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首開“活人殉葬”之風?又是何時結(jié)束的
殉葬,古代以活人或物品與死者同葬的習俗。有的是死者的妻妾、侍仆被隨同埋葬,也有用俑、財物、器具等隨葬。龍山文化時期就出現(xiàn)人殉,商朝男女貴族墓葬有大量的人殉,但沒有夫妻合葬、妻婦殉夫的現(xiàn)象。
到了春秋時期的秦國,秦國有位國君首開活人殉葬之風。當然,這是有歷史明確記載的人殉。人殉,在史前文明時期早已出現(xiàn),只是我們無法看到準確的記載。
《史記》有云:“初以人從死,從死者六十六人?!币馑际钦f:開始以活人殉葬,殉葬的有66人。這是說的誰?秦武公。秦武公是誰?秦武公是秦憲公的長子,母為魯姬子,后被立為太子。秦武公的父親秦憲公生有三子:長子即秦武公;次子秦德公,秦武公同母魯姬子;三子秦出子。公元前704年,秦憲公去世,大庶長弗忌、威壘和三父廢掉太子秦武公,擁立秦出子為國君。公元前698年,三父等人共同合謀派人暗殺秦出子,又擁立秦武公為國君。公元前678年,秦武公去世,葬在雍邑的平陽。秦武公死后用了六十六個活人陪葬。
秦武公也是為秦國領(lǐng)土擴張做出貢獻的一位國君。公元前697年,秦武公率軍討伐彭戲氏,直到華山腳下。公元前695年,秦武公以三父等人暗殺秦出子為由,將三父等人誅殺,并夷滅他們的三族。公元前688年,秦武公攻打邽、冀兩地的戎族,開始把這兩地作為秦國的縣。公元前687年,秦武公將杜、鄭兩地設(shè)置為縣;同年滅亡小虢國。
秦武公首開活人殉葬之風,他的后世子孫秦二世胡亥將它發(fā)揚光大。嬴政死后,胡亥率百官與后宮妃嬪、夫人,護送死皇帝靈車,浩浩蕩蕩前往驪山。到了陵地,胡亥突然下令:“先帝后宮人等,未生子者,出焉不宜,應該殉葬!”此令一下,眾女號啕大哭,聲震四野。胡亥令有子的妃嬪走出墓壙,余皆留在壙內(nèi),墓壙的石門被工匠關(guān)閉,并用土封死。這是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活人殉葬了。
到了漢代以后,絕大多數(shù)皇帝不再殺生殉死,常有皇帝死前留下遺詔,放無子的妃嬪宮女出宮。少有帝王以活人殉葬,但人數(shù)非常少。到了明朝,活人殉葬又死灰復燃,甚至成為制度。1464年明英宗臨終時作出了一個決定:從他開始,廢除這種制度。他的繼任皇帝憲宗在臨終前也再一次強調(diào)不要殉葬,以表達對先帝決定的尊重。這給活人殉葬畫上了句號。
清初皇室的活人殉葬也曾盛行??滴鯐r,朱斐上疏請求停止,康熙十二年明令禁止八旗包衣佐令以下的奴仆隨主殉葬,從而結(jié)束了這一殘酷的習俗。
活人殉葬以女人居多,這些女人很多都是皇帝生前的嬪妃,并且是無子嬪妃。目的也很簡單,讓死去的君王,繼續(xù)享用他生前的女人。