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滅薛延陀之戰(zhàn)結(jié)局:薛延陀可汗選擇投降
夷男死于645年。在這個時候,夷男的正妻所生的拔灼,管理薛延陀西部的薛延陀的本族;而夷男的另一個兒子曳莽,不是夷男的正妻所生,管轄薛延陀東部的其他民族。人稱曳莽暴虐,并與拔灼有惡劣的關系。葬禮之后,曳莽怕拔灼會害他,突然離開,回到汗國東部。拔灼追趕把他殺死,然后自稱頡利俱利薛沙多彌可汗(簡稱多彌可汗)。
拔灼繼承王位后,決定攻打唐朝,認為唐太宗正在東征高句麗,唐的邊界將不設防。然而,唐太宗預計到了薛延陀會突然襲擊的,命令執(zhí)失思力率領突厥士兵保衛(wèi)夏州(今陜西榆林)。拔灼攻擊,執(zhí)失思力和另一位將軍田仁會,設置陷阱,誘導拔灼攻打夏州,在夏州擊敗了拔灼。拔灼撤退後,很快又再次襲擊夏州。
646年初,唐太宗下令,除了執(zhí)失思力和田仁會的部隊,命令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發(fā)朔、并、汾、箕、嵐、代、忻、蔚、云九州兵鎮(zhèn)朔州;右衛(wèi)大將軍代州都督薛萬徹,左驍衛(wèi)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發(fā)勝、夏、銀、綏、丹、延、鄜、坊、石、隰十州兵鎮(zhèn)勝州;勝州都督宋君明,左武候?qū)④娧聟?,發(fā)靈、原、寧、鹽、慶五州兵鎮(zhèn)靈州,以抵御拔灼的攻擊。拔灼到達長城后,知道唐軍已被動員,連忙撤退。646年春天,執(zhí)失思力和喬師望,擊敗拔灼,拔灼逃離,薛延陀墜入混亂。
拔灼易怒多疑。他不用夷男的大臣,用自己的親信取代他們。這導致貴族不服從他。他作出回應,殺死了大批貴族。薛延陀的附庸回紇,其首領藥羅葛吐迷度,與仆骨和同羅反叛拔灼。唐太宗趁機下令對薛延陀進行大規(guī)模攻擊,以江夏王李道宗、左衛(wèi)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為瀚海安撫大使;又遣右領衛(wèi)大將軍執(zhí)失思力將突厥兵,右驍衛(wèi)大將軍契苾何力將涼州及胡兵,代州都督薛萬徹、營州都督張儉各將所部兵,分道并進,以擊薛延陀。由于攻擊已經(jīng)開始,由唐校尉宇文法,是出使烏羅護、靺鞨的使者。返回唐朝時,他遇到了薛延陀的阿波設,宇文法率領他的靺鞨部隊,擊敗阿波設。導致更多的薛延陀人相信唐朝主力已經(jīng)抵達。在恐慌中,拔灼逃到阿史德部落,當回紇聽到這個消息,襲殺了拔灼,屠戮他們找到的薛延陀的王族成員。在回紇接管了薛延陀的大部分領土后,許多薛延陀人向唐軍投降。
剩下的薛延陀人支持夷男的侄子咄摩支為伊特勿失可汗,以圖恢復薛延陀。但唐朝和敕勒都不表示承認,并與唐太宗派李世勣進攻咄摩支的駐地,指示:“降則撫之,叛則討之?!崩钍绖拗劣舳杰娚?,其酋長梯真達官帥眾來降。暗中卻圖謀再起。李績遂縱兵討擊,斬殺5000余人,俘男女3萬余口,將咄摩支帶回長安。李道宗率兵渡過沙漠,薛延陀達官阿波率數(shù)萬人抵抗。李道宗將其擊敗,殺干余人,乘勝追擊200里?;丶v、拔野古、同羅、仆骨、多濫葛、思結(jié)、阿跌、契苾、跌結(jié)、渾、斛薛等鐵勒11部酋長相繼前來請求歸附唐朝。求置唐官,同為編戶,并設州郡。唐滅薛延陀,使北部邊境從此得到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