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尸位素餐 揭中國史上最“著名”六名庸官

        2017-04-28 17:46:5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歷史上,也有些昏庸的官員,尸位素餐,毫無建樹。那些庸官的故事,值得反思。 伴食宰相 其一、唐玄宗開元元年擔任宰相的盧懷慎,清正廉潔,

        歷史上,也有些昏庸的官員,尸位素餐,毫無建樹。那些庸官的故事,值得反思。

        伴食宰相

        其一、唐玄宗開元元年擔任宰相的盧懷慎,清正廉潔,不搜刮錢財,是個公認的好官、清官,但他政務上卻毫無作為,是個典型的“無為”官員。任職期間,他把事務都推讓給同殿為相的姚崇,自己則概不問事,姚崇說什么就做什么,當時人譏笑其為“陪吃宰相”。就是這個無作為的伴食宰相,竟然在宰相位上混了三年。

        其二、唐朝還有一個叫蘇味道的宰相,是一個特會打太極、踢皮球的圓滑宰相。據(jù)史料記載,蘇味道在武則天當政時期,三度拜相,居相位九年。蘇味道在處理政務時,善于向皇上陳奏,由于熟悉典章制度,他上朝言事可以不帶奏章,只憑口頭稟報,侃侃而談。此人雖然才華橫溢,能力也很了得,但出任宰相數(shù)年,卻不能在朝廷政務上有所建樹,只是一味阿諛,圓滑于君臣之間,屈從附和,取容于世而已。他常對人說:“做官處理事情,不要那么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地表示自己的意見。否則,一旦出現(xiàn)差錯,必然后悔,而且還會留下遭受處分和被譴責的后患。因此,凡事只要模棱兩可就行了?!惫蚀耍怂头Q號“模棱宰相”。

        唯命是從

        其三、北宋神宗時,王皀居相位16年,這十幾年間,政務得過且過,無所建樹,每每遇到朝廷大事,也不動腦筋,不獻策略,只起個上情下達的作用。每次上朝呈送奏章時,跪拜皇帝高呼“取圣旨”;皇帝批閱后跪接曰:“領圣旨”;出殿見人曰:“得圣旨”??傊?,事事依圣旨而行,惟上是從,成了只會唯命是從的高官,世人稱為“三旨宰相”。

        其四、北宋還有一位李邦彥,官至宰輔,是個富二代,人稱“浪子宰相”。此人行為放蕩,不理政事,只會享樂,一是喜歡踢球,其踢起球來,腳法細膩花樣繁多,堪稱大宋的梅西;二是喜歡寫葷段子,但凡他寫了新段子,就有老鴇來買版權,唱給客人聽;三是喜歡交際,李邦彥喜歡呼朋引類到家里吃喝。由于會搞人際關系,他官運亨通,進步飛快。成為朝廷重臣后,不干正事,專門研究關系學,在北宋末年“靖康之難”時,他成了投降派奸臣之首,加速了北宋滅亡。

        其五、明朝的劉吉,官至大學士、內(nèi)閣首輔(宰相)。當時的明憲宗皇帝不問政事,內(nèi)閣和六部都是在混日子,一度有“紙糊三閣老”(即劉吉、萬安、陳文)和“泥塑六尚書”之稱。劉吉在位上,尸位素餐,奉迎皇帝,勾結宦官,粉飾自己。這位大員心理承受力超強,無論言官說什么他都充耳不聞。憑著超級耐彈力,竟得以占據(jù)內(nèi)閣18年,其中任內(nèi)閣首輔15年,最后博得個“棉花宰相”之名。

        其六、同一時期的另一個宰相萬安比劉吉更無恥,他順應憲宗皇帝好色縱欲的本性,常以春藥進獻憲宗,成為憲宗眼中的近臣,后來竟然爬上了內(nèi)閣首輔的高位。同僚們對萬安的言行深惡痛絕。

        治庸政策

        為了“治庸”,各朝代也做了很多努力。唐玄宗時,“遲到就要扣工資”,“文武官朝參,無故不到者,奪一季祿”。到肅宗時,“朝參官無故不到,奪一月俸”。再到文宗時,“文武常參官,朝參不到,據(jù)料錢多少每貫罰二十五文”。明朝“治庸”流行“打屁股”(即廷杖),規(guī)定缺勤1天處笞20小板,每再滿3天加一等,滿20天處杖打100大板。到清朝,“缺勤就會被撤職”。清乾隆時,一個叫錢在上的翰林給皇孫當老師,只因連日缺勤,便奉旨革職留任,由此失去了外放考差、收受孝敬的賺錢機會。

        此外,還有“因曠工而坐牢”的規(guī)定,唐律規(guī)定:曠工滿35天判處有期徒刑1年。倘是軍事重鎮(zhèn)或邊境地區(qū)工作的官員,還要罪加一等。

        抓考勤當屬“治標”,那如何“治本”呢?歷代都在“推陳出新”。明朝張居正的“考成法”很有代表性。“考成法”類似現(xiàn)在“目標管理責任制”。

        按此辦法,萬歷三年(1575年),查出各省撫按官名下未完成事件共計237件,撫按諸臣54人。鳳陽巡撫王宗沐、巡按張更化,廣東巡按張守約,浙江巡按肖廩,以未完成事件數(shù)量太多而罰停俸三月。萬歷四年,山東有17名,河南2名的官員,因地方官征賦不足九成受到降級處分,而山東2名,河南9名官員受革職處分。張居正當政期間,按《考成法》,裁革的冗員竟約占官吏總數(shù)的十分之三。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