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一生勤政愛民的康熙吃糠喝稀什么意思
康熙一生勤政愛民,他始終沒有想到在他感慨社會穩(wěn)定、政治清明、人民安居樂業(yè)的同時,居然聽到“康熙康熙吃糠喝稀”這樣的民間歌謠,讓他痛心疾首,“康熙康熙吃糠喝稀”是怎么回事呢?
“糠”是用來喂豬的飼料,“稀”是將飲食和水弄在一起,與康熙兩個字同音,這是在康熙南巡時聽到的歌曲。康熙開啟了“康乾盛世”的先端,他打敗了鰲拜,平定了藩鎮(zhèn)之亂,收復了臺灣,向北打退了沙俄的進攻,難免有些統(tǒng)治者的飄飄然,再加上身邊趨炎附勢一群小人們的歌功頌德,康熙以為天下太平。
但在一次南巡過程中,康熙隱藏了身份,沒想到讓他看見了意想不到的一幕,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大街上孩子們紛紛唱著民謠“康熙康熙吃糠喝稀”,康熙生活在百姓中,了解雖然時代太平,但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康熙回到京城,對想要粉飾太平的貪官污吏進行了嚴懲,他開始加大力度減輕徭役,在政治、經(jīng)濟上鼓勵百姓農(nóng)耕;整治河道,方便灌溉;延長墾荒的上稅時間;廢除匠籍制度,鼓勵手工業(yè)發(fā)展等等手段,改善民生。
“康熙康熙吃糠喝稀”這句話來源野史,但是具有真實性的。在康熙的影響下,他的兒子—愛新覺羅·胤禛采取了更加果斷的手段,加強中央軍權,整治貪官污吏。
清朝康熙年間發(fā)生了什么
清朝康熙年間指的是1661年2月5日到1722年12月20日,即為康熙皇帝在位統(tǒng)治時間。清朝康熙年間發(fā)生過很多大紀事,比如平定了三藩,加強了清朝政權;統(tǒng)一臺灣;平定了準噶爾汗噶爾丹等等。康熙是順治皇帝的第三個兒子,因康熙小時候出過天花,順治便將他選為儲君。
1667年,八歲的康熙皇帝在祖母孝莊文太后的幫助下,開始親政??滴趸实蹫榱朔€(wěn)固清朝政權,他撤銷以吳三桂為首的藩王勢力。1688年時,康熙下令平定準噶爾汗噶爾丹起義,前后共花費十年時間,終于平定了這場起義。同時,康熙皇帝得知沙俄經(jīng)常騷擾東北地區(qū),為了解決這件問題,清朝和沙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以此保障了東北邊境的安全。清朝康熙年間,開啟了“康乾盛世”的序幕,為清朝政權統(tǒng)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清朝康熙年間還爆發(fā)了較大規(guī)模的文字獄。
根據(jù)記載,清代文字獄從順治開始,經(jīng)過康熙時,文字獄的影響力進一步加深。在清朝康熙年間,先后爆發(fā)二十多起文字獄,比較大型轟動的文字獄為明史案、黃培詩案、南山案和朱方旦案件。雖然康熙皇帝對知識分子采取寬容政策,但是依然有很多無辜學者死于文字獄中。從這一方面來說,阻礙了社會先進思想潮流的進步。除此之外,清朝康熙年間修建了大量的皇室陵園,為后來統(tǒng)治者大興皇家園林開啟了先河。
康熙為何發(fā)怒
康熙發(fā)怒指的是大型歷史劇《康熙王朝》第45集中康熙怒斥群臣時的一段講話,講話主要針對朝中大臣們的腐敗,康熙發(fā)表了一段震撼人心的話語,最后得出光明正大的結論。這段話時長總共將近五分鐘,他沒有歇斯底里的吼叫吶喊,卻略帶無奈和失落的指責。
康熙的話從罷免當朝五個大學士中的其中四個,六部尚書中的其中三個開始,這些人大都已經(jīng)兩鬢斑白,要不就和康熙帝本身有姻親。但是康熙又不得不罷免他們,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的腐敗。同時康熙又指出,在這朝堂上,腐敗的不只有他們七個人,有的人甚至比他們有過之而無不及。
接著,康熙又總結了一下他繼位以來的歷史。他六歲從順治帝手里接過皇位。一開始,他以為鰲拜是他最大的敵人,所以就鏟除了鰲拜。接著三藩之亂的爆發(fā),又以為吳三桂是他最大的敵人,緊接著又是臺灣,噶爾丹等,最后他忽然發(fā)現(xiàn),其實他最大的敵人,是在乾清宮內。所以他得出你們爛一點,大清爛一片,你們全爛,各地揭竿的結論。
接下來他又開始引用了崇禎皇帝吊死歪脖子樹的歷史,讓群臣們好好看看,這段歷史過去沒多久,難道你們都已經(jīng)忘記了明朝是怎么滅亡的嗎?
語畢,他身后徐徐升起了一塊牌匾,牌匾上寫著“光明正大”四個字??滴跸略t,今后將此殿改為“光明正大”殿。最后讓群臣仰視這塊牌匾半個時辰,自己一人走出了殿外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