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深受帝王寵愛生三皇子 為何最后被下令陪葬?
在朱元璋之前歷史上并沒有過明文規(guī)定要求皇帝死后嬪妃需要陪葬,但是朱元璋登基之后就頒布了這條命令,所以在他駕崩之后,一共有四十多位嬪妃和朱元璋一起入葬,可謂是殘忍至極。后來雖然也有帝王遵照這個習(xí)慣施行陪葬的制度,可是究竟要誰來陪葬,陪葬人數(shù)的多少其實還是要看當時皇帝的意見。
明仁宗在離世的時候只有四十八歲,而當時宮中的嬪妃得知皇帝駕崩的消息之后,都開始大哭起來,當然大部分人不是因為皇帝離世而悲傷,而是擔(dān)心要給皇帝陪葬所以為自己傷心。
在明仁宗離世之后,宮中下召共有七名嬪妃陪葬,而讓人們感到震驚的是,當時的郭貴妃也在名單之列。那么這位郭貴妃究竟有什么過人之處呢?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皇宮中,后宮中的女子延續(xù)皇家血脈是首要任務(wù),而這位郭貴妃一生一共為明仁宗生育了三個皇子,他們也深得皇帝的喜愛,而且郭貴妃也是皇帝心中非常重要的女人,雖然后來所立的皇后是孫氏,可是卻在皇后冊封典禮之后馬上就封郭氏為皇貴妃,也由此可以看出皇帝是多么寵愛郭貴妃。
雖然當時帝王離世后宮中女子陪葬是一種租制,可是一般來說有子嗣的嬪妃不應(yīng)該陪葬,何況郭貴妃還是明仁宗所寵愛的女子,她自然不應(yīng)該被下令陪葬的。
但是皇帝在位時雖然皇權(quán)在手沒人可以更改,可是一旦皇帝離世,其實很多權(quán)利都開始由活人掌控。就在郭貴妃認為自己可以穩(wěn)穩(wěn)坐上太后位置的時候,她想不到已經(jīng)有一雙黑手要將她推進到火坑中,這個人就是皇后孫氏。
明仁宗離世之后皇后孫氏理應(yīng)成為太后,可是因為郭貴妃一共有三個子嗣,對于社稷有突出的貢獻,所以孫氏就開始擔(dān)心以后朝野中勢力會偏向郭貴妃,這樣自己不僅無法當太后,可能連性命都難保。
因此,為了不留下禍患,孫氏就在明仁宗離世之后將郭貴妃的名字列入到了陪葬的名單中,這也是借著明仁宗的手來禍害郭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