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上吊前為何命人將死十幾年的魏忠賢重新厚葬?
公元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病危,臨死的時候拉著弟弟朱由檢的手深情的說:“ 忠賢,忠貞恪守,可以信賴,擔當大用?!笔廊硕颊f魏忠賢是個大奸臣,為何朱由校卻覺得他能擔當大用呢?原來,皇帝的視角和百姓不一樣,他要講平衡,明朝一直茍延殘喘,就是因為閹黨與東林黨這兩股勢力存在微妙的平衡。
可惜,崇禎皇帝是個生瓜蛋子,他那懂這些??!登基僅僅兩個月,就開始對皇兄信任的魏忠賢下手了,隨后又對各地的太監(jiān)開始大規(guī)模清算,不許宦官掌握兵權(quán)。
閹黨一倒,高興壞了資產(chǎn)階級的代言人——東林黨人,終于不能交那么多工商稅了。魏忠賢活著時,浙江一年僅茶稅就有20萬兩白銀,,魏忠賢死后,浙江一年茶稅12兩。對的,你沒看錯,就是12兩。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北方天災,政府要拿錢出來賑災;遼東鬧事,政府要拿錢出來打仗。沒了工商稅,錢從哪里來呢?崇禎只好向窮的快揭不開鍋農(nóng)民加稅,這又逼得農(nóng)民走上了揭竿而起的道路。
后來是內(nèi)憂外患,實在沒辦法了,崇禎打算讓大臣們捐點錢,百官們紛紛保持沉默,沒一個愿意出錢的。大臣們真的沒錢嗎?當然不是,李自成進京后,在各京官家里抄出了幾百萬兩白銀。
那么為什么大臣不愿拿出錢來支持一下崇禎呢?因為崇禎翻臉無情,你這會兒拿出錢來幫了他?;仡^難關(guān)過去了,他就翻臉問你,你家有那么多錢,是不是貪污?。克噪p方的認知度特別差。
就在四面楚歌之際,隨從太監(jiān)曹化淳說了這樣一句話——“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顯然,在太監(jiān)們心目中,魏忠賢雖然攬權(quán)貪財,但也懂得搜刮財閥大地主們的錢來補貼財政,比東林黨那幫大臣更能幫皇帝渡過難關(guān)。
所以,在公元1644年,崇禎皇帝在赴景山上吊自殺前,做了一件很打臉的事,他命人收葬魏忠賢遺骸,厚葬于香山碧云寺。只可惜大廈將傾,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