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實行的雙京制 那北宋設四個都城都是哪里?
2017-04-12 08:45:0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語:北宋是我國歷史上經(jīng)濟最為強盛的時代,當時人們的生活水準也很高,有著極高的審美趣味。當時北宋實行的不是單都制,而是雙京制。下面我們就
北宋是我國歷史上經(jīng)濟最為強盛的時代,當時人們的生活水準也很高,有著極高的審美趣味。當時北宋實行的不是單都制,而是雙京制。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首都都是那些城市。
北宋的首都為汴州開封府,即今河南開封市,時稱“東京”。宋初仍實行隋唐的“兩京制”。趙匡胤(太祖)即帝位后,設陪都西京,與東京相對應。需要注意的是,北宋的西京并不是唐時的長安城,而是距宋祖陵所在鞏義較近的唐東京洛陽。
此后,北宋又設立了南京應天府和北京大名府兩個陪都。應天府和大名府,一南一北,故稱“南京”、“北京”。這樣,北宋都城實為“四京制”。
北宋時,南京的政治地位很高是緣于宋太祖趙匡胤在后周恭帝時領宋州歸德軍(今河南商丘境內(nèi))節(jié)度使,在境內(nèi)的陳橋鎮(zhèn)策動兵變,奪取帝位,史稱“陳橋兵變”。趙恒(真宗)當皇帝時“思顯先烈”,于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升歸德軍為應天府,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升應天府為南京,成為陪都。
與宋一樣,中國北方的遼、金也實行了“多京制”。以契丹人建立的遼國為例,前期以上京臨潢府(今內(nèi)蒙巴林左旗境內(nèi))為首都。先設遼陽(今遼寧遼陽)為南京,后改為東京,重設幽州(今北京西南)為南京,稱燕京;再設云州(今山西大同)為西京,又以大定府(今內(nèi)蒙寧城西南)為中京,形成了各有分工,功能齊全的“五京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