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南京作為六朝故都 歷代帝王陵墓超過三十座
有人統(tǒng)計,中國歷朝歷代的皇帝有四百多人,他們死后的帝陵也數以百計。
帝陵,往往集中在歷史悠久的城市附近。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十朝都會,歷史上也有不少帝陵。
“不少”,究竟是多少呢?
據不完全統(tǒng)計,有四十位左右的皇帝曾在南京“君臨天下”。他們死后,其中相當部分埋葬在今南京市區(qū)或者周邊郊區(qū)。
唐代畫家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局部),畫了十三位皇帝,其中的吳主孫權、陳廢帝陳伯宗,陳宣帝陳頊葬在南京。
東吳
南京歷史上出現(xiàn)的第一座帝陵,是東吳大帝孫權的“蔣陵”。根據文獻記載,孫權蔣陵位于“上元縣東北鐘山之陽”,也就是紫金山南麓。
孫權蔣陵在歷史上幾乎沒有被挖掘過,也沒有做過考古,因此目前只能說孫權墓大致范圍是在梅花山西麓,具體的位置尚難以確定。
孫權的長子,宣明太子孫登也陪葬蔣陵。
梅花山的孫權雕塑。
孫權墓文物保護碑。
除了梅花山孫權墓,東吳的第二個皇帝會稽王孫亮墓,被文獻記載位于“丹陽郡賴鄉(xiāng)”,學者考證,也就是如今的雨花臺區(qū)板橋、鐵心橋一帶。
東吳末帝孫皓當上皇帝后,曾追封其父孫和為“文皇帝”,陵號“明陵”。孫文帝明陵的位置不詳,2011年,有文保愛好者在板橋某工地發(fā)現(xiàn)”孫文帝作?!暗你懳拇u,認為或和孫文帝明陵有關。
孫吳末帝孫皓被晉軍俘虜,死后葬于洛陽。
東晉
東晉定都南京后,先后有11位皇帝,其中10位葬于南京,只有廢帝司馬奕葬于吳縣。
東晉皇帝在南京的陵墓集中在三個地方,也就是三個皇家陵墓區(qū),分別是“雞籠山之陽”、“鐘山之陽”、“幕府山之陽”?!半u籠山之陽”是指如今北極閣到鼓樓崗的南坡;“鐘山之陽”是指紫金山余脈富貴山的南坡;“幕府山之陽”則是指幕府山南坡。
文獻記載,晉元帝建平陵、晉明帝武平陵、晉成帝興平陵、晉哀帝安平陵在“雞籠山之陽”;晉康帝崇平陵、晉簡文帝高平陵、晉孝武帝隆平陵、晉安帝休平陵、晉恭帝沖平陵在“鐘山之陽”;晉穆帝永平陵在“幕府山之陽”。
北極閣老照片,這里是東晉的一個帝陵區(qū)。
1961年11月,南京市文管會在富貴山南麓發(fā)現(xiàn)晉恭帝沖平陵的玄宮石碣。1964年,南博考古工作者在石碣出土處以西約400米處,發(fā)掘了一座大型東晉晚期墓葬。
南博羅宗真研究員認為此墓正是晉恭帝司馬德文沖平陵;南大歷史系蔣贊初教授則認為這是晉安帝司馬德宗休平陵或晉孝武帝司馬曜隆平陵。
晉恭帝沖平陵玄宮石碣。
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南京大學北園教學樓發(fā)掘了一座大型東晉墓,根據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專家判斷是東晉元帝、明帝、成帝、哀帝其中之一的陵墓。
羅宗真、王志高兩位學者認為,此墓是晉元帝司馬睿(東晉開國皇帝)建平陵的可能性最大。
晉元帝司馬??赡芫驮嵩谀暇┐髮W校園內。
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南京汽輪電機廠發(fā)掘一座大型東晉墓葬,有學者根據位置、形制規(guī)模和精美的出土文物判斷,這應該是晉穆帝司馬聃永平陵。
由此可見,近五十年來,至少有三座東晉帝陵在南京被發(fā)現(xiàn),而其他七座陵墓則依然沒有找到。
南朝·宋
進入南朝,皇帝也像走馬燈一樣換個不歇,據統(tǒng)計,南朝的皇帝有二十幾位,其中一部分葬在南京。
劉宋一共八位皇帝。其中至少有六個皇帝的陵墓位于南京。
宋武帝劉裕初寧陵位于“上元縣東北二十里蔣山東南”,麒麟門兩尊石獸被認為是初寧陵的神道石刻。不過,初寧陵到底是不是在麒麟門,尚存爭議。
宋文帝劉義隆長寧陵也在馬群至麒麟門一帶。
麒麟門的這兩尊神獸被認為是宋武帝劉裕初寧陵的神道石刻,但學界依然有爭議。
獅子沖“永寧陵石刻”,這座陵墓現(xiàn)在已經被認為是昭明太子的安陵。
另外,也有學者認為江寧方旗廟失考南朝墓(尚存石辟邪二)才是梁元帝蕭繹陵。
方旗廟失考墓石刻。(此圖來自網絡)
南朝·陳
南朝陳一共有五位皇帝,其開國皇帝陳武帝陳霸先萬安陵位于“上元縣東南彭城驛側”,即今江寧區(qū)上坊石馬沖,當地尚存兩尊石獸,但也有學者認為此說不可靠;
這對麒麟被認為是陳武帝萬安陵的石刻,但學界同樣存在爭議。(此圖來自網絡)
陳文帝陳蒨永寧陵位于“上元縣東北四十里陵山之陽”,即今棲霞區(qū)獅子沖,但也有學者質疑獅子沖南朝陵墓并非永寧陵,羅宗真先生認為1973年發(fā)掘的棲霞麒麟靈山大墓才是真正的永寧陵;
棲霞麒麟靈山大墓出土的青瓷蓮花尊,被視為“青瓷之王”。
陳廢帝陳伯宗墓墓址不詳,有學者認為1960年發(fā)掘的西善橋宮山大墓是陳廢帝墓。南京博物院的鎮(zhèn)院之寶“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印壁畫就出自此墓。
陳宣帝陳頊顯寧陵據記載位于“上元縣南四十里牛頭山西北”,有學者認為1961年發(fā)掘的西善橋油坊村罐子山大墓就是顯寧陵。
南唐
位于江寧祖堂山的南唐二陵,分別是南唐開國皇帝烈祖李昪的欽陵和南唐中主李璟的順陵。南唐二陵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進行過考古發(fā)掘,現(xiàn)在已經對外開放。南唐的最后一位皇帝后主李煜,被俘后被擄到洛陽,死后葬于北邙山。
南唐二陵墓室內的石雕武士。(此圖來自網絡)
明
明代初年在南京建都,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位于紫金山,南京人眾所周知,就不多說了。
明孝陵的照片太多了,來張黑白老照片。
其他不知名的“帝陵”
此外,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帝陵”。比如南宋高宗的元懿太子趙旉曾在南京做過26天的皇帝,不幸夭折后葬在冶山后的鐵塔寺。
朱元璋的太子朱標死在朱元璋前,埋入明孝陵旁邊的東陵,他的兒子朱允炆即位以后,曾追尊其父為明興宗孝康皇帝。
而朱允炆本人在靖難之變中下落不明以后,他的叔叔朱棣曾假惺惺地為朱允炆在南京舉辦葬禮,象征性地造了一個假陵墓。
朱標東陵享殿遺址。
據統(tǒng)計,埋藏在南京的皇帝在三十人左右,但目前發(fā)現(xiàn)的帝陵(包括疑似帝陵)只有10座左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