的政治經(jīng)濟地位的張家聯(lián)姻,對徐志摩的父親來說是求之不得的,于是徐父申如定下了二人的婚約。
1918年,18歲的張幼儀為徐志摩生下長子徐積鍇(阿歡),不久徐志摩就留洋去了,1920年徐志摩收到張幼儀哥哥張君勱的信,被迫把張幼儀接到他身邊,此時的徐志摩與林徽因墜入情網(wǎng),不久徐志摩就提出離婚,已有二個月身孕的張幼儀毅然同意。1922年,張幼儀生下次子后,兩人在德國柏林離婚。去德國前,張幼儀怕離婚,怕做錯事,怕得不到丈夫的愛,委曲求全,可每每都受到傷害;去德國后,她遭遇了人生的最沉重的愴痛,與丈夫離婚,心愛的兒子死在他鄉(xiāng),一切都跌至谷底。
離婚喪子之痛,讓她她忽然明白,人生任何事情,原來都要依靠自己。張幼儀一夜長大,羞怯少女,轉(zhuǎn)身成為鏗鏘玫瑰,就算風雨琳瑯,她無所畏懼,很快開創(chuàng)出真正屬于自己的精彩。離婚后,張幼儀到巴黎投靠二哥張君勱,并隨其去了德國,入裴斯塔洛齊學院攻讀幼兒教育。1925年次子夭折,1926年夏被八弟張禹九接回上海,不久她又帶長子阿歡去北京讀書,直到張母去世,她攜子回滬。
張幼儀先是在東吳大學教德語,后來在張嘉璈的支持下出任上海女子商業(yè)銀行副總裁,與此同時,八弟張禹九與徐志摩等四人在靜安寺路開了一家云裳服裝公司,張幼儀又出任該公司總經(jīng)理。1934年,二哥張君勱主持成立了國家社會黨,她又應(yīng)邀管理該黨財務(wù),一時威風八面??箲?zhàn)爆發(fā)后她又屯積軍用染料,大發(fā)了一筆橫財。
1953年,張幼儀在香港與鄰居中醫(yī)蘇紀之結(jié)婚,蘇醫(yī)生曾留學日本,在上海行醫(yī),也是離異有子女。1967年,張幼儀67歲的時候,曾和蘇醫(yī)生一起,到英國康橋、德國柏林故地重游。她站在當年和徐志摩居住過的小屋外,沒辦法相信自己曾那么年輕過。第二任丈夫過世后,張幼儀到紐約居住。1988年病死于紐約,是詩人情感生活中,活得最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