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清朝官員工資大起底 連兩斤肉都買不起?

        2017-05-11 21:53:4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若按照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xué)的評價方式,一般可以用恩格爾系數(shù)(食物支出 消費支出總額)來評價一個人的生活水準,系數(shù)≤20者為極度富裕、系數(shù)20—40的

        若按照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xué)的評價方式,一般可以用恩格爾系數(shù)(食物支出/消費支出總額)來評價一個人的生活水準,系數(shù)≤20者為極度富裕、系數(shù)20—40的為富裕。照明清時代的通常說法,一個人吃飯每天需米一升,每月需米三斗。中國古代的家庭人口數(shù)據(jù)則顯示,每戶平均是4—5人。縣令月薪7.5石米,假如其一家是5口人,那么吃飯每月需米不過1.5石,僅占月薪的20%。米是主食,假定其他食物花費與米的價值相同或稍低,那么,按恩格爾系數(shù)計算,工資可以使縣令一家處在系數(shù)≤40的水準,因此他雖然算不上極度富裕,至少也應(yīng)該處在富裕水平。

        這么看來,朱元璋當時制定的官吏工資標準絕不像顧炎武等人所說低得讓人無法接受,反而算得上是“重祿”了。

        但是,明代官員生活拮據(jù)似乎又是事實。這里面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俸祿標準執(zhí)行不到位、物價上漲等等,但最根本的原因還不是這些,而在于中國古代的家庭制度,特別是妻妾制度。

        以海瑞為例。海瑞任淳安縣令一職的時候,工資經(jīng)七折八扣,實際領(lǐng)到的是12石大米、27.49兩銀子和360貫鈔。鈔很不值錢,可以忽略不計。僅以12石大米、27.49兩銀子來計算,它能不能使一個五口之家過上相對來說還過得去的日子呢?

        明清時代的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表明,當時普通百姓五口之家每年如果有30兩銀子,日子已經(jīng)可以過得不錯了。

        有學(xué)者曾推算過清代江南人的年生活費支出,大致情況如下:

        1.每年每戶(以一家五口計)日常生活所需口糧為15石~18石(以常年米價1石值銀1兩為準,約需銀15兩~18兩)。

        2.副食(包括油鹽、肉葷、菜蔬之類),全年每戶支出約銀7兩。

        3.全年每家用布支出約銀3兩。

        4.燃料每年支出約銀3兩。這樣,全年生活費支出為銀30兩左右。

        以海瑞的年薪,一家的生活不應(yīng)該出現(xiàn)困難。那么,為什么海瑞連兩斤肉都買不起呢?原因主要在于:海瑞家人口多,與老百姓一家五口沒法比。

        海瑞在淳安的時候,除了老母、妻子之外,還有兩三個女兒、兩個兒子,加上家仆、婢女,可能還有奶媽,總共有十來口人。十來口人用這些工資,生活就不免有些拮據(jù)了。因此,明代官員哭窮的真正原因不是因為工資低,而是因為家口龐大。海瑞的家庭結(jié)構(gòu)已經(jīng)算是非常簡單的,生活標準也不算高,但已顯得捉襟見肘了,至于其他官員就可想而知了。

        明清時代官員工資顯得低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娶妾制度。海瑞75歲去世的時候,身邊有兩個小妾。明清時代納一個小妾不會少于百兩銀子。這大概也是海瑞身居二品官員(都察院右都御史)而死時沒有多少銀子的原因,否則憑工資和他相對節(jié)儉的生活,是不應(yīng)該如此的。

        由上可知,所謂明清時代官吏工資過低,實際上是相對于官員龐大的家口以及娶妾等家庭問題才顯示出來的。

        但國家支付官吏工資,并沒有理由連官員娶妾的錢都支付。據(jù)說現(xiàn)下被查出的貪官95%包二奶、三奶,本來他們已經(jīng)可以“工資基本不用”,之所以還要貪污,顯然也不是因為工資太低,而是相對于包二奶、三奶的大筆費用工資才顯出不夠用的?,F(xiàn)實如此,歷史亦然。

        另外,我們還要考慮一個因素,即官吏生活大多奢侈,國家好像也沒有理由要為此埋單。官吏不能像老百姓一樣生活,那是他們的事,至于因生活標準過高而工資不夠,如果這也能成為“當貪官的理由”的話,那么“理由”永遠是存在的。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