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民族史上最危機(jī)時刻 少女差點被人吃光?
無冉閔,無殺胡令,恐無漢人!
如果沒有他,也許在坐各位都已不是漢人,而我們也不會因為秦漢唐宋的輝煌而自豪,漢民族也許會成為歷史的一部分供其他民族唏噓感慨了/但是,時至今日,我們卻有很多漢人不知他名,每想此事我都為他感到心寒,也許他生前并未想死后如何傳世于人,雖是殺戮無數(shù),千年來背負(fù)幾多罵名,但他只是做了忠于漢民族的事情,最起碼他對的起自己,對的起他的祖先,對的起整個漢族/就整個中國歷史而言,有兩段歷史相當(dāng)模糊不清,一是南北朝時期,另一個是五代十國時期.那倆段歷史的模糊有客觀原因<亂世戰(zhàn)火不斷>,
但更多的是人為原因<民族"融合">,而每一個時期都是漢民族的血淚史,尤其是南北朝時期/書上的歷史,與其說是歷史不如說是政治,為了政治需求真正的歷史就被有意無意的篡改/書上只說魏晉南北朝,而西晉與南北朝之間那段五胡亂華的血淚史卻鮮有人提,現(xiàn)在也許會有人說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不宜多提,但是連過去1千多年的歷史都不敢面對,談何民族融合.尤其是每次聽到有人得意洋洋的說漢民族融合力如何如何,面對強(qiáng)敵總能被我們漢民族同化,簡直就是扯淡,外族期辱你時,滅你宗族,淫你妻女,食你幼子,拿你當(dāng)牲畜對待,你那時怎么同化別人?儒家文化簡直就是自取其辱、自欺欺人,還美其名禮,在弱肉強(qiáng)食的世界里一個沒有血性的民族是沒有生存權(quán)的.
五胡亂華,其實不止五個外族,但總體上由匈奴、鮮卑、羯、羌、氐這五個大部落組成,其中又已前三個最為兇惡.我們許多人都讀過魯迅的《狂人日記》,里面對中國的幾千年封建道德以“吃人”兩字概括。這種“吃人”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吃人。但確實也有把人殺了吃的。吃人在中國可謂歷史悠久,在春秋時期,齊國的易牙就把自己的孩子做成了菜給齊桓公吃,唐時的張巡守睢陽,糧草用盡時吃過人,黃巢造反時也吃過人。
一些城池被圍,人餓得受不了,就易子而食。但這些事情都是極個別的,或源于少數(shù)統(tǒng)治者的瘋狂,或者是因為實在沒有辦法。但在中國的“五胡亂華”這一中國與人類歷史最黑暗的時期,卻有許多漢人被大規(guī)模地宰殺烹食。西晉鼎盛時北方漢人口有1600萬左右,而當(dāng)冉閔第一次將他們趕出中原時,漢人卻只剩300多萬,我們失去的是什么?在那次滅族之際,東晉的統(tǒng)治之民卻無所作為,如果沒有冉閔,沒有那些漢民族的忠貞義士,那我們會在哪里?
公元304年,當(dāng)時還是“八王之亂”。幽州刺史王浚引進(jìn)慕容鮮卑來對付成都王穎。慕容鮮卑乘機(jī)大掠中原,搶劫了無數(shù)財富,還擄掠了數(shù)萬名漢族少女?;貛熗局幸宦飞洗笏良橐瑫r把這些漢族少女充作軍糧,宰殺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時,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王浚發(fā)現(xiàn)后,要慕容鮮卑留下這八千名少女。慕容鮮卑一時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將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易水為之?dāng)嗔鳌?/p>
羯族簡直就可以稱之為“食人惡魔”了。史載他們行軍作戰(zhàn)沒有糧草,擄掠漢族女子作為軍糧,羯族稱漢族女子為“雙腳羊”。夜間奸淫。白天則宰殺烹食。羯族對漢族的血債實在太多,在他們所建立的后趙政權(quán)中,漢族幾乎到了滅族的邊緣。太子石邃比他爹石虎還要令人發(fā)指。如果說石虎是殘暴荒淫的話,這個二十幾歲的青年只能以變態(tài)來解釋。在自己府上閑著無聊的時候就帶著刀亂竄,碰到自己的侍女就把她的頭砍下來,擦干凈血放到盤子里面做成工藝品和部下觀賞。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個惡魔竟然篤信佛教,他命令他所擄掠的漢族女子做尼姑,碰到漂亮的就先和她交配,然后就把這個倒霉的尼姑身上的肉割下來和牛羊肉混著煮,還把這種食品賞賜給部將吃,讓他們猜測是什么原料做的。
冉閔滅后趙政權(quán),一次解放被擄掠的漢族女子達(dá)二十萬。這些漢族女子不是被擄去作妻作妾的。而是作為“雙腳羊”一樣的家畜。隨時隨地被奸淫蹂躪。也可能隨時隨地被宰殺烹食。有五萬多少女這時雖被解放,但也無家可歸。被冉閔收留。后來冉閔被慕容鮮卑擊敗,鄴城被占。這五萬名少女又全部落入食人惡魔慕容鮮卑的手中。慕容鮮卑奸淫污辱,又把這五萬名剛剛脫離羯族魔爪的可憐少女充作軍糧。一個冬天就吃了個干凈。鄴城城外這五萬名少女的碎骨殘骸堆成了小山。
到了南北朝進(jìn),拓跋鮮卑的拓跋燾發(fā)動三十萬大軍進(jìn)攻宋國,居然不帶一點糧草,如果掠奪的食物不能解決需要的話,就只能是“掠人而食”了。事實上他們也確實是這么干的。
在人類的歷史上還從來沒有一個時期發(fā)生過這樣大規(guī)模吃人的事件。同一時期在西方,是匈奴人阿提拉進(jìn)攻羅馬帝國,他殘暴是殘暴。但并沒有留下他們吃人的記載。后來女真,蒙古,滿族雖然也很殘暴,但史書上也沒有留下他們吃人的紀(jì)錄。今天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的我們根本無法想像“五胡亂華”時期的血腥與殘暴以及我們漢族先民所蒙受的苦難。這些歷史我們在學(xué)校的課堂上是學(xué)不到,因為在書本上只有民族融合、鮮卑拓跋宏漢化等等,完全是報喜不報憂。對黑暗面一點也不描寫。
遙想當(dāng)年,冉閔一聲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人無月不戰(zhàn),日日相攻??梢娙介h當(dāng)時的政策是順應(yīng)民意的,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的意愿。并非冉閔有心挑撥,而是當(dāng)時的民族矛盾確實無法調(diào)和。縱觀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文明在戰(zhàn)亂中衰弱了;入侵印度的蠻族部落把創(chuàng)造古印度文明的當(dāng)?shù)厝肆袨榉N姓制度中最低層的賤民當(dāng)作奴隸一樣的驅(qū)使至今;五胡亂華之時,當(dāng)創(chuàng)造古中國文明的人們面對相似的窘境時,有一個冉閔站了出來,他詔告天下,邀四海豪杰奮起殺胡,號令所到,民皆響應(yīng),漢軍威武,胡寇散潰,九州大地終復(fù)炎黃本色,我族免于重蹈他人覆轍,中華文明的主體得以延綿。而今斯人已遠(yuǎn)去,我們只能通過被篡改的史料來一窺這位1700年前的民族英雄的傳奇生涯。岳飛、文天祥,都是我們很熟悉的人物,冉閔對漢民族的功績應(yīng)在二人之上,卻無二人之名...
所以,祭祀冉閔,更為提醒我們,民族不強(qiáng)盛,人民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